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课堂PPT.ppt
66页第四章第四章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概述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概述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1 是指列入干部编制、享受干是指列入干部编制、享受干部待遇,从事各种公务管理工部待遇,从事各种公务管理工作的公职人员作的公职人员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一、干部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一)干部管理制度(一)干部管理制度1 1、国家干部含义、国家干部含义22 2、国家干部的主要类型、国家干部的主要类型((1 1)国家机关干部)国家机关干部((2 2)党的工作干部)党的工作干部((3 3)军队干部)军队干部((4 4)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干部)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干部((5 5)专业技术干部)专业技术干部((6 6)企事业行政干部)企事业行政干部3(二)建国后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二)建国后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1 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491949年至年至19651965年)年)((1 1)总结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结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累的有关党政军干部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积累的有关党政军干部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2 2)制定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和政策,并)制定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和政策,并逐步形成由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人事部门具逐步形成由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人事部门具体协助执行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
体协助执行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4如如1949年年11月成立的政务院人事局,月成立的政务院人事局,直属政务院领导,主要负责办理政直属政务院领导,主要负责办理政务院直属政府工作人员的审核、务院直属政府工作人员的审核、调配、工资、福利、培训等好事项调配、工资、福利、培训等好事项1950年年11月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月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负责综合管理全国政府机关的人事工作负责综合管理全国政府机关的人事工作还制定了还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中央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工作人员办法》》等法规、制度等法规、制度5((3 3)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决定逐步建立中央及各级党中央决定逐步建立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确立党委的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确立各自管理的范围是下两级机构中各自管理的范围是下两级机构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619541954年年9 9月,根据月,根据《《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撤销中央人事部,成立国务院人事局,撤销中央人事部,成立国务院人事局,属国务院领导属国务院领导7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66年至年至1976年)年)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77-1992年)年)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干部人事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81979年,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年,中央组织部发布了《《关于实行干部考核的意见关于实行干部考核的意见》》1980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发了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规定》》19821982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建立关于建立老干部离休制度的决定老干部离休制度的决定》》,同年劳动,同年劳动人事部颁布了人事部颁布了《《吸收录用干部的若干吸收录用干部的若干规定规定》》91986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10(三)我国原有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三)我国原有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1、管理对象庞杂,、管理对象庞杂,“国家干部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严重阻碍、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严重阻碍了人才成长了人才成长113、管理权限过分集中,责权分离,、管理权限过分集中,责权分离,管人和管事脱节管人和管事脱节4、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主观随意性大制,主观随意性大12(四)我国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成就(四)我国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成就1、确立并贯彻干部队伍、确立并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的方针针2、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3 3、下放干部管理权限、下放干部管理权限134、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原则选拔干部录用原则选拔干部5 5、在干部任用方式上,打破单一的、在干部任用方式上,打破单一的委任制,试行了考任、选任、聘任等方式委任制,试行了考任、选任、聘任等方式6、在管理方式上,破除了人事工作中的、在管理方式上,破除了人事工作中的暗箱操作,通过民意测评、民主评议来暗箱操作,通过民意测评、民主评议来选拔、任用和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干部147、领导干部调动和交流制度、领导干部调动和交流制度;8 8、后备干部贮备制度、后备干部贮备制度15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酝酿阶段(、酝酿阶段(1984年年—1987年年10月月)开始了开始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草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并使国家机关的一切工作的起草工作,并使国家机关的一切工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
在法制轨道上运行162、决策阶段(、决策阶段(1987年年10月月—1988年年4月)月)中央组织部牵头,组织了干部人事制度中央组织部牵头,组织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小组,将改革专题小组,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草案)人员条例(草案)》》更名为更名为《《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暂行条例》》1987年党的十三大决定在国家年党的十三大决定在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73、制定阶段(、制定阶段(1988年年5月至月至1993年年8月)月) 19891989年开始在国家审计署等部门试行年开始在国家审计署等部门试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19921992年党的十四大,再次提出年党的十四大,再次提出“尽快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1993年年4 4月月2424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委会议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委会议通过了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31993年年1010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184、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推行1、、1993年年10月月1日起,争取用日起,争取用3年或更多一点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2 2、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同机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同机构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进行的,并推行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进行的,并推行“三定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进行职位分类(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进行职位分类193、截至、截至1997年年8月,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月,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国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指导下,从中央到省、的指导下,从中央到省、地(市)、县、乡五级政府机关稳步展开地(市)、县、乡五级政府机关稳步展开4、、2005年年4月月28日,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法》》被通过,被通过,2006年年1月月1日正式生效。
日正式生效20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有利于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2 2、有利于加强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加强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3、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21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一、公务员的范围 1、、公公务务员员的的含含义义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一)公务员与国家公务员制度(一)公务员与国家公务员制度22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统称或总称法规、政策的统称或总称2、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23(二)国家公务员的范围(二)国家公务员的范围1、界定公务员范围的三条标准、界定公务员范围的三条标准((1)依法履行公职)依法履行公职((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纳入国家行政编制((3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242 2、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范围((1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2)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3 3)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5 5)审判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6)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25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一)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比较具有的特点制度的比较具有的特点26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而非政治中立而非政治中立2、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非超越党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非超越党派3、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把政治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而非仅强调个人能力放在首位,而非仅强调个人能力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非特殊利益集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非特殊利益集团5、坚持统一管理,强调公务员是一个整体,、坚持统一管理,强调公务员是一个整体,没有没有“政务官政务官”与与“事务官事务官”的划分。
