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污泵培训教材.ppt
50页WQ型排污泵产品培训,市政事业部 二分厂,,目录,一、 排污泵的概述二、排污泵的应用领域三、排污泵的使用条件四、排污泵五大系列产品五、排污泵产品型号说明六、排污泵产品结构七、排污泵典型零部件说明八、泵的安装方式九、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 排污泵的概述,上海凯泉研制开发的排污泵,吸收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在水力模型、机械结构、密封、冷却、保护、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优化设计,性能好,可靠性强二、排污泵的应用领域,WQ排污泵主要用于市政工程、楼宇建筑、工业排污和污水处理场合,排送含固形物和长纤维的污水、废水、雨水三、排污泵必须满足的使用条件,泵输送的介质温度不超过40℃WL型不超过80℃ 介质密度≤1050 kg/m3,PH值在4~10范围内 运行时,必须保证泵的最低运行液位:安装尺寸图 中的▼(有电机冷却系统)或▽(无电机冷却系统) 泵的主要零件材料为铸铁或球墨铸铁,所以不能用于 抽送有很强腐蚀性的介质 介质中固形物的直径不应大于流道最小尺寸的80% 介质中纤维的长度不应大于泵的排出口径 泵从进口上看叶轮逆时针旋转 电机:电压380V,频率50HZ,,,四、排污泵六大系列产品,WQ2000系列产品WQ4000系列产品WL系列产品WQ/C系列产品WQ/S系列产品WQ/D系列产品,,,五、排污泵产品型号说明,WQ2000、WQ4000型号说明WL型号说明WQ/C型号说明WQ/S型号说明WQ/D型号说明,,,,,,,,WQ 2260-419A (Q) -Z(Y、R、G、P) -100-KWQ——潜水排污泵2260—号419A——叶轮编号: 前面的数字4(或2、6)表示电机极数,后面两位数字19为顺序号, A(或B)表示车小叶轮Q——过流部件材质:不标字母为HT200, Q表示球墨铸铁Z——安装方式(Z:自动耦合式安装; Y:移动式硬管安装(限于口径≤150mm );R:移动式软管安装 (限于口径≤150mm); G:固定式干式安装; P:固定式底座安)100——排出口径,mmK——表示电机绕组的6条引接线直接连接引出,1. WQ型号说明,,,,,WL 2520- 620 (Q) - 300 WL——立式干式排污泵2520—号620——叶轮编号 Q——过流部件材质:不标字母为HT200;Q表示球墨铸铁300——排出口径:300mm,2. WL型号说明,,,,50 WQ/C 2 41–1.1 (Q) - Z(Y、R) 50——排出口径:50mm WQ/C——小型潜水排污泵C系列2——电机极数 41——叶轮编号 1.1——电机功率(kW)Q——过流部件材质:不标字母为HT200; Q表示球墨铸铁Z——安装方式(Z:自动耦合式安装;Y:移动式硬管安装;R:移动式软管安装 ),3. WQ/C型号说明,,,,65 WQ/S 2 05A–7.5 – Z1(Z2、LR、LY1、LY2、LY3、WR、WY1、WY2) 65——排出口径:65m WQ/S——切碎式潜水排污泵S系列2——电机极数 05A——叶轮号 A(或B)表示车小叶轮7.5——电机功率(kW) Z1——安装方式( Z1、Z2:自动耦合式安装;LY1、LY2、LY3:立式硬管安装; L R:立式软管安装; WR:卧式软管安装 ; WY1、WY2:卧式硬管安装,4. WQ/S型号说明,,50 WQ/D 2 41–1.1 (Q) - Z(Y、R) 50——排出口径:50mWQ/D——小型潜水排污泵D系列2——电机极数 41——叶轮编号 1.1——电机功率(kW) Q——过流部件材质:不标字母为HT200; Q表示球墨铸铁Z——安装方式 (Z:自动耦合式安装;Y:移动式硬管安装; R:移动式软管安装 ),5. WQ/D型号说明,,六、排污泵产品结构,WQ2000结构WQ/C结构WL结构WQ/S结构WQ4000结构WQ/D结构,,,,,,,,,1.WQ2000结构,,,2.WQ/C结构,,3.WL结构,4.WQ/S结构,,1、泵体 2、叶轮 3、泵盖 4、机械密封 5、浮子开关 6、轴承 7、冷却水进水管 8、电机 9、电缆密封件 10、电缆 11、提手 12、接线板 13、过热保护元件 14、冷却套筒 15、冷却水回水管 16、漏水探头 17、螺塞及注油口 18、油室 19、密封环 20、进水喇叭口,5.WQ4000结构,,6. WQ/D结构,,七、排污泵典型零部件说明,叶轮泵体机械密封轴承电机,,,,,,,,1.通道式叶轮,WQ2000、WQ/C、WQ/D、WL型为单通道或双通道叶轮,既有很好的污物通过能力,又能有较高的扬程。
叶片头部圆钝,纤维不缠绕WQ4000型为多叶片混流式叶轮,专门为适合于在大流量、中或低扬程工况下使用而设计开发 ,效率高、运转平稳性好,,,2.混流式叶轮,3.切碎式叶轮,WQ/S叶轮具有切割刃,与下泵盖上的定刀一起能切碎杂物,避免泵和管路被杂物堵塞,,切割刃,下泵盖,泵体,泵体流道宽敞,固形物容易通过,纤维不易缠绕,最适合排送污水污物机械密封,,两个独立的单端面机械密封串联安装,其安装方式均为内装式,与外装式相比,介质更不容易泄漏,同时其密封摩擦副更容易被油室中的油所润滑采用特殊螺旋槽或小缝隙阻止固体颗粒向泵侧机械密封沉积,保证其稳定工作轴承,,特殊的水力设计和精确的平衡工序大幅度减少轴向力和径向力,配以较大承载裕度的轴承配置,确保泵平稳运行,长久不坏;密封配置紧凑,轴悬伸短,轴承受力小,更为可靠名牌轴承,可靠设计,下轴承,电机和水力部件直联成一体,无须转轴对中,拆装方便省时,有利于现场维护,减少停机时间,节省维修费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1. 电机结构,,,2. 电机冷却,防护等级IPX8,使电机潜水工作冷却效果最佳,F级绝缘使绕组能承受更高的温度,比起普通电机,更加经久耐用 11kW及以上的一部分泵可装置电机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冷却 ,使最低液位降低。
电机冷却系统,,,3. 电机密封,电缆密封,O形圈密封,机械密封,静密封:O形圈密封和电缆密封动密封:机械密泵组装时,作电机气压试验,检查密封性气压为0.2MPa,持续时间5分钟,无气泡逸出,才能进行下步装配,保障电机安全可靠运行 4. 电机保护,漏水探头,浮子开关,7.5kW及以下的泵设有电机绕组过热保护元件和漏水探头;11kW及以上的泵设有电机绕组过热保护元件、浮子开关、漏水探头; 专用电控柜与液位浮球开关和泵保护元件的完美结合,实现漏水和绕组过热的自动监测和报警,短路、过载、缺相时的断电保护,,,品质创造价值,干燥剂,,电机内放置了干燥剂,能有效吸收电机内的潮气,避免绕组因受潮而降低绝缘性每次泵启动前测一次泵的绝缘电阻,如果电阻为零,就需要拆泵检修,更换损坏的零件5.电机防潮,,,吸水保水材料,,一旦电机侧机械密封发生少量泄漏,水或油经轴承下面的侧孔流入空腔,就会被吸水保水材料吸收并保持一段时间,使绕组免受侵害6.WQ/D电机吸水保护,,八、泵的安装方式,自动耦合安装 Z硬管移动式安装 Y软管移动式安装 R固定式干式安装 G固定式底座安装 P,,,,,,,,1. 自 动 耦 合 安 装 方 式,,先进的自耦装置,使泵起降时无须水下操作,维护便捷,省时省工。
