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景观生态学 考试范围.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45412696
  • 上传时间:2020-09-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 景观生态学考试资料整理 建立和谐社会要人之间的和谐,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1. 景观 *Forman: 景观是指一组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表区域 景观组分:景观部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 *Naveh: 景观是地理圈与生物圈和人类圈综合为一体,是人类生存空间可见的客体 *Wiens: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具有异质性或镶嵌性的空间单元2. 景观生态学 *Forman: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Naveh: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是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论研究的新兴学科景观结构:景观组分的数量构成及空间组合与分布特征,其中景观组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又被称为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对自身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景观动态:景观在各种外部驱动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和功能的时间变化过程与特征景观组分: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被称为景观组分*斑块: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

      廊道:不同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基质:景观镶嵌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网络:是指一个相互连接的廊道系统异质性(heterogeneity):景观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与异质性相反的景观特征被称为均质性(homogeneity)3. 景观生态学的学科特点 1)宏观学科特色 2)异质性 3)强调时空分异 4)注重人为活动 4.景观的界定原则1)景观是一组生态系统的聚合体; 2)各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生态流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3)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类型特征; 4)具有特定的干扰和动态驱动机制干扰(disturbance):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的事件干扰具有以下特点:1)干扰是一种突发性非连续事件;2)干扰一般对景观格局具有强烈改造作用;3)干扰可能会中断景观中一些甚至全部生态过程;4)干扰具有强烈尺度效应;5)干扰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 6.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现状1)理论和方法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相关学科的全面介入,为景观生态学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3)理论、方法论和应用研究出现了明显的破碎化倾向; *碎裂化;一种生境、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被分割成更小单元的现象或过程。

      IALE第五次年会研讨专题 主题:科学与行动.. .. 1)碎裂化效应:概念、实验设计及一般结论 2)生态网络和绿色通道:自然与人文规划的新理念 3)不同农业系统的景观效应 4)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5)流域与河岸过程 6)从人类的综合行为了解景观水平的生态过程 7)景观生态学用于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障碍、机会、策略及模型 8)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9)变化景观政策和规划工具的案例研究 10)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具 11)景观保护规划的地区性途径 12)景观生态学用于森林管理的进展与问题13)景观生态学的实验模型系统14)景观异质性:模型及区域化的尺度及层次性问题15)可持续河流管理的恢复与规划16)城市景观与城市梯度17)景观的长时限动力学与历史变化 18)自然干扰效应 19)农业景观问题 20)自然与农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21)土地利用规划 22)遥感数据应用6.景观研究问题一、斑块的起源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源于小面积干扰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残遗斑块(remnant patch):景观中一个小面积区域逃逸出周围地区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由于环境条件的局部差异性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更新斑块(regenerated patch):在大面积受干扰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而的斑块类型; 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由于人类的种植和建筑活动而形成的斑块类型。

      ★斑块除起源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外,其它重要形状特征还包括斑块面积、边界和形状等,这些性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 斑块的规模效应大斑块:保护水质、发育河流网络、部生境、核心生境、种源、小生境、保持自然干扰、缓冲能力强 小斑块:中继站、边缘生境、降低捕食几率、提供特定小生境、保护小型物种与生境此外斑块大小还将影响景观中的许多生态过程的空间分异,主要包括: 1)生产率和生物量分布2)侵蚀和营养元素流动3)水分流动和循环等★在涉及为了物种生存和自然保护目的而考虑斑块面积的时候,通常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参数: 1)斑块的基因流;2)最小生存种群;3)大斑块的安全数量三、 边界与边缘*边界(boundary):构成相邻生态系统边界的区域边缘(edge):一个生态系统周边的附近地区,该区域将缓解环境对生态系统部的影响景观中的边界具有不同的功能(生态流障碍、管理界限、环境变化的急变区等)人类是边缘种,并且经常通过各种活动创造更多的边界(景观碎裂化) 边界问题研究通常包括:边界结构、调控机制、边界功能以及边界动态★边界的形成机制:1)自然环境的镶嵌性特增,如土壤类型或地形等;2)自然扰动;3)人为活动。

      ★边界突变程度:硬边界:通常指那些直线型具有高对比度的边界软边界:指那些有一定过渡性质并带有一条或两条边缘的边界区域边缘效应(edge effect):通常指与生态系统部生境相比,边缘地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度★边界的尺度差异:精尺度边界:道路和相邻局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中尺度边界:中尺度地形及长期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边界(如流域边界或大面积农田及果园之间的边界);粗尺度边界:景观、气候区、生物区边界边缘的结构一般受到四类动力学机制的塑造作用,既小气候、土壤、动物和人类 ★边界的功能 1)生境功能;主要影响边缘物种的种类、丰度、密度和生物量 2)滤网功能:主要影响景观的各种生态流的流量和流速以基质和斑块的相互作用为例,可观察到四种显著的生态过程: 1)基质对斑块施加的影响; 2)斑块对外界影响的抵抗; 3)斑块自身的稳定作用; 4)斑块对基质的扩散性影响2)边界的曲度 边界的曲度何以利用两点之间的实际边界长度与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之间的比值来衡量★边界的曲线形状大致有8种类型:浅突起、突起、直线、浅凹型、凹型、夹角型、微波动和大幅度波动 ★边界的变化 斑块边界的变化可以通过边界的形状来判断,不同斑块的斑块边界变化情形亦不相同。

