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测试题.doc
8页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试题(分值 100分 时限 90分钟)全卷等级2010.5评 卷 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下面的答案栏内)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河北省有《燕国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A B C D2、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钱币是3、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的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4、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统治5、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①都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节俭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7、郭沫若同志写了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张骞8、李荣同学非常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她以“灿烂的文化、民族的骄傲”为题进行了一次专题学习下面是她为专题学习准备的部分史料,但她认为有些材料存有错误的地方,请你帮助她找出存在错误的材料①造铁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②中国古代建筑业发达,隋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了赵州桥;明北京城的中心被称作紫禁城 ③古文学是古文化中的绚丽奇葩,唐诗、宋词、元小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④研究历史,前辈功不可没,西汉的司马迁、北宋的司马光为我们的史学研究留下了宝贵遗产 ⑤书法和绘画带给我们艺术的熏陶,唐朝的颜真卿、宋朝的米芾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画家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9、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下列前后两项搭配中与其它三项意义不同的是A.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隋朝—科举制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八股取士10、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C.开放通商口岸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A.巨额赔款 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占领土 D.开设工厂12、有人认为,“把1931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其中“黄海海战炮声”与“九一八”的炮声都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B.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C.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破坏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3、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14、“那是一个现在看来相当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这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你认为文中所说的战争是指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C.土地革命战争 D.抗美援朝15、“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对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的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
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17、邓小平曾经很沉痛的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18、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他们搜集到一幅1984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的图片(见右图),你认为该图片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19、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过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拿破仑所作的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颁布法典,强化了国家机构 ②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盟,解除了法国的外来威胁 ③从未打过败仗,是卓越的军事家 ④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美国独立战争、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它们都A.开辟了殖民掠夺道路 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21、某班历史课堂上,同学们对两极结束的直接因素展开 激烈的讨论,总结了下列因素,你认为最准确的是A.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兴起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海湾战争爆发22、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依据的理论都来源于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23、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美、日、欧盟、俄、中的五极格局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美国无力推行霸权政策24、位于海河岸边的天后宫,与福建湄州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中国三大天后宫如今,宫门前所立的一对瑞兽是台湾信众捐赠的这反映出海峡两岸A.都是中华民族 B.有共同语言C.有共同的文字 D.有共同的传统文化25、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这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世界经济日益区域化 D.和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 小题)评 卷 人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井田,开阡陌”材料二 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材料四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五 《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一次重大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材料二中“他”指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三“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五中法令是在该国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之后颁布的3)材料四所示俄国改革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变革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哪些?评 卷 人27、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5 “师夷长技” 图6 变法图强 图7 孙中山 图8 陈独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2)图7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评 卷 人28、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任何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1)英国之所以能够承办第一届世博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列举其中两个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二 19世纪末20年代初,许多国家争相举办世博会。
1893年美国纽约争得了世博会主办权2)如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专设一个展厅,下列最新科技成就中不能成为本次博览会展品的是( )A.贝尔发明的 B.爱迪生发明的灯泡 C.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 D.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材料三 1937年巴黎世博会,主办方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着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战争阴影笼罩……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主办国对本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望3)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是指什么?“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哪些?(列举一例即可)(4)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