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doc
15页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4月 17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9年 5月 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2009年 6月 9日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号公布 自 2009年8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 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结合大连市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大连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必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 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 规划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 区、水源保护区和其它因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 区的具体范围由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及县、镇、乡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 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 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及镇、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条例制定城市规划、镇 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但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确定暂缓制定村庄规划的村 庄除外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 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 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 的需要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海域使用管理、自然资源和生 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及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城市总体 规划、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第五条编制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突出大 连城市组团式布局,体现山体、海洋、岛屿、森林与城市、乡村一体化的空间 形态,妥善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保持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自然资源 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第六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依据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涉及海洋功能区划的, 还应当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
编制行业规划涉及城乡规划的,应当符合城乡规划 第七条 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 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不设区的市和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镇、乡、村庄的规划编 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八条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 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 划主管部门查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 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 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第九条大连市人民政府设立规划委员会,研究审议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规划委员会的组成形式、议事制度等由大连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条 大连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 理工作,并具体负责市辖区及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高新技 术产业园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等的城乡规划管理工 作;不设区的市及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 管理工作大连市、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及县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 负责与城乡规划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第^一条大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城乡规划 法规定的程序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查、审批第十二条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经大连市人 民政府审查后,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不设区的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报告和总体规划纲要,由大连市人民政府城 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报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第十三条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及大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总体规划,由县 或者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大连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 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或者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第十四条 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和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 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 成人一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在报县或者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前, 应当先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 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第十五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 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 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 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 减灾、人民防空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县或者不设区的市人 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 同意第十七条 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符合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村 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乡和村庄的发展 目标和实施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第十八条 大连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组织编制大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 报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政府备案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 制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市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九条 镇人民政府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报县或者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 府批准后,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备案第二十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各阶段城镇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的重点,分 片区、分阶段编制,并覆盖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第二十一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延续大连城市总体特征,加强特色风貌 要素保护科学控制主要景观、重要广场、标志性建筑、特色历史街区等周边 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保证视线通透充分保护和利用滨海岸线资源,严格控制 填海造地第二十二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下列区域的,应当进行城市设计:(一) 城市各级公共中心以及镇的商业文化中心;(二) 火车站、港口、机场、城市广场周边及客运交通枢纽;(三) 滨水岸线;(四) 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历史街区及重点旅游度假区;(五)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重要区域第二十三条 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和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及镇人民政 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符 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四条 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进行建筑设计应当结合所在区域的风貌特征, 注重与周边建筑的协调,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第二十五条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委托具有甲 级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组织编制其他城乡规划,应当委托具有 相应等级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必须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大连市以外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属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大连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属 于编制其他城乡规划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备案第二十六条 大连市、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及县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 根据城乡规划编制需要,及时提供国家、省、市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 震、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编制单位使用基础资料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依法予以保密第二十七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 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 间为三十日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 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二十八条 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未经有权限的组织编制机关履行法定程序 不得修改第二十九条 修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 规定的情形修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 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 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 修改方案修改后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审批 程序报批第三十条 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修改的必 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 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程序报批、备案修改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程序报批第三^一条修改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的,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公示、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 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二条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 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 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 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三十三条 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和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 近期建设规划,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 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地计划应当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相协调第三十四条 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 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引水供水设施、 消防设施与通道、管道与地下管线设施、气象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核电站、环境卫生设施、污水(泥)处理厂、灾害避难 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第三十五条按照国家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