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语文11《军神》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有答案).pdf
10页五年级下语文 11《军神》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有答案) 11.军神 【教材分析】 讲述 了刘伯承《军神》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课本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 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 的意志本文 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 , ,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 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 的意志 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 难点 教学中,应挖掘出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和情绪体验 从 化对人 而深 , 组织学生对文中的语感点进行重锤敲击,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领 悟 成 物的认识,促进语感的形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沃、匪”等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文中“庆、龄”等 15 个会写字;正确读写“熟练、惊疑、审视”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刘伯承 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 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 大精神 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导 质疑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钢铁般的意志 的军人,就叫“军神”2)课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刘伯承) (3)简介刘伯承 七十多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涯 彩人 奇色 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成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 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 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质疑课题:看到《军神》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 。
二、整体读文,理清脉络 1.简介背景,引出话题:辛亥革命爆发后,刘伯承参加了新军1916 年袁世凯称帝,随即发 起义军为 生了反袁护国战争当时护国军在四川南部作战,刘伯承在四川东 了一支 部组织 交通 在 了长江 配合护国军与北洋军在棉花坡决战,刘伯承的起义部队占领了丰都城,截断 有 23 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刘伯承的太阳穴打入,从眼窝飞出,致使他的右眼失明,当时他只 的就是刘伯 岁反袁战争结束后,在重庆找到了一位德国医生给刘伯承治伤这篇课文讲述 承在这家医院就诊的事 2.默读课文,找到写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这三部分内容,并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第一部分“求治”(1~10),刘伯承伤势很重,找医生求治,非常镇 定 第二部分“术前”(11~15),手术前,刘伯承坚决不使用麻醉药 第三部分“术中”(16~23),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一声不吭,忍受着剧痛,还一直数 ,是军神 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 起 第四部分“术后”(24~26),讲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 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
三、探究交流,感受坚强 1.自由读课文,找找在手术的不同阶段“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刘伯承各是怎么表现出 的 他不同寻常的坚强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相机小结: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4.预设一:手术前: 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品质: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 ” 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 觉 (1)什么是“麻醉剂”?(麻醉是指用药物或非药物方法使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 感 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疾病的治疗麻醉剂是中国古代外科成就之一 (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被尖锐的物体刺伤或被锋利的刀具划伤会有什么感觉 (3)结合刘伯承的资料思考他为什么坚决不肯用麻药?仅仅是为自己考虑 (为了保持清 吗 事业 革命 醒的头脑,为了继续从事 (4)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刘伯承的坚强,从而对他产生敬佩的心情 (5)读一读,读好人物语言,读出坚定的语气,在朗读中表达出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5.预设二:手术时 通过人物动作和神态感受人物品质: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 来越 了 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 (1)这两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开刀的情景)(2)作者主要抓住当时刘伯承的什么来进行描写?(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下”、“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神态 (3)尽管疼痛之极,而病人却一声不吭,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病人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自我克制忍受能力 (4)读一读,通过“抓住”、“暴起”、“汗如雨下”、“使劲”等词语表现出病人的痛苦,读出 之情 刘伯承的坚强,在朗读中表达出对刘伯承的敬佩 6.预设三:手术后 抓住“七十二刀”感受人物品质: 之长 (1)“七十二”这个数字具体地说明了什么?(割的刀数之多,时间 (2)你从“七十二”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无麻药手术的漫长、痛苦,感受到刘伯承当时 态 头脑始终处于清醒的状 四、了解沃克,感受坚强 1.引导交流:课文写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的变化谁能找出课文中描写沃克医生神态和情绪的变化的语句 2.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质精品 课教学设计 不 ,冷 抬 也(1)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 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2)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 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4)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 ” 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珠滚,护(5)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 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8)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 荣幸 3. 读一读,用简单的话说说沃克医生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开始沃克是“冷冷”的,当发现伤情后,闪现出“惊疑的神情”“目光柔和了”病人拒用麻醉剂时,沃克“眉毛扬了起来”表 示不理解,他听了病人一番话后,“怔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手术刀数的时候,沃克“失声嚷道”“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4. 读一读,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 (1)沃克医生的这些变化,都是由刘伯承引起的 质 (2)课文这样写,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 (3)从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中能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5. 通过人物评价感受人物品质: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 结 并小 (1)互相交流,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这样说?(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具有不怕一切的无大畏的精神 ①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艰苦 的毅 力 克制 ②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 是超人的 度评价和赞扬 ③“你堪称军神! ”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 结 并小 (2)互相交流,说说沃克医生的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①这句话点出了文章的中心 ②这句话体现了沃克内心震撼、极度赞扬之情 强 的意志 坚 ③这句话衬托出刘伯承镇定、沉着、坚毅的品质 和 五、讲述故事,深化情感 1.师生配合分角色读读课文,再次理清故事内容 2.按照“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复述课文可以以读者的口气进行复述,也可以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六、教师小结 珠,病人的课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一位拒绝使用麻醉剂的病人开刀摘除坏死的眼 和 的毅力 大 铁般 表现堪称军神的故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具有钢 无畏的革命精神。
11.军神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超凡意志肃然起敬 拒用麻药 严重 伤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