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docx
38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知识储备】一、导入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被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很多诗人以笛声入 诗,以表情达意你听, 《折杨柳》已吹起,正勾起李白的诗情现在,跟着老师去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二、目标1、了解作者李白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抓取,分析领会诗人情感3、通过找组诗中共同的意象——笛声,明确诗人用笛抒发的情感三、原文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四、注释《春夜洛城闻笛》 :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玉笛:笛子的美称洛城:即洛阳折柳:指《折杨柳》 ,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故园:故乡,家乡五、诗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幽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又能不萌生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六、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 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②此外,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 “谁”与“暗”照应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这里“散”字用得妙 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 ,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散”字引申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衬托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散”是; “满”字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 ,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整体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 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白 (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 ,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八、问题探究( 1)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中“飞”一字的妙处参考:“飞”一词巧妙地把被人吹出来的笛声这一客体变成了自己到处飞扬的主体,仿佛笛声也知道人的心 思,所以专门飞向那些旅居异乡的人的耳中,勾起他们的离愁别绪2)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参考:示例 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 “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示例 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参考:“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 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参考: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5)前人评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认为其中 “折柳”是全诗关键,为什么?参考:用典, “柳”谐音“留”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参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折柳指的是《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 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故园情“一词点明了作者内心的思乡之意九、诗歌主旨全诗扣紧一个“闻”字,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十、课堂小结熟读成诵十一、板书设计【基础过关】1. 《春夜洛城闻笛》 的作者是 , 字 , 号 。
(朝代) 诗人 他与 并称为“大李杜”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答案】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杜甫【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①洛城 ②折 柳【答案】 ①lu ò ②zhé【解析】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3.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玉笛:(2)洛城:( 3)折柳:(4)故园:【答案】( 1)笛子的美称2)即洛阳 3)指《折杨柳》 ,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4)故乡,家乡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是:【实战过关】一、默写记忆型默写:1、谁家玉笛暗飞声,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案】1、散入春风满洛城2、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洛” “折”等字词的正确书写理解型默写:1、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 中 写 诗 人 听 到 《 折 杨 柳 》 曲 调, 不 觉 思 念 自 己 的 家 乡 和 亲 人 的 一 句是:, 2 、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 中 描 写 笛 声 随 春 风 而 传 遍 洛 阳 城 的 诗 句, 。
3、 《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诗句是:【答案】1、此夜曲中闻折柳2、谁家玉笛暗飞声3、此夜曲中闻折柳【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何人不起故园情散入春风满洛城何人不起故园情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 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注意 “洛”“折”二、课内诗歌鉴赏(一)阅读《春夜洛城闻笛》 ,完成后面小题 【 2018 ·安岳县初一期中】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朗读前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答案】 示例 1: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
“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示例 2: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一个“满”字,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乡思之切解析】 考查诗句中文字的表现力读懂诗句的内容,再根据语境来理解 如“暗飞声” :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暗”字有“隐秘”的意思 给人一种更加细微的体会那笛声仿佛若隐若现之感,时有时无,仿佛内心迫切的思乡之情 在夜幕降临后,更能察觉到这种效果 “暗”字在这有铺垫的作用,也有贯穿全诗的作用 所以最应该重读的是“暗”字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解析】了一支折柳曲,听到《折杨柳》笛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考查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
这 “折柳” 二字既指曲名, 又不仅指曲名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所以“闻折柳”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李白这首诗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