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种植技术课件.ppt
66页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技术推广员:张伟丽技术推广员:张伟丽:: 一一.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花生的品种类型 1.栽培花生的植物学归属 一个染色体基数为一个染色体基数为10的异源四倍体种的异源四倍体种花生属于豆科(花生属于豆科(Leguminosea Li giu:miwsi),),蝶形花亚科(蝶形花亚科(Papilionodeae),),合萌族(合萌族(Aeschynumeneae),),柱花草亚族(柱花草亚族(Stylosanthinae),),花生属花生属(Arochis.) 所有花生属植物的共同特征是地上开花、所有花生属植物的共同特征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花为黄色蝶形花,一体雄蕊,地下结果、花为黄色蝶形花,一体雄蕊,花萼下部伸长成花萼管花萼下部伸长成花萼管 1 1、时间:、时间:花生种子萌发要求的最低温度为1215,已萌发的种子在01条件下624个小时就会有大部分种子受冻,所以播种要在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时才可进行在允许的条件下适期早播可使花生生长期相对延长,开花早、侧枝多、根系发达,为高产创造条件露地栽培花生适宜播期是4月255月10日。
地膜花生可适当提前 2 2、播种量:、播种量:一般小粒带皮的种子每亩25斤左右;大粒带皮种子每亩35斤左右 ( (二二) )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3、播种方法;、播种方法; 花生一般采用等距点播的方法,可人工扎眼点播也可刨埯点播,每埯两粒种子,覆土35厘米,严重干旱时应坐水种4、密度、密度 :大粒花生在肥地种植每亩保苗应在8000株左右,60厘米宽的垅穴距4寸;小粒花生肥地种植每亩保苗1.11.5万株,60厘米宽的垅穴距23寸 (三三) )根据花生植株的株型指数和主茎根据花生植株的株型指数和主茎与侧枝所成的角度分为与侧枝所成的角度分为3 3种株型:种株型:蔓生型:蔓生型:株型指数为2或2,侧枝几乎近地生长,与主茎约是90角,仅前端直立向上生长,其长度不及葡萄部分的1/2,如龙生型品种半蔓型半蔓型:株型指数约为1.5左右,第一对侧枝近基部与主茎约成60,侧枝中上部向上直立生长,直立部分大于葡萄的部分,如普通型品种直立型:直立型:株型指数为1.11.2,第一对侧枝与主茎形成的角度45如珍珠型、中间型等直立型和半蔓型一般含称丛生型 蔓生型花生蔓生型花生半蔓型花生半蔓型花生直立型花生直立型花生( (四四) )栽培花生的亚种和类型栽培花生的亚种和类型 1.花生栽培种分类系统及其对应关系花生栽培种分类系统及其对应关系A.Krapovickas(克拉波维卡兹)分类系统美国植物学类型孙大容分类系统Subsp.hypogaea L.密枝亚种(交替开花亚种)Var.hypogaea密枝变种Virginia type 弗吉尼亚型普通型Var.hirsuta Kohle多毛变种Peruvian type 秘鲁型龙生型subsp. fastigiata Waldron疏枝亚种(连续开花亚种)Var.fastigiata疏枝变种Valencia type 瓦棱西亚型多粒型Var.vulgaris Harz.普通变种Spanish type 西班牙型珍珠豆型2、荚果、荚果 形态荚果的形态、大小荚果的形态、大小:荚果的形状因品种而异,大体上有以七种:普通形普通形:具两室,果腰浅,果嘴不明显或不甚明显。
果腰极浅,果嘴不明显茧形茧形;果嘴明显,后室与前室形成一拐角斧头形斧头形葫葫芦芦形形:具两室,果腰深其中有一类,果腰深, 果形稍细长,称蜂腰形蜂腰形曲曲棍棍形形:荚果在三室以上,各室间有束腰,果壳背部形成几个龙骨突起,先端一室稍向内弯曲,似拐棍,果嘴突出串珠形串珠形:荚果多在三定以上,名室间束腰极浅,排列像串珠花花生生荚荚果果的的不不同同形形状状(五)花生生育的时期及其特点(五)花生生育的时期及其特点 1、种子萌发出苗期、种子萌发出苗期 :从播种到从播种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的幼苗出土并展开第一片真叶,片真叶,为种子萌发出苗期种子萌发出苗期 特点特点:子叶半出土:子叶半出土 清棵蹲苗 :这是花生最具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当花生出齐苗后,用手将幼苗根际的浮土扒出,使两片子叶外露花生的主要结果部位是第一对侧枝和第二对侧枝的茎部,特别是第一对侧枝对产量的影响量大,清棵的目的主要是使第一对侧枝早点露出地面,从而生长健壮,提高产量根据调查清棵的花生比不清棵的花生增产15%左右 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水分: 花生播种需要的适墒是相对含水量为6080% 温度: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7 氧气:萌芽出苗期间,呼吸旺盛,需氧较多 2、苗期、苗期 从出苗到从出苗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苗期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苗期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
有效花芽大量分化有效花芽大量分化 根系和根瘤形成根系和根瘤形成 营养生长为主,氮代谢旺盛营养生长为主,氮代谢旺盛 3、开花下针期、开花下针期 从始花到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开花下针期,简称花针期简称花针期特点:特点:营营养养器器官官的的生生长长仍仍处处于于指指数数增增长长期期,还还未未达达到到植植株株干物质积累的最盛期干物质积累的最盛期叶片数迅速增加,叶面积迅速增长叶片数迅速增加,叶面积迅速增长根根系系在在继继续续伸伸长长,同同时时主主侧侧根根上上大大量量有有效效根根瘤瘤形形成成,固氮能力不断增强固氮能力不断增强开开花花数数通通常常可可占占总总花花量量的的5060,形形成成的的果果针针数可达总数的数可达总数的30504、结荚期、结荚期 从幼果出现到50植株出现饱果为结荚期特点特点花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盛期叶面积系数、群体光合强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花生荚果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决定荚荚果果数数量量的时期5、饱果成熟期饱果成熟期 特点特点 营养生长逐渐衰退,生殖生长为主根系吸收下降,固氮逐渐停止叶片逐渐变黄衰老脱落,叶面积迅速减少果针数、总果数基本上不再增加,饱果数和果重则大量增加。
