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的退休制度的优缺点.docx
20页现行的退休制度的优缺点 篇一:论中国现行强行退休制度的弊端 论中国现行强行退休制度的弊端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有人说在这个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经济的竞争主要在于人才的竞争,人才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生老病死是整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即使是最为高端的人才也会面临老化的问题,为此我国及其世界的其他国家都有一套退休制度,以保障人才在老年的生活利益 目前我国实行的退休政策规定法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提前放宽五年期限,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建国初期社会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当今人口日趋老化的世界,这种强行退休的制度,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有人说这有利于解决当今的大学生或是其他待就业的问题,这种说法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说,对一个毕业参加劳动力供给大军的待就业者而言,多一个退休的空缺,企业就多了一个职位空缺,多了一份人才需求,当然也就意味着他们就多了一份希望但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种说法也肯定是很有缺陷的 首先,这是对仍有工作能力的人才的一种浪费。
由于现行的退休制度是基于建国初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平均寿命拟定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水品还是医疗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的,所以人们的平均寿命大有提高,也就是说现在人才虽然生理上到了60岁,但是从他人生的期限来说还处在上升的时期,他的劳动精力、生产力以及创造力是处在上升的时候,这时候他需要的就不是退休以颐养天年,而是可以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如果实行强行退休政策只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浪费了经过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能力型人才,即使他的经验可以传授给下一班人,但是所得到的效用价值肯定会小于原班人的价值 其次,这于企业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一个人在企业的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仅涉及到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努力及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还涉及到企业的投入问题企业引进人才,即是需要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企业还得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力提升训练等培养计划,一个人的经验与能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来当员工的边际效用很大、企业的投入正 在获取丰厚的回报的时候,该员工却必须得要强行退休,这样人才流失,员工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发展也失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再次,强行退休政策可能会间接性的造成一部分人才的失业由于强行退休政策的实行,使一那些退休人才不能达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虽然有退休金以保证其退休以后的生活,这使他们生活无忧,但从退休者自身来讲,他们是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的,所以他们不会选择只是领取退休金,而会选择加入寻找工作的失业大军,但是由于他们相对于其他劳动供给者来说,经验更丰富,工作能力更强,所以雇佣者选择这一班人的机会更大,如果他们实现了再就业,那么社会上原本存在的职位空缺就会减少,就会使一部分继续处于失业者的大军之中 再者,这会加重社会负担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所以退休者的人数会越来越多,会造成养老保险的膨胀,这样对国家特别是企业来说,其负担会越来越重如果这部分退休人员再就业那么他们相当于拿了双倍的工资,但是只创造了一个人的劳动价值,这样就造成了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最后,强行退休政策,是一些原先全日制工作的员工突然全日制的休息,这会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很难接受,甚至会有其他伴随症状的出现 因此,我认为我国的退休制度应该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应该与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进行改革,要综合考虑到我国日趋老龄化的人口趋势,考虑到地区性的因素,除特殊行业以外,适当的延缓退休年限,实行弹性的退休政策。
在尊重工作人员意愿的基础上,对员工进行综合的绩效考评,允许员工在其岗位上继续创造价值并在退休前后做好准备,使退休人员有一个过渡的心理适应期 篇二:我国的退休制度 我国的退休制度 一,退休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汉朝(公元前206年),随后唐太宗进一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修正案也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含退休制度在内的福利型综合性法规 二,退休需要满足的条件 休退条件:老干部离休是以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作为主要条件的,而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制度是以年龄和工作年限为主要条件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大致相同,但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退休条件的规定也略有差异,主要条件如下: 年龄条件: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年龄,男的均为60周岁,女的干部比工人延长了5年 工龄条件:干部和工人无论是按规定正常退休,还是因为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身体状况提前退休,都必须是工作时间满10年才符合退休条件,对干部和工人的工作时间要求有所不同的是,干部是参加工作年限,工人是连续工龄。
身体条件: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工人除由医院证明外,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凡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10年或连续工龄满10年的,均可提前退休 公残条件:因公致残,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工人除由医院证明外,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不受年龄,参加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的限制,都可以提前办理退休 公务条件:工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可以提前退休这个条件主要是对工人做出的规定,但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这些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职称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对于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少数高级专家,征得本人同意,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任免机关的批准后,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最长不超过65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最长不超过70周岁;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退休,继续从事研究或著述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技术骨干的作用,促进教育、卫生、科学事业的发展,在1990年前,对讲师、主治医师、工程师、农艺师、助理研究员以及具有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毕业学历或中等学历的中小学教师,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有较强的事业能力,本人又愿意继续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报请县级以上主管机关的批准,可将其退休年龄延长1~5岁,延长后的退休年龄,男最多不超过65周岁,女最多不超过60周岁。
