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doc
4页《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教学背景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部分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使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教学片段二、 探索算法1、出示教学情境图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红和小明)瞧,小红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小红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要求一共有多少张师:很好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生:34 + 16板书:34 + 16)2、探究方法师:34 + 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
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原来的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案例分析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怎样算呢?谁来试试?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10个一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算出来也是50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的过程叫做满十进一这一步如果用竖式怎样表示呢?3、讨论用竖式计算老师示范,学生观察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 要写得小一些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评析:在本阶段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运用讨论式教法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中,我组织了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的过程叫做满十进一这一步如果用竖式怎样表示呢?这一过度使学生在学习笔算的过程中更加注意进位的计算方法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