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试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专题测试练习题(含详解).docx
14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表明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看到大雾在弥漫 B.随风飘来一股香气C.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 D.春天柳絮飞扬2、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入冬用暖气供热,使房屋暖和 B.用天然气烧水,使水沸腾C.海鲜放在冰上,为海鲜降温 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必定它的温度升高4、下列事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 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5、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不等效的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6、一杯0℃的水,下列的做法中,可以判断整杯水的内能比原来增大的是( )①水结成了冰;②倒出一部分水;③倒入一部分0的水;④水的温度升高到10℃A.只有①② B.只有①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④7、有关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放出热量8、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虽然冰的温度很低,还是有内能的C.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D.寒冷冬天格外冷,冻得人都没有温度了9、气压和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在装有氧气的瓶子上面,例扣一个装有氢气的瓶子,并放置于0℃的环境中、如图所示,快速抽掉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气体分子的分布为( )A. B. C. D.10、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 )A.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温度会升高C.用电熨斗熨衣服D.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造成的。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___________的缘故;5kg的水,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2、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两个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其中B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A瓶装有空气,抽去玻璃板后,根据 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此扩散现象说明 ___________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___________图放置最不合理3、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深受观众喜爱,铁锅炒鱼这道菜更是鱼鲜味美,刚刚出锅的青鱼满屋飘香,这属于______现象;炒鱼过程中青鱼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现象;如图把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5、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较长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___球。
c铝>c铁>c铜)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小明将一小壶500g烧开的100℃沸水放在台面上,过一会水温降低到60℃,水放出多少热量?2、若5kg水从20℃升温至90℃,要吸收多少热量?[]3、如图甲所示,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现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液体的比热容3×103J/(kg•℃);让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始工作,60s后停止加热,然后立即将质量为5.4千克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从球放入到达到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乙所示1)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2)甲液体的质量多少;(3)合金球的比热容为多少?4、吃早饭时,妈妈用天然气灶给小梦加热250mL的牛奶,使这些牛奶的温度由12℃升高到42℃,他家的天然气灶的效率为60%[该牛奶的密度为1×103kg/m3、比热容为2.4×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8×107J/m3]求:(1)这些牛奶吸收的热量;(2)加热这些牛奶需要多少m3的天然气?5、熔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所需要的热量,通常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
1)如果质量为m的某种品体,在熔化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时吸收的热量为Q,则该晶体的熔化热λ是多少?(2)通常情况下冰的熔化热是3.36×105J/kg,如果要将2kg、0℃的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详解】A.大雾在弥漫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随风飘来一股香气是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C.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春天柳絮飞扬,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2、D【解析】【详解】A.暖气供暖,是暖气片里的热水向外散热,从而使房屋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天然气烧水使水沸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鲜放冰上,为海鲜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两手互相克服摩擦做功改变内能的,故D符合题意3、B【解析】【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错误;B.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B正确;C.对物体做功,可能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发生机械运动,并不一定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故C错误;D.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4、D【解析】【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即热量由热汤传递到金属勺子上,使得金属勺子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D.打气筒打气时,压缩气体做功和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5、D【解析】【详解】A.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不知道它们的质量和状态,无法确定它们内能的大小,故C错误;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D正确6、C【解析】【详解】①0℃的水结冰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②倒出一部分水,质量减少,水的内能减少;③倒入一部分0的水,质量增加,温度不变,内能增加;④水的温度升高到10℃,质量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综合分析整杯水的内能比原来增大的是③④。
故选C7、B【解析】【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A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故C错误;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D错误8、B【解析】【详解】A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或“放出”,不能说一个物体所含热量,故AC错误;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虽然冰的温度很低,还是有内能的,故B正确;D.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寒冷冬天格外冷,人体依然有温度,故D错误9、D【解析】【详解】由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可知,在0℃的环境中,分子仍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抽掉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时间,由于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均匀地分布在两个瓶子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10、D【解析】【详解】A.磨刀时就是利用刀和磨刀石之间的摩擦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克服雨滴和空气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用电熨斗熨衣服,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衣服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故C不符合题意;D.水蒸气膨胀做功,将管塞推出,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二、填空题1、无规则运动 大 2.1×105J 【详解】[1] 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得扩散现象[2]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更多,制冷效果好[3] 5kg的水,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Q=cmΔt=4.2×103J/(kg·℃)×5kg×10℃=2.1×105J2、A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 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乙 【详解】[1][2]根据A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此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3]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
3、扩散 增加 【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