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十周年校史编写方案.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0641640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七十周年校史编写方案一、指导思想本史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以学校在各个时期贯彻教育方针为主线,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力求实事求是地记述本校的历史和现状,以起到存史、资治、教育的作用二、撰写思路1.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校史》 ,在五十周年、六十周年校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本史编写上自 1941 年(民国三十年)建校起,下迄 2011 年 8 月止2.史料源于学校残存档案、县档案馆的有关资料,校友回忆,加上采访有关知情人士的记录材料等,唯因篇幅有限,未及一一注明史料出处3.本史体裁,包括志、记、传、图、表、录等;结构方式采取以章、节、目、子目、小子目,依次统摄;内容编排据横分竖写,以类记事,分别叙及设立、演变、设备、组织、人事、思想、教学、体艺、后勤等情况,以类记事,坚持详今略古、详近略远4.本史对生人不立传,只作简介,重要事迹以事系人,在有关章节作相应记述入传人物,校领导按任职时间排列,其余按生年排列5.借助图表,化繁为简,一目了解,分散于叙事之间;统一用语体文记叙,力求简明朴实。

      6.公元纪年,凡年、月、日,一律以阿拉伯数字记述;某些特定时期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间全称,以后一律用简称;需说明、注释的内容用括号随文注明,不另设注释栏7.因学校“文化大革命”前全部档案资料无一幸存,多方收集仍十分残缺,本史未收纳历届毕业生名单,敬请谅解三、成立泸县二中 70 周年校史编辑委员会编 委 会 主 任 :刘中伦(校长、党委书记)编委会副主任:王 东、王进勋、张连奇、刘大勤、尹朝勇编 委 会 委 员 :全休中层干部及执行编委等执 行 主 编 :王 东主 笔:傅禄铨执 行 编 委 :黄建波、李良怀、陈如君、凡建军、许有恒、林德兴、熊登奎、傅启毅2校 对:李良怀、林德兴、熊登奎资料收集整理:傅禄铨、黄建波、刘大连、郭德秀、黄 森、舒安举、段空成等封 面 设 计 :胡勇樵四、工作流程设想1.由主笔 2011 年 3 月底前行成初稿2.4—5 月由执行编委逐章逐节论证、修订、补充完善等,同时征求听取相关老领导、老同志、校友等的意见3.6 月做好相对工作4.7 月中旬交付印刷厂家排版5.8 月上旬完善印刷胶片的终审校对6.9 月 20 日前出书。

      7.本着尽力抓紧的精神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避免 60 周年校史校对疏漏印刷匆忙而造成文字错误的现象8.印刷厂家的选择、印数及版式由领导研究决定五、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建议1.请黄建波安排史实查证及走访关键人员1)五十、六十周年校史存在部分史实不确切遗憾,需要查证相关档案资料如且人民政府接办衣锦中学、几次更名、校址搬迁,1958 年升格为高完中、1961 年成为宜宾地区重点中学等均为回忆记录;孙成忠、张谊元、王正保、赵威和王积德、王中和、曾顺金、赖蕴博、马友贵、上官文、王晴皋等校级干部和中层主任的任免情况2)需要走访部分人员:如孙成忠的儿子、家属,老县委书记陶俊儒还有二中大练钢铁的照片等2.请黄森参与教育科研并提供资料;请舒安举提供教师继续、教学技能等获奖材料;请李燕、李志远提供国际部、信息技术中心相关资料;请王定英提供校舍校产资料3.请黄建波协助完成在岗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名册(含基本情况) 4.请郭德秀、刘春兰查证提供:①曾在工中工作过的教职工名单;②历年教研组长人员名单;③年级管理组名单5.已告知周丛焱、李德湘分别提供城北初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情况简介6.请刘中伦校长作《序》 。

