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二、探究性实验常见的题型及分析方法.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3972561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高考备考试验复习系列之探究性实验常见的题型及分析方法专题概述探究性实验能全面考杳学生的知识贮备与科学素养,重视考查同学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的能力,能较好地体现当前教学改革特别是考试改革的要求;因此这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的 比重逐渐加大从近几年出现的高考题型來看,主要以分析一结论、设计一预测型为主;ifu 问题一假设、评价一修止和学习一创新等形式在近儿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屡屡出现,可能也要 成为未來高考中探究性实验的主要考查形式从探究性实验题的特征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杏同学们的实验思维能 力己经成为主要的命题趋势;耍求学生能对实验原理的作出准确的理解和实验结果进行止确 的分析;考杳学生对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 力学生要纵观并整合近几年全国齐地生物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卷中的探究性实验题,总结 各类实验探究题的解题规律;教师要依据考纲中的十八个实验探究课题并结合新情景资料创 造性地编制创新型的实验探究题;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案例的规划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体 验、内化科学探究的策略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 养成作岀假设、规划和评价实验过程、设计实验记录表、预期实验结果、论证并形成实验结 论的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英对应的科学逻辑语言的准确表述能力。

      典例分析考点一分析一结论型【例1】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衣给定的条件进行号码选用的土壤浇水量光照吋间施肥量说明1壤土++++ + ++ + ++号的个数代2粘土++++ + ++ + +表浇水量的3壤土++++ + + ++ +多少或光照4粘土++++ + + ++ +时间的长短5壤土++++ + + ++ + +或施同种肥6料的多少(1) 1、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 ,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 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2) 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 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3) 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4) 为了通过与4号盆比较确定浇水量的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在表格中对• 6号盆的土壤、浇水等情况作出合理的设定: ,解析:本题给出了实验过程,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分析 能力⑴根据图表所示内容,1、2号盆「I啲植物在实验中除了选用的土壤不一样外,其他 因索的设定都是相同的。

      即旳一变量为土壤,所以研究课题应为不同的十•壤対植物生长造成 的影响⑵在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一课题中,我们要控制的单一变量为所施肥 料的多少;只有3号和5号,除了施肥多少不-•样外,其余条件相同3)2号和4号植物的 生长环境中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⑷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会运用 单一变量原则答案:(1)选用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 (2) 3号与5号 (3)不能口因为光照时 间与施肥量都不同,无法比较得出结论⑷粘土 浇水量与4号盆的不同方法探究】此类试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或实验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运用 数据或图表给出的信息,去解释实验现象、过程及原因通过解题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 察能力、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对数据或图表进行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能力和 应用能力此类实验不一定是学生己做过的实验,但英实验原理是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解题吋一定要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和实验分析的基本现彖,结合题中给出的情景,做出科学合 理的解释和判断这类现象、原因的解释和过程的分析通常是一些结论性的语句,切忌就事 论事,答案中耍体现出实验现象的本质考点二设计一预测型【例2】玉米是我国种植的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有高秆和矮秆两个品种。

      己知适宜 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対同种植物高秆品利,和矮秆品种的 效果是否一样呢?请设计一个小实验进行探究材料用具:长势止常的纯种高秆玉米和纯种矮秆玉米幼苗若干,配制好的完全培养液,适宜 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培养瓶等必需用品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不作要求)实验步骤:第一步:设置四纽实验A纽: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幼苗 B纽: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幼苗 C 组: 0D 纽, -第二步: O第三步:记录各组玉米茎秆的高度预测结果和结论:%1 1 O解析:(1) 了解题目要求首先要明确题意,只有明确题意才能方向明确,少走弯路 本题的要求有两个:一是设计实验步骤;二是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2)明确实验目的明 确实验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本实验的目的即:适宜浓度的赤霉索对同种植物高秆品种和矮 秆品种的茎的促进伸长生长效果是否一样3)确定实验思路这一步犹如做作文的构思, 是建立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本题给出了两种实验材料(高杆玉米幼苗和矮杆玉米幼苗)和 两种培养液,应进行2X2中处理(题冃已经明确);根据题FI耍求另外两纽应用适宜浓度的 赤霉素溶液处理四纽处理除了单一变景不一样外,英余条件应该相同口适宜。

