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蜻蜓的科学知识.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09127858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3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蜻蜓的科学知识 1.关于蜻蜓的知识有哪些? 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蜻蜓的已知种类超过5,000种 蜻蜓的生活习性: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已知种不超过5,000种 幼虫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 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摇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

      翅芽在早期出现,随著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稚虫到最后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 2.有关蜻蜓的知识 蜻蜓的习性: 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 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 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 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 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3.蜻蜓科学资料 蜻蜓的幼虫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蜻蜓的寿命,只有水虿的十分之一,仅仅能活一个月到八个月左右尽管如此,它在昆虫中还要算是长寿的了 蜻蜓幼虫称水虿(水乞丐)蜻蜓的卵在刚孵时有一特殊的型态,六只脚、头部都跟身体缩在一起,像只没脚小虾米一样,不怎麽活动,称这阶段为「前稚虫期」。

      这一阶段非常的短少则三、五秒,多则两、三分钟,前稚虫的背部就会裂开,第一龄稚虫就蜕皮而出不久它会慢慢的将头及六只脚伸展开来自由活动,蜻蜓稚虫随著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龄期,从8~16个龄期都有,整个稚虫其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而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至目前为止所知**的蜻蜓稚虫都是水栖昆虫,尚无发现陆栖性种类水虿在水中如何活动呢?水虿靠腹部内直肠鳃呼吸水中容氧,因此会藉著从尾端缓慢吸水、排水来呼吸,平常除六只脚可供爬行之外在紧急时刻则会则会将腹部所吸的水向后喷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带动它们向前快速移动以达避敌或捕食的作用,通常水虿为了避天敌以及捕食猎物,体色跟环境都很接近,形成一种保护色栖息於溪流蜻蜓幼虫主要以蜉蝣稚虫、石蝇稚虫、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以及一些小鱼为食,栖息於静水域的种类则主要以蝌蚪、小型虾类、小鱼、水蚤、体型较小的蜻蛉稚虫、仰泳桩、孑孓、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为主食稚虫天敌则是鸟类、大型杂食性鱼类、红华娘、负子虫、龙虱等 三、成虫期(羽化): 水虿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到终龄稚虫,可以看到期胸部会有明显的翅芽,这是与其他龄期稚虫的一个简单的区别方法。

      通常蜻蜓的终龄稚虫会在羽化前几个小时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如枯枝、植物叶子、石块、围墙、桥墩等物体都可供蜻蜓稳定攀爬以开展羽化,据目前所知大多数蜻蜓於夜晚羽 化,少部分蜻蜓成员在清晨羽化刚羽化的成虫通常体色很淡,翅膀很薄且有强烈金属反光,等过一天之后,成虫体色就会加深,翅膀也会变硬且没有明显反光,未成熟的成虫要经一些日子才会变成 刚羽化的蜻蜓 熟,少则十日内,多则一、两个月以上,从未成熟到成熟过程外部型态上都会有差异,而且绝大都数蜻蜓的雌、雄虫在外观上也不一样,所以同一种蜻蜓成虫不管雌、雄或不同的生长时期会有很多不同外帽,这就是所谓的「多态型」蜻蜓体温根据生物学 成虫 家多年研究发现蜻蜓王国中有些是恒温动物『内温动物』,而有些是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因为他们温度 蜻蜓捕食 会随著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大部分的蜻蜓科及春蜓科多属於外温动物蜻蜓属肉食性昆虫,由於它的复眼硕大发达,视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因此小自蚊、蝇等飞虫,大自蝴蝶、蜜蜂、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顺利追击拦截 蜻蜓的产卵方式 蜻蜓的产卵方式是很有趣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蜻蜓点水:蜻蜓将腹部末端贴近水面,直接产卵於池水中,任由卵沉入水中;第二种是将腹部插入水中,产卵於水草茎杆中;第三种是雌雄蜻蜓潜水进入水下,将卵产於水草茎杆中;第四种是蜻蜓一面飞翔交配,一面将卵空投至水中,最后一种是蜻蜓将卵产於水面上的树干或树枝上,待卵孵化后稚虫掉入水中展开幼虫阶段。

      会发展出这麽多的产卵方式无非是因各个品种为了让卵於不同水域环境均有更佳成活时机而演化出来的,不管那一种产卵方式,稚虫均需生活於水中蜻蜓及豆娘的生态为不完全变态,两者的稚虫均称为水虿(虿是蝎子的意思),在水中以下唇捕食小鱼或蝌蚪,也会有自相残杀的行为 蜻蜓是在空中直接交配的,而蜻蜓的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因此当母蜻蜓与公蜻蜓鱼水之欢后,常见的蜻蜒点水(母蜻蜓尾部接触水面),就是雌蜒将卵产在水中的生殖行为 等到幼虫成熟,他们会爬出水面,攀附岩石或植物上羽化变为成虫,其生活史跨越水陆两域,可说是良好的环境指标 蜻蜓的种类 更多请看 4.有关蜻蜓的知识 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 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改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

      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 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 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开展 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 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 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和**等省市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开展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开展授精。

      蜻蜓为什么用尾巴点水?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都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在水里生活,所以们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 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蜻蜓的习性: 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 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 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 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 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5.关于蜻蜓,你还了解那些知识 蜻蜓 (Dragonfly)多彩昆虫的一种,四个大翅膀是其最明显的特徵出现在泥盆纪时期到了石炭记时期,出现翅距超过七十公分长的种类它们至今仍可见,而在交配时,通常一前一后地飞行它们将卵产在水中,而幼虫有鳃状构造用以辅助呼吸。

      蜻蜓(拼音:qingting,英文名:Dragonfly)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不完全变态,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5000余种,在我国约300种,最常见的蜻蜓有3种:碧伟蜓、黄蜓和豆娘,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个科,即代表了大型、中型和小型蜻蜓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开展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和**等省市 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改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开展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