      ★斑块的形状与功能联系的一般法则: A.圆形斑块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具有最高的效率; B.卷曲形斑块在强化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联系上具有最高的效率; C.网络性的斑块结构有助于动植物在斑块的移动 D.斑块形状差异直接影响斑块外部生境的分割比例7.景观组分一、廊道的功能 1)保护功能:建造防护林带、各种人工渠道、道路、绿篱和田埂等; 2)传输功能:物质传输、能量传输、物种传输; 3)资源功能:生物能源、食物、其他生物资源(木材)等; 4)美学功能 二、廊道的起源1)干扰廊道:是由各种带状干扰所形成的廊道,例如线性采伐作业、道路的修建以及某些断层区域; 2)残遗廊道:一般是由基质干扰所形成的带状区域,如森林砍伐后留下的带状林带,穿越农牧交错带大片农田两侧所形成的特殊植被带均是残遗的植被群落; 3)环境资源廊道:是由环境资源的空间线性异质性特征所形成的廊道,如河流廊道或山脊线等; 4)种植廊道:由人类特殊目的的种植活动而形成的廊道,如农田防护林和道路两边的植被带等; 5)再生廊道:是指受到干扰地区再生的植被所形成的廊道,例如沿着一些栅栏或铁丝网形成的特殊廊道类型四、廊道的结构1)廊道的曲度:就是指廊道在空间的蜿蜒程度。

      决定廊道曲度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 A.地形地貌的控制作用,对资源廊道的约束作用较强; B.区域人文活动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对道路廊道的影响明显; C.生态保护和美化方面的考虑;对防护林和城市带状绿地系统的影响比较突出; D.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道路建设成本方面的考虑使道路建设一般遵循最短距离法 2)廊道的结点:廊道中的局部膨大部分被称为结点 A.廊道中的结点对于部的生态流而言通常具有中继站的功能; B.两条廊道交叉地区通常形成结点; C,河流的突起部分往往因新河滩的不断形成,而形成结点,有时会发育串珠状节点 3)廊道的间断区:廊道的间断区是指廊道的生物部分在空间的不连续地段 A.廊道间断区形成达原因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 B.廊道间断区可以利用数量、累积长度、风险权重或连接度等概念进行评价2. 廊道的部特征 1)多数廊道都包含一个中心带,两侧各有一条边缘带 2)廊道的高度与基质高度的差异对于廊道边缘效应的宽度有显著影响 3)廊道部的结构差异还可以显著地表现在小气候差异上 4)由于廊道通常可以在景观延伸很长一段距离,所以其生物组成沿着廊道的走向会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来 五、廊道的类型1. 线状廊道 2. 带状廊道 3. 河流廊道 *河流廊道 ★河流廊道的主要特点: A.河流廊道的跨度大,形状条件复杂,如果一侧的高地有连续的森林分布,则往往形成有效的生物迁移通道; B.河流廊道的发育受地形影响较大,因而常形成复杂的侵蚀和沉积格局,对景观生态流产生不同的影响; C.河流廊道通常具有层次性的结构发育,这种层次结构因河流廊道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树枝状水系、扇型水系和平行水系等),对景观的生态流产生不同影响; D.河流廊道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关系密切,人工改造活动(修建渠道、水坝、引水、限制河流泛滥等)通常可以极影响河流廊道结构和功能特征,并产生一些潜在的生态问题(不利于生物迁移和养分输送、土壤盐化等)。

      8.景观基质 景观构建有两种极端情况:1)景观基质广阔而均匀,各种斑块散布其中,形成一种类似疤痕结构;2)景观是由各种不同的斑块组合而成一、基质的一般特征 基质通常指景观中面积大,连接度好,在景观功能和动态上起着重要作用的组分类型基质往往呈凹陷型边界将斑块包围起来,当斑块密度比较大时,基质的连接可能是很窄的条带壮区域二、基质的判定标准1. 相对面积指标景观中基质的面积通常超过现存的任何其它景观要素的总面积2. 连接度指标当某一种景观要素连接度较其它现存的景观要素类型高,甚至完全连接并环绕其它景观要素类型,那么这种景观要素很可能是基质连接度(connectivity):如果如果某一组分在空间不能分割成两个开放的整体,则此空间是完全连接的3. 动态控制指标在自然特色比较鲜明的景观中,基质往往具有种源的功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