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径短道直道途中跑.pdf
20页一、田径短道直道途中跑 一、途中跑技术要领 (一)摆臂技术:颈肩放松,上体前倾或正直,手腕放松,两臂弯屈,大小臂约90° ,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有力 摆动,摆臂动作要与腿部动作相配合向前摆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大, 并不同程度地带动肩部沿脊柱做前后扭转 (二)摆腿动作:随着跑动惯性,摆动腿以髋关节发力带动同侧腿放松折叠,快速摆动大腿抬起,与上体倾 斜线接近垂直摆动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积极扒地,脚掌迅速有力地落在身体重心垂影点前适当位置着地瞬 间,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稍弯屈,足踵离地面有一定高度脚着地后,膝、踝关—1— 节继续弯屈,足踝下沉,这样有利于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和进入后蹬动作 (三)蹬腿动作:蹬地动作由伸展髋、膝、踝三个关节组成蹬地的效果取决于腿的蹬伸速度、蹬伸程度和蹬 伸方向在短跑中蹬伸速度最为重要,快速蹬伸是当代短跑技术的主要特点 (四) 途中跑时动作要轻快,蹬摆配合协调,要求:放松、大步幅、高频率、动作向前 二、技术难点 用足前掌着地缓冲当身体重心过渡到脚支撑点上方时,足跟下沉幅度要小在进入后蹬阶段时,充分发挥 踝关节的伸展幅度和速度 三、教学步骤与手段 (一)建立正确技术概念 手段一:讲解途中跑技术要领。
手段二:示范:教师做40-60 米途中跑1-2 次 手段三:分解示范原地摆臂、摆腿、蹬腿技术各2- 3次 (二)学习原地摆臂技术 手段一:让学生两脚前后站立,两臂成90° 弯屈,两肘贴近身体,教师用口令或击掌指挥学生做前后匀速摆 臂练习 手段二:教师加快击掌速度,要求学生向前摆动幅度要大,速度要快 手段三:原地摆臂结合原地小步跑或高抬腿跑,发展快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 — 2— (三)学习途中跑的蹬摆动作 手段一:小步跑练习: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 手段二:高抬腿跑:要求摆动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不能后仰 手段三:后蹬跑:要求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髋关节充分前送,两大腿夹角尽量加大 手段四:中等速度跑50-60 米,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 撑腿充分后蹬,蹬摆配合协调注意两臂摆动应前后摆 手段五:利用橡皮带克服阻力练习要求:(1)练习者将橡皮带系在两肘上,另一端固定,原地做摆臂练习 (2)练习者将橡皮带系在两脚踝处,另一端固定,原地做后蹬练习3)练习者将橡皮带系在腰上,另一人在后面 拉住像皮带,练习者做行进高抬腿练习,后面的人跟随前进。
手段六:加速跑40-60 米,要求逐渐加快,快跑时动作放松不变形 手段七:单足跳练习:要求练习时,折叠、前摆,着地后积极扒地后蹬 手段八:上下坡跑,通过练习提高跑的步幅步频,保证途中跑时高速前进 (四)学习直道途中跑技术 手段一:站立式起跑,中等速度起动,匀速跑40-60 米—3— 手段二:站立式起跑,快速起动,快速跑60- 80 米手段三:波浪跑,中速跑与加速跑交替进行80 米 四、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后蹬腿蹬伸不积极 纠正方法: (1)讲清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注意以脚趾“ 扒地 ” 离开地面,充分利用踝关节的蹬 伸力量 (2)多做上坡跑及辅助练习 (二)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 纠正方法: (1)教师用语言提示其大幅度向前方摆动;(2)用专门练习提高其大幅度向前上方摆起的能力3) 令其上体保持适度前倾,使大腿能充分地向前上方摆动 (三)摆臂紧张,前摆不够,后摆时肘关节角度过大,方向偏外 纠正方法: (1)原地摆臂练习;(2)在中速跑中纠正摆臂动作 (3)发展上肢力量和肩关节的柔韧灵敏程度 二、下压式传接棒 下压式也有称“向前推送 “的传接棒方法,应当强调指出 ,在传棒时 ,手臂不要太高,而是用手腕动作将棒向前下 方推送入接棒队员手中.并且 ,传棒人可以用手腕动作来调整传棒动作的准确性.所在在做此动作时,接棒人的手臂 向后伸出 ,手臂与躯干约成50~ 60 度角 ,手腕内旋 ,掌心向上 ,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 ,传棒人将棒的前 端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手中。
