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抵销分录中涉及递延所得税处理.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4668735
  • 上传时间:2018-0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抵销分录中涉及递延所得税处理严可为 2014.9.29结论:抵销分录中涉及递延所得税处理都可以理解为,先抵期初,再抵差额(期末-期初) 根据抵销分录中分别“坏账准备” “存货”“固定资产” 增减变动净额×25%=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末–期初、来确定因为计税基础不受抵销分录影响, “坏账准备” “存货” “固定资产” 增减变动净额就是账面价值的变动,即本期期末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余额,即 为递延所得税 资产期末余额,与期初比,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一、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一)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二)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三)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先抵期初,再抵期末(四)内部应收款项相关的所得税会计合并抵销处理先抵期初,再抵期末首先抵销期初坏账准备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坏账准备余额×所得税税率)贷:递延所得税资产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坏账准备余额×所得税税率若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借:所得税费用(坏账准备增加额×所得税税率)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若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小于期初余额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坏账准备减少额×所得税税率)总结:1.坏账准备的抵销,先抵坏账准备期初余额,再抵差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销,先抵期初余额,再抵差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5%或者,也可以根据抵销分录中“坏账准备” 增减变动净额×25%=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末–期初、来确定。

      第一年三笔抵销分录:先抵应收应付期末余额 1 笔,再抵坏账准备 1 笔,最后抵递延所得税资产 1 笔)(第二年五笔抵销分录:先抵应收应付期末余额 1 笔,再抵坏账准备先抵期初再抵差额 2笔,最后抵递延所得税资产先抵期初再抵差额 2 笔(第二年除非与第一年相等或为 0) )【例题】P 公司 2013 年 12 月 31 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 475 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 25 万元假定 P 公司 2013 年系首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应收应付为 500)抵消分录为: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借:所得税费用                 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25×25%-0)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1)若 P 公司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仍为 475 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仍为 25 万元 (应收应付为 500)抵消分录为: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年初)(2)若 P 公司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为 570 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 30 万元。

      (应收应付为 600)借:应付账款                   600 贷:应收账款                   6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贷:资产减值损失                  5应抵消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0×25%=7.5(万元)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借:所得税费用                 1.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30×25%-6.25)(3)若 P 公司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项目为 380 万元,坏账准备账户期末余额为 20 万元 (应收应付为 400)借:应付账款                   400贷:应收账款                   4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5应抵消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20×25%=5(万元)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20×25%-6.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4)若 P 公司 2014 年 12 月 31 日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内部应收账款项目为 0。

      (应收应付为 0)抵消分录为: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借:资产减值损失                 25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应抵消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 0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0×25%-6.25)贷:所得税费用                 6.25【例题·计算分析题】A 公司为母公司,B 公司为其子公司,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25%,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税前扣除有关资料如下:(1)2011 年 A 公司应收账款中对 B 公司应收账款为 300 万元(含增值税) ,计提坏账准备 30 万元;(2)2012 年 A 公司应收账款中对 B 公司应收账款为 500 万元(含增值税) ;计提坏账准备 70 万元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002011 年 2012 年(1)将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抵销:借:应付账款    300贷:应收账款   300 (1)将本期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抵销:借:应付账款       500贷:应收账款       500 (2)将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2)将上期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同时调整本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0将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冲销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100-30=70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70贷:资产减值损失    70(3)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所得税费用      7.5(30×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3)抵销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7.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借:所得税费用 17.5 (70×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 二、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一)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和所得税影响情况下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第一年 2 个分录,第二年 3 个分录(二)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首先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然后抵销因本期销售存货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最后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末数与上述余额的差额,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第一年 1 个分录,第二年 3 个分录(三)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先期初,再抵差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1.确认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购货方计税基础-销货方账面价值)×25%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销售方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计税基础为购货方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2.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调整期初期末差额第一年 1 个分录,第二年 2 个分录(一)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和所得税影响情况下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第一年 2 个分录,第二年 3 个分录(二)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首先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抵销分录为: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贷:未分配利润——年初然后抵销因本期销售存货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成本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最后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末数与上述余额的差额,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举例】假定 P 公司是 S 公司的母公司,假设 2013 年 S 公司向 P 公司销售产品 1 500万元,销售成本为 1 200 万元,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 P 公司未将上述商品对外出售1)若 2013 年 12 月 31 日存货可变现净值为 1 300 万元,P 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 万元,作为企业集团整体,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并报表应抵销 200 万元;(2)若 2013 年 12 月 31 日存货可变现净值为 1 100 万元,P 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 万元,作为企业集团整体,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合并报表应抵销 300 万元(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三)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1.确认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5%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销售方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计税基础为购货方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2.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调整期初期末差额或者,也可以根据抵销分录中“存货”项目增减变动净额×25%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末–期初、来确定。

      第一年 4 笔分录,首先不考虑减值和所得税 2 笔,其次抵销个报中的存货减值 1 笔,最后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1 笔)(第二年 8 笔分录,首先不考虑减值和所得税 3 笔,其次有关存货减值 3 笔,最后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2 笔)【例题】2013 年 1 月 1 日,P 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 S 公司 80%的股份,能够对 S 公司实施控制2013 年 S 公司从 P 公司购进 A 商品 400 件,购买价格为每件 2 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 P 公司 A 商品每件成本为 1.5 万元2013 年 S 公司对外销售 A 商品 300 件,每件销售价格为 2.2 万元;2013 年年末结存 A 商品 100 件2013 年 12 月 31 日,A 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 1.8 万元;S 公司对 A 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 万元2014 年 S 公司对外销售 A商品 20 件,每件销售价格为 1.8 万元2014 年 12 月 31 日,S 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 P 公司购进的 A 商品 80 件,A 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 1.4 万元S 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 A 商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