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安全教育测试题.doc
3页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公司级安全教育测试题 一、选择题 姓名: 分数1、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 )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生产过程中发生职业中毒,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 )A 、正确 B、错误3、下列燃气钢瓶使用方法中不当的是( ) A钢瓶直立,且避免受猛烈震动 B放置于通风良好且避免日晒场所 C燃气不足时将钢瓶放倒使用 4、发现人员触电时,应立即( ),使之尽快脱离电源。
A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5、当有人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B立即用嘴或风扇吹被烧伤部位 C包扎后立即去医院诊治6、有异物刺入头部或胸部时,以下哪种急救方法正确?( ) A马上拔出,用纱布简单包扎后送医院抢救 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 C马上拔出,进行止血 7、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下列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 A用水清洗断指后,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B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C把断指放入盐水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8、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软担架会( ) A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 B造成颈部损伤 C使病人感到不舒服 9、伤员较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伤口的( )动脉,阻断动脉运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A血管下方 B近心端 C远心端10、当有异物进入眼内,以下方法中,哪种不正确?( ) A用手揉眼,把异物揉出来 B反复眨眼,用眼泪将异物冲出来 C用清水冲洗眼睛 11、物体刺入眼睛中,以下措施中,哪种急救方法不正确?( ) A马上把刺入物拔出 B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 C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12、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是( )。
A点眼药膏 B立即打开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13、对电击所致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 )次 A60~80 B70~90 C80~l00 14、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 )次 A8~10次 B16~18次 C18~24次 15、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情况下,选择应急避难场所,妥当的是( )A在室内遭遇地震时选择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 B遭遇泥石流时快速跑到山脚下躲避 C在树林里遭遇雷电时选择大树下躲避16、全国统一急救号码是( )A110 B120 C11217、一般来说疏散门使用( )A 向内开启的门 B侧拉门 C向外开启的门18、“6s”中 ( )是要求将物品区分为有用的与无用的,并将无用的物品清除掉A整理 B整顿 C清扫 D清洁1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A.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保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具(PPE)20、特种作业人员须经( )合格取得操作许可证者,方可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 B.领导考评 C.文化考试21、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应该首先 ( ) A.立即停止工作,通过指定的最近的安全通道离开 B.乘坐电梯离开 C.向高处逃生 22、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 )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能碰撞A.5米 B.8米 C.10米 D:15米23、安全管理中的本质安全化原则来源于本质安全化理论,该原则的含义是指从本质上实现生产系统的安全化,这就意味着从( )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安全生产保障的目的 A:思想上 B:技术上 C:管理上 D:根本上24、根据安全生产概念和工作要求,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需要保护的第一对象是( ) A:设备 B:从业人员 C:管理人员 D:技术人员25、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地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原则就是人本原理中的( )原则 A:保障 B:反馈 C:激发 D:动力26、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教育、 ( ) 和班组教育 A.岗位教育 B.车间教育 C.专业教育27、国家标准(GB2893—82)中规定的四种安全色是( )。
A:红、蓝、黄、绿 B:红、蓝、黑、绿 C:红、青、黄、绿 D:白、蓝、黄、绿2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体格健康检查,患有( )等疾病的人员不应从事登高作业A:肝炎 B:心肌炎 C:低血压 D:肾炎29、公司规定,所有车辆必须按规定的速度行驶,不得超过公里 ) A.10 B.15 C.2030、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 )的方针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无事故发生 二、判断题1、“6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 ( ) A:正确 B:错误2、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方法,它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 ) A:正确 B:错误3、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 ) A:正确 B:错误 4、逃离火场时,遇到浓烟不要直立行走,应尽量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窒息 ( ) A:正确 B:错误 9、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 ) A:正确 B:错误 10、如必须进入有可能接触高浓度硫化氢、氰化氢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 ) A:正确 B:错误 11、《危险化学晶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晶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条例》 ( ) A:正确 B:错误 12、按照《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CBl5603—1995)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 ) A:正确 B:错误 13、一九九O年化学品建议书规定,工人及其代表应有权从雇主处获得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和其他资料,以便能采取适当预防措施,保护工人避免作业中使用有害化学品而造成的危险 ( ) A:正确 B:错误 三、多选题 1、火灾的灭火方法有( ) A:隔离法 B:冷却法C:窒息法 D:抑制法 2、安全帽的防护作用是 ( ) A:防止物体打击伤害B: 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C: 防止机械性损伤 D: 防止污染毛发伤害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责任是( )。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B: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C: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D: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4、以下属于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是( ) A:立案、调查 B:审查和决定 C: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D:备案 5、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 )等 A: 二氧化碳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C: 1211灭火器 6、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 ) 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防止中断供电 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 7、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 A: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工程、通风工程等B: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C: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D: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8、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哪三种? ( )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9、实施安全检查的内容有:( ) A:访谈 B:查阅文件和记录 C:现场观察 D:仪器测量 10、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 ) A: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11、以下 ( )属于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A:自燃性物质 B:设备、设施缺陷 C:防护缺陷 D:电危害 12、以下 ( )属于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A:致病微生物 B:传染病媒介物 C:致害动物 D:致害植物 1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D: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