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颜氏家训之教子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0409753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颜氏家训之教子篇【原文】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味道,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导,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武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父子之严,不行以狎;骨肉之爱,不行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译文】上智的人不用训练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训练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一般人要训练,不教就不知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根据礼义加以克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诞生还在幼儿时,担当“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一般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育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处只要父母既威武又慈祥,子女自然敬畏慎重而有孝行了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训练而只有慈祥的,经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乐,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原来就是这样到傲慢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头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武,生气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的确有道理一般人不能训练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情愿使他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懊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肤苦痛这该用生病来作比方,莫非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还该想一想那些常常仔细催促训诫子女的人,莫非情愿对亲骨肉薄情凌虐吗?实在是不得已啊!父子之间要讲严厉,而不行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行以简慢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公平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始终都许多其实聪慧俊秀的当然引人宠爱,顽皮愚笨的也应当加以怜悯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侍侯三公九卿,肯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我当时低头没有答复惊奇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训练儿子!假如用这种方法当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