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中游渠首工程混凝土施工.docx
8页浅谈中游渠首工程混凝土施工 【摘要】在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较大,这种体积大的混凝土的浇筑极易出现裂缝,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中游渠首工程东岸主体工程砼41243.75m3,日浇筑最大为1200m3本文对泵送混凝土在中游渠首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测温养护的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关键词】中游渠首;混凝土;问题;认识【Abstract】Themajorworksprojectsandhigh-risebuildingconstruction,usuallyofconcretepouringlargeamountoftime,thislargevolumeofconcretepoured,crackseasily,iftheconstruction,unchecked,mayleadtomanyseriousconsequences.Therefore,inpouringconcreteintheconstructionprocess,wemustseriouslyorganizeconstruction;rationallyarrangetheconstructionprocess,inordertoensurethequalityofconcrete.Middlereachesoftheeastcoastofthemainprojectheadworksprojectconcrete41243.75m3,Japanpouredupto1200m3.Inthearticle,constructionofpumpingconcreteheadworksinthemiddleofthemaintechnicaldifficultiesforabriefexplanationandputforwardconcretemixdesign,temperatureconservationofsomeoftheavailablereferencemethods.【Keywords】Middleheadworks;Concrete;Issues;Awareness工程简介:叶尔羌河中游渠首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阿瓦提乡境内,控制灌溉面积205.3万亩,属II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
设计洪水标准为五十年一遇(P=2%),洪峰流量为3860m3/s;校核洪水标准为二百年一遇(P=0.5%),洪峰流量为5250m3/s;中游渠首的引水规模为:麦盖提进水闸为三孔,总引水流量60m3/s,前海进水闸为三孔,总引水流量70m3/s,西岸进水闸为三孔,总引水流量45m3/s,中游渠首的总引水规模为175m3/s中游渠首由泄洪冲砂闸、东西岸进水闸、溢流堰兼西岸输水涵洞和上下游导流堤、分流墙组成,采用一字型布置闸底板及闸墩的混凝土浇筑,在施工中运用泵送混凝土的形式浇筑在叶尔羌河渠首建设中尚属首例,并且混凝土浇筑在4-6月完成强度高,工期短如何施工能起到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是否按照规范和实际情况下制定的实施细则操作中游渠首工程是关系到叶河下游灌区引水的控制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在南疆4-5月间高温条件下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极易出现裂缝,如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泵送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对泵送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测温养护的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裂缝、浇筑方案及混凝土泌水现象、降温养护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为尽量发挥混凝土松弛对应力的抵消作用,同时避免在混凝土硬化初期骤然产生过大的应力,应该减慢降温速度一般规定,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降温速度不大于1.50C/d1.混凝土配合比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本工程闸底板厚1.5m,平均一仓混凝土为1000m3,采用C25二级配F150W6标准的混凝土,东岸主体工程需完成砼41243.75m3,日浇筑最大为1200m3本配合比中水泥采用多浪、青松、飞龙三个水泥厂的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骨料厂实际情况,采用骨料厂破碎料,其骨料有潜在的碱活性,同时,其在环境土及环境水中均存在硫酸盐及镁盐的侵蚀,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了粉煤灰,其掺量为25%,可起到抑制碱骨料反应及抗侵蚀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为了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及施工,在混凝土中添加高效减水剂FDN、泵送剂FDN-06、引气剂AER2.浇筑方案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浇筑方案:1、吊罐浇筑:2台25T吊车吊装1M3自制料罐分别在闸底板上下游运送混凝土进行浇筑2、泵送混凝土浇筑:2台泵(型号:HBT60C-1413D111GT、HBT80C-1816111A)分别在闸底板上下游运送混凝土进行浇筑根据工程混凝土浇筑实际情况,浇筑强度高,工期短,由于吊罐浇筑过程长不满足工程进度要求故采用第二种浇筑方案,并对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浇筑过程中堵管及排除、预防泵堵塞方法进行了技术交底1、堵管原因:正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泵送管道中心形成柱状流体,呈悬浮状态流动流体表面包有一层水泥浆,水泥浆层作为一种润滑剂与管壁接触,骨料之间基本上不产生相对运动当粗骨料中的某些骨料运动受阻,后面的骨料运动速度因受影响而渐渐滞缓,致使管道内粗骨料形成集结,支撑粗骨料的砂浆被挤走,余下来的间隙由小骨料填补这样,骨料密度增大,使该段管道内集合物沿管道径向膨胀,水泥浆润滑层被破坏,运动阻力增大,速度变慢,直至运动停止而产生堵塞2、混凝土输送管道堵塞:⑴现象:当输送压力逐渐增高,而料斗料位不下降,管道出口不出料,泵发生振动,管路也伴有强烈的振动和位移时,可判定是管道堵塞。