      六、校史(1941—2011)目录3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校史(1941—2011)扉页:1.办学思想,校风,校训,学校精神,办学理念2.泸县二中赋3.校歌、校徽、校旗4.校史编委会5.序6.凡列7.概述8.图片资料目 录第一章 创建及演变发展第一节 校史、校址的变迁第二节 索源(1941—1950)一、兴办二、受挫三、复校第三节 国民经济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51—1956)一、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学校二、迁校福集镇镇子上三、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四、突出政治、劳动教育第四节 学校初步发展及“左”倾错误干扰时期(1957—1965)一、学校升为高完中二、教育革命三、整风反右四、 “交心”与“拔白旗” ,教师下放劳动锻炼五、反“右倾”六、 “四清”运动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1976)一、过程概况二、校产遭受巨大损失三、 “以学生为主”与开门办学4四、干部老师惨遭迫害第六节 教学秩序的建立与蓄势发展(1977—1990)一、拨乱反正二、教学中心重点转移三、治理“脏乱差”四、重大变革举措第七节 创省重点州名校地位的确立(1991—1996)一、高考首次位居泸州大市第一二、争创省重点中学的简要历程三、省重点中学命名大会第八节 创国重知名度的巩固与提高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求发展二、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一)创建领导组名单(二)总结提炼“ 三成两 创” 办学思想(三)精心的迎检资料准备(四)创建历程(五)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六)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授牌三、四川省农村高中教育发展现场会的重点参观学校四、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张学忠两次视察泸县二中(一)省委书记张学忠第一次视察泸县二中(二)省委书记张学忠第二次视察泸县二中(三)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对泸县二中的点评第九节 创先争优助推科学发展一、省级以上创牌荣誉录二、市级创牌主要荣誉录第十节 今日的泸县二中一、新的思路二、 “一体两翼”的优质教育集团(一)主体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泸县二中(二)泸县城北初级中学(三)民办“ 泸县二中外国 语实验学校”5第二章 党群组织第一节 共产党组织一、概述二、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三、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四、党组织在学校的主要工作和成就(一)端正办学思想,引领科学发展(二)突出文明单位创建,维护稳定和谐平安1.文明单位创建工程2.综治平安创模工程3.毒品预防教育工程4.普法依法治校工程(三)对中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五、党组织变化发展情况简表第二节 民主党派组织一、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二、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三、中国致公党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一、概述二、主要工作和成绩(一)配合中心组织开展活动(二)共青团的建设(三)成绩评价,辐射示范(四)历任团干,团委书记、副 书记第四节 工会组织一、概述二、主要工作和成绩(一)配合学校“ 名师工程 ”,促 进教师队伍建设(二)教代会制,深化民主管理(三)校务公开,深化民主监督1.突出“外部七公开”、 “内部八公开”2.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各不相同63.校务公开获得荣誉(四)从学校实际出发,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五)做好教工的知心人,关注关心教职工生活(六)计划生育、老龄工作1.计划生育2.老龄工作(七)严格财经纪律,收好、 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八)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九)历届工会委员名单第五节 其他组织一、少先队二、学生会三、教育学会四、童子军·民兵第三章 学校管理第一节 办学管理体制一、学校体制变化二、学校领导体制三、学校管理运行模式四、学校现行管理系统第二节 校级干部任职变化第三节 竞聘校长一、首次公开竞聘校长公布大会二、班子届满述职与推荐校级干部第四节 校级干部任职情况一览表第五节 中层机构一、中层机构设置二、中层干部任职情况第六节 依法治校一、建立“一个”办学章程二、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两个”机制三、强化“三个”保障四、深化“三全”管理五、构建“整合互动”管理模式7第四章 教师队伍第一节 教师一、聘用制度(一)任职资格(二)教师的任职二、人事制度改革(一)《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二)《教职工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实施细则》(三)《岗位设置方案》(四)《绩效工资实施细则》三、岗位设置改革四、教师队伍建设(一)认识与实践(二)教师继续教育(三)实施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五、教师的待遇(一)教师的工资(二)教师的生活福利(三)教师的社会地位六、教师名录(一)特级教师名单(二)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三)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泸县二中教育集团各级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五)2010—2011 学年在编人员名单第二节 学生一、招生制度(一)招生时间(二)招生办法1.招生计划2.招生组织3.招生考试二、学校内的各类考试三、毕业会考8四、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五、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名单(一)升入清华大学(二)升入北京大学六、1990 年以来的高考数据七、学生情况统计表八、市、县见义勇为先进学生简介第五章 德育工作第一节 训育工作一、学校训育总则二、训育的组织实施第二节 德育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德育目标第三节 德育内容一、建国后至“文革”前的德育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德育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德育第四节 德育途径一、教书育人,寓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一)思想政治课(二)德育课(三)学科渗透(四)心理健康教育(五)校本德育教材二、服务育人,寓教育于教辅工作之中三、管理育人,寓教育于学校管理之中(一)强化养成教育(二)抓阵地建设四、寓教于乐,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一)“5678”德育系列活动(二)节日纪念常规活动(三)整合德育资源五、以生为本,寓教育于扶助关爱之中9第五节 德育管理,队伍建设一、组织机构二、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的选聘(二)职责与任务(三)待遇与权利(四)培养与培训(五)做好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四、班集体、班主任工作考核考评五、 “全封闭”式管理(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二)规范请假手续(三)相关处室(委)密切配合做好周末管理(四)规范食宿管理(五)做好放假工作六、德育先进评选表彰第六节 德育理念一、德育强校理念二、 “双中心”理念三、以人为本理念四、思想最关键的理念第七节 德育模式第八节 德育成效一、德育创建获奖二、德育宣传竞赛获奖三、好人好事四、德育科研示范五、助人为乐,爱心传承(一)常规捐款(二)专项捐款(三)为重危病学生捐款第六章 教学工作第一节 学制、课程与教材10一、学制的演变二、课程与教材的发展变化第二节 教学与改革一、教学概况二、教学方法的稳步改进(一)“文革”前十七年的回 顾(二)改革开放以后的转变1.抓纲务本,突出“ 双基”2.分层教学改革探索3.研究性学习的开展4.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第三节 教学管理一、教学管理机构二、突出教学常规管理(一)教学人员基本工作要求(二)抓好教师教学常规管理三、加强教学管理的举措第四节 实验教学第五节 信息技术教育一、发展历程二、成果概览第五节 心理健康教育一、配备了两名专职心理教师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三、举办专题心理讲座四、开展心理咨询五、组织教师参加心理教育培训六、请专家来校指导工作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八、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第七节 教研组工作一、教研组的发展概况二、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情况三、考核评价11第八节 图书资料第九节 国际教育交流一、聘用外籍教师二、英语夏令营体验之旅活动三、出国留学预备班(留美班)四、教育走出国门第七章 教育科研工作第一节 组织管理一、工作机构二、主要职能三、制度建设第二节 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与实践一、1990 年以前的教研工作二、创省重点期间的教育科研工作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时期的教育科研工作(一)指导思想(二)课题研究(三)教育科研特点四、创建《教科苑地》第三节 教育科研成果第四节 科技创新教育一、创建“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二、科学技术节三、科技创新成果第五节 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第八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