下压式传接棒技术的优点是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是接棒时 ,接棒人的手臂 比较紧张 ,不够自然 . 下压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 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直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接棒后不必再调整 持棒手的位置 缺点: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本课主要学习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利用下压式传接棒完成接力跑重点解决传接 棒的时机, 难点是在传棒同学速度不减少的情况下, 接棒同学通过预跑达到两人速度 “瞬时相等”时,进行传接棒接棒同学选择最佳的预跑点是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设置预 跑点是解决的办法之一 重点:传接棒的配合 难点:在“等速”中完成传接棒 展示挂图、 老师讲解示范学习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在原地练习中通过老师示范原地传接棒、发出命令 后传接棒、 集体练习等方法,主要解决传棒、 接棒的手部动作要求;在走动或慢跑中传接棒,通过异侧手传接棒、 错位站位、先发信号再传棒等方式,让学生明确传接棒的时机 三、站立式起跑 1.“各就位”:有力脚在前,体重在前脚,身体自然直立,后脚跟提起。
2.“预备”:两腿稍屈,重心下降、前移,前腿的异侧臂屈肘于体前,上体前倾,两脚前脚掌着地 3.“跑” :两脚用力蹬地,后腿用力前摆,两臂前后摆动,上体前倾,迅速向前跑出 站立式起跑的动作顺序按下列口令进行: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先做一两次深呼吸,然后走或慢跑到起跑 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的脚在前,紧靠起跑线的后沿,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一脚长,两脚左右间隔 约半脚,体重大部分落在前脚上,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站立眼向前看3 -5 米处,身体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 听枪声或“跑”的口令 听到枪声或 “ 跑” 的口令时,两腿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迅速前摆,前腿迅速蹬直,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做快 而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跑速 一、站立式起跑中的错误动作 1.起跑时先迈前脚2.起跑时前脚外展3. 起跑时前脚跺脚 二、站立式起跑中错误动作的纠正 起跑训练技术纠正错误动作 ( 1)采用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重心较低,手在支撑时前脚没有办法“ 跺脚 ” ,反复练习后形成动力定型, 将改掉 “ 跺脚 ” 的毛病 ( 2)站立式起跑时后脚抵住一支撑物,练习站立式起跑时每两人一组,一人练习另一人用一脚抵住练习者 的后脚脚前掌,由于后面有支撑物,便于起跑蹬地,后蹬力量加大以后有利于后腿前摆,使前脚来不及做出多余 的动作后脚就蹬出去了。
( 3)弓箭步双手扶地练习起跑,一腿向前迈出一大步,膝关节弯曲,大腿面成水平,另一腿伸直,双手扶 地,要求肩、臀、腿在一个水平面上,听到起跑的口令后起跑 ( 4)一对一的抵肩对抗练习,练习者做好站立式起跑动作,帮助者用双手抵住练习者的双肩,练习者通过 臀部、腿部、脚前掌的依次用力蹬地来顶帮助者,以此体会“ 蹬” 的感觉,并要求发力蹬离地面后积极转入摆腿动 作,充分体会蹬摆结合动作 四、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前抛实心球动作要领 ⑴持球 : 十指自然分开,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求两侧,将球夹住,视手大小而定,拇指成八字 ⑵预备姿势 : 两腿前后开立,左右脚间距离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前脚掌离起掷线20—30 厘米,两手自然持球. ⑶准备抛球姿势: 整个身体后挺,尤其上身形成反背躬,双手持球位置位于头顶上方,双臂屈成大约90 度角 .后腿微屈 ,重心落在后 脚,前脚可伸直利用前脚尖点地.临近出手瞬间,上身继续加大反背躬深度,同时双臂后拉 . ⑷抛球动作: 首先是后腿用力蹬地,然后急震用力收腹、收胸,以胸带大臂发力,大臂带小臂,最后拨手腕和手指将球抛 出,整个身体和手臂是自下而上的鞭打动作。