⑵排除方法:堵塞一般发生在弯管、锥管,以及有振动的地段此时,可用小锤沿管路敲打,声音沉闷处为堵塞处;声音清脆处为正常用耳听,有沙沙声为正常,有刺耳声为堵塞处当发生堵管时,应立即采取反复进行正、反转泵的方法,逐渐使泵出口的混凝土吸回料斗重新拌合后再输送也可用木锤敲击的方法,结合正、反转泵,使之疏通;当上述办法无效时,说明堵塞严重查明堵塞段后,将管子拆下,用高压风吹或重锤敲击或高压水冲洗,待彻底清理干净后,再接好管道继续泵送混凝土工作3、预防泵送混凝土堵塞的措施:(1)在安装与设计管道时,尽可能避免90°和S形弯,以减少泵送混凝土的阻力,防止堵塞2)为保证泵送混凝土作业的连续性,确保混凝土浇注质量,作业中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堵塞如因某种原因间隔时间较长,就应每5~10min左右启动一次泵或反、正转泵数次,以防堵塞3)泵送混凝土要严格按泵送混凝土规定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塌落度4)选用的骨料粒径一定要符合要求,一般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5)泵送混凝土前应用清水润滑管道,先送砂浆,后送混凝土,以防止堵塞6)在炎热的夏天,应采用湿草袋覆盖管道,防止在泵送过程中,混凝土塌落过快而产生堵管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采用上下游同时开仓,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有时由于泵堵塞,充分利用挖掘机进行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采用人工振捣进行辅助施工,一般是2人分别在上下游进行振捣棒采用“快进慢拔”的施工工艺,防止了混凝土由于过分振捣出现泌水、离析等不利现象的发生,及时对新老混凝土进行的结合,有效降低了施工冷缝的存在在浇筑过程中砼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拌合站工人对水泥及粉煤灰用量、水量等操作不当造成对于此种现象,我们采取:①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②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③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Ⅱ、Ⅲ级粉煤灰④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⑤改善砼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砼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现砼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3.混凝土养护砼(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砼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仰浮两种:现浇砼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基本要求:1.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养护;砼强度未达到C12以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养护工序覆盖养护是最常用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
主要措施是:3.1应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开始浇水(12小时后)覆盖物、麦杆、烂草席、竹帘、麻袋片、编制布等片状物浇水工具可以采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证砼的湿润度养护时间,与构件项目、水泥品种和有无掺外加济有关,常用的五种水泥正温条件下应不少与7天;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项目,应不少与14天由于混凝土施工在4-5月高温天气下进行,势必要求我们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养护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了更好的使混凝土释放出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用自然养护法,用牛毛毡及稻草铺设,派专人进行养护工作,要求牛毛毡或稻草湿润,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对挡土墙及闸墩采用高压水枪喷射进行养护结语:对于泵送混凝土施工在本工程中的利用,在叶河流域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在工程中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经验和实际的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对于我而言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我总结几点以供参考:(1)基础泵送混凝土施工,一次浇筑量大,厚度大,强度等级高,在夏季炎热天气施工,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后,经过3个星期保温保湿养护,效果理想要施工好超厚、高强度等级的泵送混凝土,关键要有一个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有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2)配制泵送混凝土,关键在于水化热要低,大掺量I级粉煤灰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有效地降低了水化热,提高了可泵性,从而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湿热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