2. 硬 管 移 动 式 安 装 软 管 移 动 式 安 装,以底座支承,接上出水软管或硬管即可工作主要用于救急或维修、施工的需要接硬管时,如果管道有足够的刚性,也可以用管路把泵悬挂起来使用3. 固定式干式安装,,在基础上固定好底座,连接好进水管与出水管,即可运行由于泵是可潜水的,所以即使泵房被淹,也不影响泵的使用干式安装的泵必须有电机冷却系统3. 固定式底座安装,,在基础上固定好支撑底座,连接好出水管即可运行九、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流量不足或不出水不能启动定子烧坏电流过大振动、噪声大,,,,,,,,1.流量不足或不出水,1. 电机反转2. 叶轮流道或管道堵塞 3. 装置扬程过高,或所选泵的扬程大大低于实际需要4. 叶轮严重磨损 5. 液位太低,致使泵吸入空气 6. 止回阀方向装反,故 障 原 因,故 障 排 除 方 法,1.纠正电机转向 2.清除叶轮或管道中的杂物最 好在泵周围设置滤栅(但不可 在泵入口装滤网)3.设法降低装置扬程(如换大直 径管或光滑管,减少弯头数量, 或增大弯头的圆弧半径),或 改用较高扬程的泵4. 更换叶轮5.调整浮球开关位置,使最低液 位符合安装尺寸图的要求 6.纠正止回阀方向,,2.不能启动,1.缺相2.叶轮卡住3.绕组接头或电缆断路4.定子绕组烧坏5.控制电器故障6.电源电压太低,故 障 原 因,故 障 排 除 方 法,1.检查线路,排除缺相问题2.清除杂物,最好在泵周围设置滤栅(但不可在泵入口装滤网)3.用欧姆表检查后修复4.进行修理,更换绕组或定子5.检查控制柜,修理或调换电器零件6.对症解决电源电压的问题,,3.定子烧坏,1.在没有保护控制电器的情况下:缺相运行或缺相状态下启动;叶轮卡死或脱落;介质浓度过大;冷却系统淤塞2.密封损坏电机进水3.紧固件松动造成电机进水4.电机长时间露出水面运行,故 障 原 因,故 障 排 除 方 法,修理好电机后,使用前必须: 1.配置保护控制电器并:查清线路,清除缺相故障;清除脏物,拧紧叶轮紧固螺钉及不锈钢弹簧垫圈;用水稀释介质;冲洗、疏通冷却系统 2.更换机械密封或“O”形密封圈 3.拧紧各部紧固件 4.保证最低液位不低于安装尺寸图的规定,,4.电流过大,1.抽送液体的密度或粘度较高2.所选泵的扬程大大超出实际需要,或使用条件改变、装置扬程大幅度降低,使得泵超过推荐流量运行3.轴承损坏5.叶轮和泵体之间(如口环处)夹有杂物6.电源电压过低,故 障 原 因,故 障 排 除 方 法,1.改变抽送液体的密度或粘度关小出口阀,减小流量,或车小叶轮,或更换较低扬程的泵2.更换轴承3.清除杂物5.对症解决电源电压的问题,,5.振动、噪声大,故 障 原 因,故 障 排 除 方 法,1. 关小出口阀,减小流量,或车小叶轮,或更换较低扬程的泵2.调整浮球开关位置,使最低液位符合安装尺寸图的要求,1.所选泵的扬程大大超出实际需要,或使用条件改变、装置扬程大幅度降低,使得泵超过推荐流量运行2.液位太低,致使泵吸入空气,,5.振动、噪声大,故 障 原 因,故 障 排 除 方 法,3.查出管路设置的具体问题对症解决4.检查吸入管路的垫片、管件、阀,对症解决吸入管路漏气问题5.给轴承加油脂或更换轴承6.排除杂物,3.管路设置不当,如紧贴泵出口装阀并关小阀门、紧贴泵出口装弯管、紧贴泵出口的吐出管路的管径突然缩小、干式安装的泵的吸入管路管径小于吸入弯管入口口径4.干式安装的泵吸入管路漏气5.轴承缺油脂或损坏6.叶轮和泵体之间卡上了杂物(伴随有电流增大),,十、质量控制点,机加工时零件及关键尺寸控制点所有图纸中带公差尺寸、各种形位公差、光洁度等均为关键尺寸,加工出来的零件必须达到图纸要求装配时零件及关键尺寸控制点装配过程必须按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凡遇到安装有困难时,首先应测量零件尺寸,1、机加工时质量控制点,1、机加工时质量控制点,1、机加工时质量控制点,2、装配时质量控制点,2、装配时质量控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