      4)设计实 验步骤有了思路,具体怎样操作?这就需要在确定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椿心的设计这一设 计-沱要充分利用题日中所给的实验条件,要思考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分别是起 什么作用的?怎样运用?要注意:一是题目给出的实验试剂和材料都必须充分运用;二是除 非题目条件允许,否则不能自C随意增加实验试剂和材料本题已经给出的A纽和B纽的 设计没有用赤霉素溶液处理;C纟I[和D纽应用赤霉素溶液处理5)结果与结论一般的 实验设计题都会耍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与分析或对实验过程中的某些操作或原理进 行分析报终得出结论结果是根据您的实验所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是指根据自|2的实验结 果,结合自C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的结论应该冋答 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伺种植物高秆晶种和矮秆阳种的茎的促进 伸长生长效果是否一样),可推测实验的结论可以包含两层含义:①效果是否一•样;②在不 —•样的情况下,对哪个品种的促进作用强实验的结果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去预测答案:第一步:cai:完全培养液+高秆玉米幼苗+适宜浓度的赤霧素 d组:完全培养液+矮秆玉米幼苗+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第二步: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四纽幼苗,并口适时更换培养液(或通入氧气)预测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①若C纽与A纽株高大致 相同,而D组明显高于B组。

      结论: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矮杆殆种促进作用更强(效果更好)②若C组株高明显高于A组,而D组与B组大致相同结论: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高 杆品种促进作用更强(效果更好) ③若C组株高明显髙于与A组,jfu D纽也明显髙于Baio结论: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对矮杆品种和高杆品种促进作用一样【知识链接】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设计思路比较审题①浏览试题 ②明确要求 ③挖掘条件分心、验证性实验题探究性实验题实验目的试题中已知,用线画出即可把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变为陈述句实验假设不需要假设対探究问题提出一种可能性原理分析实验原理即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涉及到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哪些方法 和原理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 验原理材料分析一般试题会给出材料用具,但完全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实验目的,白主选择 实验材料和用具(原则: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变最分析步骤1获取实验中的变量(惟一不同的量),将材料用具用1、2、3…等进 行分组标号步骤2①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②施 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也可能是相互对照)③控制无关变量, 即其他条件相同考虑可操作性原则和重复原则)步骤3根据反应变量,反应或培养一段相同吋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 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 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 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对应假设,分类讨论:①实验组和对照纽. 无显著差异,实验变彊无影响;②实验组 比对照纽•好,实验变量有利;③实验纽比 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如果是相互 対照,也分类讨论)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做岀肯定结论表达将实验分析的成果用语言、文字、图农曲线予以表达检查检查实验设计及语言农达有没有科学性错误考点三、问题一假设型【例3】请冋答下列与免疫有关的问题:(1)下面是科学家根据自然免疫的原理,研究人工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过 程,分析回答:-f死亡%1 该实验的假设是 1 注入的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虽已死亡并失去毒性,但其 仍能引起小鼠机体的免疫反应小鼠产生的抗体是山 细胞中的 合成的,其化学本质是 ,产生后主要分布于小鼠的 中2) 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段吋间后流感再次 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从以下选项中选収)A. 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航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短C. 第二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D. 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3) 在防疫工作中,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得血清,给未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人发生 外伤时注射也能治疗或紧急预防。

      请你设计实验对此加以证明实验材料:一批体重50g左右,身体状况相近的小白鼠,注射器等实验原理: o实验步骤:第一步: o第二步: o预期后果: 0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信息对实验结果作出假设、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 分析;然后运用在自C的分析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体验去解决新的问题A组实验中给小鼠注 射活的肺炎双球菌,小鼠死亡,说明小鼠本身对此病原体的抗性A小,染病『U死;B组实验 中小鼠能活下來,说明经处理后小鼠产生了抗性,这种抗性的产生是山于接触过灭活的病毒 而产生的,所以此实验的理论假设是L1灭活的病原微生物体内的抗原物质仍能引起机体的免 疫反应生物在注射•种抗原物质后经免疫反应,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対此种病 原体产生了抗性,但抗体也有专一性,只能对特定的抗原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所以当再次 接触不同的抗原时,就没有抗性题目中某人又患了流感,说明流感病毒己发生了变异答案:(1)①己灭活的病原微生物体内的抗原物质仍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其他答案 有道理亦可) ②抗原 效应B淋巴 核糖体 免疫球蛋白 血清 (2) ABC (3)实 验原理:注射外源抗体可使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或注射破伤风患者的血清后,血清中的 抗体可使侵入的破伤风杆菌形成沉淀或细胞团,后者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实验步骤: 第一步:从破伤风患者体内提取血清 笫二步:选取数只身体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成 数量相等的两组:对照纽•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实验纽•先注射免疫血清,再注射破伤风类毒 素(或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免疫血清) 预期结果:对照组小鼠死亡,实验组小鼠正常【技巧点拨】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是来自己有理论或知识同 经验事实(来自观察)的孑盾,二是来自理论本身存在的逻辑困难或悖论,三是来自不同理 论的论争。

      就高中学生而言,问题主要來自己有知识同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孑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