二、花生常见病害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根茎腐病、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白绢病、病毒病等 (一)、病害发生的原因1、土传病虫害的积累2、植物自毒作用,即所谓“重茬障碍”3、土壤理化性状恶劣化,次生盐渍化严重,使根系渗透压增加后造成根系缺氧,促使根系生理死亡、坏死、腐烂病虫危害造成的主要症状有:落叶、落花、植株枯萎、黄萎、死棵、大幅度减产二)、综合防治办法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如:海花1号、丰花3号、中花3号、中花4号等2、拌种:拌有益+卫福拌种3、土壤处理,消除土壤中病虫源:亩用20%亮剑乳油30毫升+乙酸酮300克兑水20-30公斤,对地面均匀喷雾4、一次性铺足底肥:OKL4%强力阿维菌素型有机肥200-250Kg,土杂肥1000Kg,复合肥(缓控释型)40Kg,硒钙活力素(钙型有机肥)50Kg花生需肥规律:N :P :K=5:1:2.5)5、适期播种:一般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覆膜可比露地提早15-18天6、高产栽培种植密度一般为行距25-26cm,株距20-23cm,每亩7000-8000穴,每穴2粒种子,每亩14000-16000苗7、提倡覆膜栽培,目前以选用厚度0.004毫米,幅度2米的超微地膜效果最佳。
8、使用除草剂是覆膜花生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用48%“拉索”每亩150g兑水60Kg,于播种后喷地面,除草效果95%以上9、加强田间管理(1)及时破膜露苗,防止高温烧苗2)始花后40-50天叶面喷施1000PPM的B9水溶液控制徒长或okl花生专用“控旺剂”3)全生育期间需浇四水,早熟品种300公斤一下产量的可浇空水;500公斤以上产量不浇空水:攻花水在花生团棵后,每亩随水冲施雨丰奇效钾250毫升,提苗、壮根;开花水在花生盛花期,每亩追施增万金15公斤;扎针水在大量果针入土时,每亩追施植物黄金15公斤;壮果水在大量果针入土后至收获前20-30天,每亩追施植物黄金30公斤4)为防止病虫害,增加叶面营养,7-10天叶面喷洒一次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配方一:欧开乐15ml+阿维菌素5ml +增万金30ml,兑水15Kg配方二:金三甲10ml+亮剑15ml+康纳1g ,兑水15Kg配方三:生防免疫剂25ml+增万金30ml+阿维菌素5ml ,兑水15Kg以上三个配方可分别连续喷施三遍,也可交替出现,间隔7-10天,就可有效的防治落叶落花及茎基腐、萎蔫等病害及虫害造成的死棵1、花生颈腐病症状症状花生自出苗至收获 均可发病,以开花前和结荚后发病最盛。
病菌常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受病子叶变黑褐色干腐状,病菌沿子叶扩展到根茎,产生黄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并绕茎基部一周,使病部呈黄褐色腐烂,地上部萎蔫枯死干燥时,病部呈褐色、干腐状,中空,表面凹陷,病部常密生许多小黑粒体,即分生孢子器病部皮层易脱落,纤维外露苗期发病45天即死亡,成株期发病期多在茎基部第一侧枝处,病枝呈干腐状,病叶焦枯,半月左右全株枯死花生根腐病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2、花生叶斑病A黑斑病黑斑病B褐斑病褐斑病C混合叶斑病D网斑病网斑病花生叶斑病的危害:花生叶斑病是危害花生的常发性病害,它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通过风和雨传播,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滴,侵入到叶子内部,繁殖危害,在叶片上形成很多不规则的病斑,破坏绿色组织,影响光合作用,发病重的,叶片脱落花生叶斑病防治时期:花生叶斑病从苗期一直到后期,都花生叶斑病从苗期一直到后期,都会发生,多年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品种会发生,多年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很大,遇到阴雨天气,病之间的差异性很大,遇到阴雨天气,病害会迅速扩展,一般减产害会迅速扩展,一般减产10-20%,严重,严重的落叶田减产更严重,须及早进行防治。
的落叶田减产更严重,须及早进行防治3、花生锈病花生锈病花生锈病花生锈病发病因素:1 、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温差大易发病 5、害虫危害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6、土壤疏松、腐殖质多的田块易发病 7、播种早、管理粗放的发病重 4、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病又名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花生根结线虫病又名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矮黄病、黄秧病等,是一种世界性病、地落病、矮黄病、黄秧病等,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我国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目前在山东、安徽、江我国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目前在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北京、辽宁、吉林、河南、湖南、湖苏、河北、北京、辽宁、吉林、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海南等省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海南等省(市、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山东发病最为普遍。
市、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山东发病最为普遍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结果少而稀一般减产结果少而稀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减,严重的可减产产70%以上,甚至绝收以上,甚至绝收花生根结线虫症状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花生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工作:、加强检疫工作:加强检疫,不从病区调运花生种子,如确需调种时,应剥去果壳,只调果仁,并在调种前将其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在调运其他寄主植物时,也应实施检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