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陈振明厦大考研政治学笔记精简版.doc

36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32618037
  • 上传时间:2020-05-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5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政治学笔记第一篇 绪论第一章 政治学的范围第一节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1、政治: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为现实的目标,通过支配、影响、获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以及分配社会价值或利益的过程首先,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领域其次,政治具有特定的主体,即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我们称之为政治主体或政治共同体)再次,政治是由一系列的行为或活动所构成的过程2、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答:A:区别(1)政治以国家或政府为焦点,涉及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的运作以及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一类现象,是一种公共生活的领域;经济以市场和财富为焦点,涉及资源的配置,商品的生产、交换、流通一类的现象,是一种人类的日常生活领域2)主体、过程、所遵循的原则和目的存在着差别经济政治主体厂商和顾客国家、政府、政党、利益团体和公民过程以市场供求关系为机制,通过货币中介实现产品交换及经济利益以民主等为机制,通过选举或投票来决定公共物品的供求,来实现政治目的及社会效益原则自愿交换原则,不带有强制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带有强制性目的资源的优化利用资源汲取的最大化B:联系:政治经济相互连结,日益体化以至于其中的界线日益模糊。

      1)政治与经济有某些共同的基础这两个领域的基本活动者是作为成员的个人,而所有的个人其行为动机都是一样的,即按“理性人”或“经济人”行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2)政治与经济是人类总体社会生活的两个侧面,存在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政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从当代各国现实,随着政府的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及社会生活,公共权力日益介入经济事务,公共政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政府与市场及社会日益紧密的相互作用,纯粹的政治现象或纯粹的经济现象已不存在政治周期的波动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第二节 政治学的分界3、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治领域的知识它以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作为研究对象4、政治学的主题领域:政治理论、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方法论上述关于政治学的主题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划分带有相当浓厚的主观随意性,仅仅是为了阻止和传授政治学知识的方便而已。

      4、政治学的划界(学科地位)?(p18)答:政治学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史学等发生着密切的知识关系一方面,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学科框架和焦点;另一方面,在当代,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日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出现交叉、融合和整体化的趋势1)政治学与经济学①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生活、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财富、市场以及资源配置为焦点;②而政治学研究的是政治现象、上层建筑及其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以权力、国家和资源的分配作为焦点2)政治学与社会学①社会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的狭义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及各种社会问题,其任务是指出社会形态的构造及产生过程,说明人类行为的变化;以市民社会为焦点②交叉点:民主制度,公民的政治参与3)政治学与法学法学是以人类社会中的法律现象作为研究对象①政治学主要是一门普遍规律的经验社会科学学科②法学是一个规范性学科4)政治学与史学①政治学的着眼点是现在的政治现象后的规律性②史学从过去及其与现在的联系来探讨规律性第三节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5、研究政治学的理由:科学的理由、职业的理由、政治的理由6、政治学的结构:在政治学研究及其知识体系中,有这样几对关系: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7、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p24)8、学习政治学的现实意义?答:政治学并不是单一、简单的活动,而是汇集了各种行为和活动学习与研究政治学可以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如纯科学的理由、职业上的理由、政治实践的理由等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尤其是现代人,必须掌握必要的政治知识9、政治生活:政治主体采取特定的政治行为,推动政治发展,以达成政治理想或价值目标的过程第二章 政治学的演进第一节 政治研究的传统1、古代政治研究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答:所谓研究传统,是指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组织、理论体系、主题范围、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体系的构成方式,它决定了该学科的学者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论论证的方式① 政治学研究是随着东西方奴隶制国家及其法律、政治制度的形成而兴起,在古希腊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古代政治(学)研究传统② 其特点是政治思想与道德哲学或伦理学密切相关,人们研究政治问题是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达到“正义”或“至善”的境界,主要是思辨的政治哲学或政治伦理的研究2、古代政治研究传统的地位?答:(1)是人类对政治生活或政治实践的认识由自发上升为自觉,标志着政治学研究的真正开端2)为后来的政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相关主题。