三,国家的一些政策和养老待遇 政治待遇:依照规定阅读文件,听报告有关部门授予《退休证》 生活待遇:(1)每月按规定的标准发给退休费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不符合离休条件的,发给本人标准工资的80%1949年9月30日后参加工作的,工作年限货连续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的,发给本人标准工资的70%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发给本人标准工资的60%退休费低于50元的,按50元发给 因公致残的退休人员,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90%发给,还可斟酌按当地职工平均工作的50%、40%、30%发给护理费因公致残、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的80%发给退休费低于50元得,按50元发给 因公致残的退休人员,饮食起居需要人辅助的,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90%发给,还可酌情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护理费;因公致残、饮食起居不需要人辅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80%发给,退休费低于60元的,按60元发给 (2)有特殊贡献者可按规定提高退休费,获得全国劳动英雄、劳动模范、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称号,以及其他对国家有特殊贡献、在退休时仍然保持其荣誉的,退休费可酌情提高5%~15%,但提高后的退休费,不得高于本人的基本工资。
对长期在西藏工作的,退休后给予特殊的优待政策,凡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积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费标准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获得全国性劳动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15%;获得自治区劳动英雄、模范和部队军级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的、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认为对西藏革命和建设特殊贡献的,退休费标准可提高5%~10%提高后的退休费总额不得超过本人的原标准工资 (3)异地安置的可按规定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一般由原工作单位发给150元,由大中城市到农村安家的,发给300元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前往居住地途中所需要的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都按照现行的行政经费开支规定给予报销 (4)住房困难的分别不同情况由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就地安置的,由原单位负责解决回中小城镇安置的,其住房由接受安置地区负责解决回农村安置的,住房的确有困难的,可以由原单位给予适当补助 (5)退休人员可按规定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6)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一样,按居住地的标准发给冬季宿舍取暖费 (7)退休人员去世的,其丧事处理、丧葬补助费和供养 直系亲属抚恤费,均有本单位去世在职干部和职工相同。
四,我国现行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法定退休年龄偏低 我国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提前放宽五年期限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定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建国初社会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 已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寿命已提高到1990年的70岁,在世界各国中属于 中等偏上水平,比一般发达 国家低6一8岁,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高8一10岁我们知道,人均 寿命的长短 是影响退休年龄高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考虑到 我国未来面临的十分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其表现形式也较其它许多国家不同,并具有不可忽略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这一基本国情 的认识,我们有充分理 由认为我 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偏低,较低的退休年龄与继续 延长的人均 寿命必然会 加剧国家对养老保险费用的负担程度如果适 当延长退休年龄,通过缩短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期限而相应减轻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负担 二、日趋普遍化的提前退休及其经济影响 我国现行退休政策除对特殊工种特殊原因规定有提前退休条款,如对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人,累计工龄在8一10年的可以允许提前五年退休,不降低其应有退休待遇。
对一般劳动者并未明文规定允许提前退休或许以降低养老保险金为条件的提前退休尽管如此,因各种理 由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提前退休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并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产生重大影响有关资料显示,1989年离退休职工总数万816人,占当年职工总数的%,退休金开支亿元,全国1992年离退休职工总人数2597万,占当年职工总数的%,退休费开支695亿元近年来退休人员和退休费用的迅猛增长,尽管主要是由于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而退休,但不能否认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提前退休,是退休人员剧增的重要因素 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问题,就其退休行为和提前退休的动机方面 同其它国家的提前退休有类似之处收入状况、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健康因素亦不可忽略,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则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它国家 其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给付结构诱使老年劳动者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