抛球出手时要注意角度,一般为高出水平面30 度左右 . 动作要领: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力量大的一条腿在后,身体重心落在后腿上,两膝微屈,双手举 球至头的后上方,两臂自然伸直,然后利用双脚蹬地,收腹,挥臂的力量将球用力由头后向前上方(斜上方45 度角)掷出 用力顺序:由下往上,先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收腹,两臂用力挥出掷球出手速度要快,用力要猛,出手 角度要掌握好 易犯错误:没有充分利用蹬腿收腹的力量,仅仅靠双手的力量将球掷出 自我练习方法:建议同学们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徒手模仿练习等等,增加上肢及腰腹 力量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 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的一项较好的锻炼项目,也是很多地区中考体育及高中会考体 育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可学生往往在练习和测验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虽然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材都不 差,但未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因此,发现他们存在的错误动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 作要领,动作规范,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取得最好的成绩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供大家 参考 1.持球方法不正确 产生的原因:两手没有五指张开,两拇指未成“八“字形,而是呈 “一“字形。
纠正方法: 强调动作, 五指分开成半球形,两拇指成 “八“字形, 五指紧贴球, 用力掷地数次, 使动作定型后, 再进行持球头上掷球练习 2.向前下掷实心球,没有抛物线;实心球出手角度过高,使抛出的球见高不见远 产生原因: 1)实心球离手太晚 2)掷球时,前脚没有用力支撑,屈膝,弯腰、低头 3)出手瞬间动作变形、脱手;没有向前上方做鞭打动作 4)肩关节灵活性差,两臂后引不够,造成掷球时,工作距离太短,使掷出的球只是向上抛 5)最后用力时低头,没有适当的收腹,身体重心过于前倒;没有适当的扣腕拨指动作,只是向上推球 纠正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实心球离手时的动作要领,然后用较轻的实心球或软排代替实心球进行练习,逐步过渡到 用实心球练习 2)徒手练习,两手向后举起、背1、然后后脚用力蹬,前脚用力向前上方撑的动作;熟练后再加练挥臂收腹, 这时要求练习者掷出球后,抬头看前上方或用眼余光看实心球的运行路线,用力由小然后逐步过渡到用全力掷球 3)指导学生区分清收腹与弯腰因为弯腰会降低出手点高度,减少出手角度,从而影响成绩 4)结合蹬地、 重心前移、 收腹动作用单臂交替向前上方做鞭打练习;然后双臂同时进行练习;动作由慢到快, 用力由小到大,逐步过渡。
5)做压肩练习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两人一组相互同时压肩,也可在单杠或双杠上做压肩练习; 或学生持球时,教师一手轻à学生持球的手,一手轻顶住学生的背,使其所持的球尽量向脑后上方引 3.实心球出手没有速度,或未完成掷球动作球就提前脱手,或开始头上掷球时,先屈肘将球降至后下方,再 掷球, 用不上腰腹和以胸带臂的力量 产生原因: 1)两手握球没有用力,只是手指轻托球,造成手指与实心球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当头上掷球时,作用到实心 球上的力量较少 2)头上掷球时,两手臂不是向前上方挥臂,而是肘关节先向前下降,再掷球;造成手指很难控制实心球的方 向,力量也未能连贯作用到实心球上 3)学生错误的认为头上掷实心球就是纯粹两手臂用力抛出的动作 4)将向后下屈肘误解是向后引臂 纠正方法: 1)强调动作,五指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 2)两手要用力握紧实心球,并要逐个检查、落实 3)肘关节先下降再掷球者,多做向前上方徒手挥臂练习,即鞭打 (前上方用标杆固定一标志物)悬浮物练习; 或老师用手轻托其肘关节,使他有所感觉,逐渐改进 4)明确告诉学生头上掷实心球不只是投掷臂的力量,而是从脚蹬地发力开始,过渡到腿,再?躯干传送,最 后通过手把全部力量集中于实心球上。
5)教师示范区别向后下屈肘和向后上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