的划分27(二)同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二)同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特征比,具有以下鲜明特征1、初步实现了分类管理、初步实现了分类管理2、注重对个人权益的保障、注重对个人权益的保障3、公开考试录用、公开考试录用284、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5、实行辞职辞退、实行辞职辞退6、在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等、在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等方面都用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破除方面都用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破除了人治管理,实现了人事法治了人治管理,实现了人事法治29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的成就三、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的成就1、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公务员、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公务员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2、内在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使公务员管理、内在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使公务员管理步入科学化轨道步入科学化轨道3、具有公仆意识、高素质、专业化的、具有公仆意识、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初步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初步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高30四、职位分类四、职位分类 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
进行职位设置一)职位分类的涵义(一)职位分类的涵义31(二)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二)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1、综合管理类、综合管理类2、专业技术类、专业技术类3、行政执法类、行政执法类32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1、领导职务层次分为、领导职务层次分为(三)我国公务员职务类别(三)我国公务员职务类别332、非领导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层次巡视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科员、办事员34六、义务与权利六、义务与权利(一)义务(一)义务 1 1、公务员的义务的内涵、公务员的义务的内涵 是指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是指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国家公务员必须做出和身份,对国家公务员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限制和约束。
限制和约束 352、我国公务员的义务的内容、我国公务员的义务的内容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接受人民监督 36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3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38(二)我国公务员的权利(二)我国公务员的权利1、公务员的权利的内涵、公务员的权利的内涵 392 2、公务员的权力的内容、公务员的权力的内容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0参加培训参加培训 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提出申诉和控告提出申诉和控告 申请辞职申请辞职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413、义务与权利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在于、义务与权利统一的最佳结合点在于 国家公务员能够拥有依法行使履行国家公务员能够拥有依法行使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利职责所应有的权利(包括权力包括权力),,而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而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 。
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决不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决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能够充分享有应有的权利,而不受能够充分享有应有的权利,而不受到打击、报复到打击、报复 42七、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七、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一)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分类(一)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分类 1、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中设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中设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国务院人事部和各部委、直属机构、国务院人事部和各部委、直属机构、办公机构等内设的人事局办公机构等内设的人事局 432、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中、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中设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设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441、综合管理机构、综合管理机构 的内涵的内涵(二)综合管理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二)综合管理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职能职能 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所设立的,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所设立的,具有多种管理功能,管理职权涉及面不限具有多种管理功能,管理职权涉及面不限于本级部门,管理对象主要是事务而非公于本级部门,管理对象主要是事务而非公务员个人,管理权限具有宏观性、间接性务员个人,管理权限具有宏观性、间接性特征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特征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452、综合管理机构、综合管理机构 的职能的职能制定公务员管理规范制定公务员管理规范 对同级政府各部门的人事机构和对同级政府各部门的人事机构和下级人事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下级人事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对某些管理事务进行跨部门跨对某些管理事务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组织协调地区的组织协调 46根据管理权限的划分,综合根据管理权限的划分,综合管理机构行使审核、审批权管理机构行使审核、审批权 对公务员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对公务员管理工作实施监督部门执行机构主要执行管理部门执行机构主要执行管理 473、部门管理机构、部门管理机构 的职能的职能48 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国家公务员的管理 第第三三节节一、录用一、录用与与任免任免(一)录用(一)录用 49(一)录用(一)录用 1、录用的内涵、录用的内涵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考试考核方法选拔通过考试考核方法选拔国家行政机关主任科员国家行政机关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公务员 的制度的制度502、报考国家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报考国家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资格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51((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服务的精神 (4)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报考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报考市市(地地)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的文化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的文化程度由省级录用机关规定程度由省级录用机关规定 52(5)身体健康,年龄为身体健康,年龄为35岁以下岁以下 (6)具有录用主管机关批准的具有录用主管机关批准的其他条件其他条件 533、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应遵循的原则、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应遵循的原则544、公务员的录用的程序、公务员的录用的程序(1)发布招考公告发布招考公告 (2)资格审查资格审查 (3)(3)公开考试公开考试 55(4)(4)综合考核综合考核 (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公示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公示 (6)(6)发出录用通知发出录用通知 (7)试用后正式录用试用后正式录用56( (二二) )任免任免 1、任用的形式、任用的形式 57转任职位的转任职位的晋升或降低职务的晋升或降低职务的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1年年以上以上调出国家政府机关调出国家政府机关退休退休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2、免职、免职58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被辞退被辞退因机构变动而变动职位因机构变动而变动职位 死亡死亡 2、免职、免职59(一(一)交流交流 1 1、交流、交流 二、交流与回避二、交流与回避 602、交流对象的类型、交流对象的类型 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担任行政执法、经济监督等特殊职能担任行政执法、经济监督等特殊职能的公务员的公务员 是以中青年公务员为主体是以中青年公务员为主体 613、交流的形式、交流的形式62(三三)回避回避1、回避的内涵、回避的内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防止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防止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亲属谋私利、徇私情而对利用职权为亲属谋私利、徇私情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采取的某些限制。
其任职和执行公务采取的某些限制632、回避的范围、回避的范围 夫妻关系 真系血亲关系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 近姻亲关系 643、回避的分类、回避的分类 职务回避职务回避 公务回避公务回避 地区回避地区回避 651、试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有、试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有什么区别?什么区别?2、试分析我国公务员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试分析我国公务员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3、简述我国公务员职务类别有哪些?、简述我国公务员职务类别有哪些?4、简述我国公务员回避的范围和分类有哪些?、简述我国公务员回避的范围和分类有哪些?思考题思考题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