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陈军.ppt
13页2.1 大气层大气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3、 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和探究对流的形成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2、初步学习通过图象的审读,能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一种换位读图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大气层的各点重要性知识点的建构及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的理解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大气层模拟实验的相关器具 2.2 气温气温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气温;2、知道测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并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知道温度计在百叶箱中测量的好处 3、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讨论、分析生活现象到能感悟到天气和气候、气温的关系 2、在实验观测过程中对数据能分析、整理和比较,发现科学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关注生活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天气的要素、观测气温、测量气温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测量气温的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温度计 2.3 大气的压强(大气的压强(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学会解释日常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 2、知道大气压测量的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以及大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感受大气压存在的事例,初步建立起通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来探究大气压的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大气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树立探究身边事物的精神,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的存在来分析身边常见的现象;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以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大气压的存在来分析身边常见的现象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覆杯实验仪器、瓶中取袋仪器、吸盘、气压计 2.3 大气的压强(大气的压强(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产和生产器具 2、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3、了解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气压过低和气压过高都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反应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大气压的器具的学习,培养学生原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对气压对人体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问题分析的全面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大气压的应用和作用,明确科学学习的有用性和重要性,树立科学就在身边的思想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2.3 大气的压强(大气的压强(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并利用其来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说出气体和液体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并解释相关现象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的事物与科学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气体和液体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气体和液体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酒精灯,烧瓶、注射器、细长纸条、玻璃管、漏斗和乒乓球 2.4 风和降水(风和降水(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了解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 学会使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2、掌握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大限度的突出对测量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的方向的认知。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风的形成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2.4 风和降水(风和降水(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理解空气湿度及其与气温之间的关系2、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湿度3、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4、理解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5、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 理解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 2、 学会测量降水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湿度,降水量等的测量,养成实践活动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空气湿度的含义、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降水的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干湿球湿度计、烧杯、表面皿、冰块 2.5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2、学会看天气预报3、学会看天气图,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4、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5、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天气预报的收集和解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天气图的解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气预报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大气,关注大气变化的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天气系统;天气图和天气形势;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影响气候的因素2、 了解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 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 4、 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比热的角度解释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2、通过设计实验、列举实例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观察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乐于探究、勤于观察的基本科学素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2.6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疾风的形成机理2、知道世界气候的变化3、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季风示意图,实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和对图形的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世界气候变化的教育,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环境,从而改良气候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季风的形成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季风的形成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候灾害(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候灾害(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和分布2、知道气候变化与动物行为的关系3、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资源的利用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2、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初步建立人地和谐的气候资源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候灾害(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候灾害(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知道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2、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灾害性天气资料分析灾害性天气的成因 2、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寻找避免或减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灾害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和宣传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人类活动与洪水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及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