      第二节 政治研究的转型3、为什么说中世纪是西方政治知识的缓慢演变时期?(特征)答:(1)神学政治论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它是基督教神学在政治上的表现),而神学异端往往采取反对教会统治的形式2)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是政治研究的中心主题,世俗权力来自于上帝,即君权神授是主导性观点3)中世纪的政治研究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某些经验研究的传统及世俗政治观念,这深深地影响了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学研究因此,中世纪并非政治研究及政治思想的中断、空白时期,而是政治知识的缓慢演化时期4、中国封建社会早、中期政治思想及政治研究的特点?答:①神学政治论的色彩较为淡薄,注重世事、侧重伦理;②以论证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有帝王统治的合理性作为中主题,统治术(权力的运用)、治国方略的研究占有突出的地位5、近代政治研究的繁荣:近代(从文艺复兴开始至19世纪中期)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转型时期西方政治研究逐步摆脱了神学政治论的束缚,转入对现实政治问题尤其是人性、国家、主权、政体、权力等问题的实证研究,经验研究逐步取代伦理研究成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式6、近代政治研究的范式特征?答:(1)国家、主权、自由、平等、法、人性一类的范围占有核心地位(主题及范围)。

      2)经验、实证的研究逐步成长,渐成气候,改变以以往规范、伦理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3)惊呆的政治研究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它是人文社会知识或道德哲学的知识总体的一个方面4)在近代政治研究中,法学世界观及法理研究途径有相当重要影响,国家、法律在政治研究中居核心地位第三节 政治科学的兴起7、现代政治科学与以往政治研究的主要区别何在?答:现代政治科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与以往政治研究有着区别:(1)首先表现在方法论上以往:历史-比较方法强调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评论 现代:“现实主义”研究方式出现,强调政治学必须研究现实政治生活2)其次表现在学科的制度化(学科的社会建制)方面,即政治学作为大学教育和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扎下根,政治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学科的制度化:只一个学科或一个研究领域在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书籍出版、基金资助渠道、教育培训、职业化及图书馆相关的收藏目录的确定等方面的事项及其建设8、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成败得失答:A、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是一种用观察到的行为来解释政治现象,努力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政治思维及运动,其核心信条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及模式来塑造政治学。

      B、其本信条:(1)政治可望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它可以进行预测和解释,其目标是建立系统、经验的理念2)社会科学研究应以理论为方向,理论与资料之间必须有密切的相互作用3)政治分析必须将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区别开来4)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科际合作或跨学科研究对各学科都是有益的5)政治学者对方法论应该更加自觉、熟练和精通6)政治分析应以个人、团体的行为作为焦点,而不是以政治制度作为焦点C、合理之处:(1)使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分析技术的探索成为自觉,并提供了一系列政治研究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2)强调对政治过程、政治行为的动态研究3)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性,重视跨学科研究D、缺陷:(1)它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过分推崇经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模式,将事实与价值分离,追求政治研究的价值中立性2)偏重学术而忽视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过分强调经验理论(微、中观理论),而忽视政治哲学(宏观理论)9、如何看待当代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趋势?答: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及整体化发展趋势下,当代西方政治学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呈现出新的知识格局,形成了大量的新思潮、新流派及新主题,后行为主义、理性选择主义和新制度主义构成当代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主流。

      1)后行为主义的“新革命”其核心信条是“关联与行动”,基本主张:①实质重于技术;②行为主义蕴涵着经验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局限于事实的描述与分析,妨碍它自身从最广泛的脉络上去了解这些事实;③ 关注在危机时刻满足人类的真正需要;④ 研究价值并加以建设性发展,是政治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⑤ 政治学者须履行保护人文价值的义务和责任;⑥ 拥有知识等于负有行动的责任,而行动即去改造社会;⑦ 知识分子不能对各种政治斗争置之不理,政治学者的政治化是不可避免的2)理性选择主义“革命”:虽然没有完全挤掉行为主义的正统观念,但却取得与后者同等的支配地位理性选择学派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治科学①它将政治科学建立在经济学普遍公理和假设的基础,从而使统一的、积累的政治科学理论的前景得到了维系②它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特别是短视的、物质上的自我利益最大化者③它的提倡者认为从这些理论前提出发便可能获得关于人类任何活动领域的假设更偏好于用实验方法而不是观察和归纳来检验假设的真实性3)新制度主义“革命”: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主要领域涉及制度理论、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新制度主义首先在经济领域兴起,后扩展到政治学、社会学。

      ①力图证明除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应属经济学的核心地位②政治学:恢复国家在政治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强调国家和政治机构的自主性;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是政治分析的出发点;要理解个人行为必须研究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模式、文化和社会范式,注意历史无效性的一面;与政治结果相比,政治过程更应占有核心地位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及现实意义不准确)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了人类政治思想史上一次真正的革命,它提示人类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现象的酉质2)它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入手,研究政治生活及政治问题,开创了科学认识政治生活本质的可能性3)提示了政治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指明了人类解放之路,并成为无产阶段革命实践的指导思想特征:科学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第三章 政治学的方法1、政治学的方法:是人们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