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小议甲骨文家.doc
5页小议甲骨文“家"小议甲骨文“家”【摘要】通过对甲骨文“家"字和“家”字有关的部件进行字 形分析,了解甲骨文“家”字的造字意图,进而透视出丰富的“家〃 文化关键词】"家”,字形,造字意图,“家〃的文化迄今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明确用于记载历史信息的汉 字是商代文字,商代文字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殷墟甲骨文,一种 是商代青铜器文字在中国文字学史上,这些文字属于比较成熟的文 字,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新字虽然在不断地产生,但是 它们都与古文字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对中国古文字做 到较为全面的掌握,那么透过如此复杂的文字链条,我们就可以深入 认识汉字的造字意图,更能对整个华夏文字文明做到较为全面细致的 掌握一 “家”(-)字形根据《甲骨文编》中记录,“家”的甲骨文字形有20个具体 字形参看甲骨文编)这20个字形拥具有两个相同的特点,其一是结构相同,都是半 包围上下结构其二是上半部分都是 ~ o差别主要集中在下半部 分差别一:第5的前一个、第7、第14、第15足的方向是与其他 相反的差别二:第18是一个 ~ 下面有两个方向一样的部件差别三:第5是两个方向相对的独立的部件根据白冰总结前人的考释成果,研究者对于“家"字的字形认识 主要有五种观点,分别是:(1)从 ~ ?省声;(2)从豕;(3)从 亥;(4)从彖省;(5)从豕者为会意字,从?者为形声字。
笔者以“豕" 和作为考察对象来分析对比《甲骨文编》中记录的40个“豕〃 和《甲骨文编》中记录的11个“?”,观察可知,40个“豕”都拥 有“头、耳、身、肚、尾、腿”,它们之间所不一样的地方是方向上 的差异其中,第19、第20尾部上翘,似犬,因与其他的“豕” 差异过大,存疑与“豕相比是在肚子的下方多出一横,字也是豕根据白冰的考察是牡豕,即公猪多出的一横 为牡器(即公猪的生殖器),后来省去牡器变为“豕”二)造字意图关于“家”字的字义解释公认的有“宗庙、宗族和邦国”三个义 项探讨“家”字的造字意图,还得从《说文解字》谈起我们可以 看到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家"是这样分析记录:“家,居也 从f ?省声 ;乂说“-%交覆深屋也,象形"按其注释进行 分析,“家"应当是一个形声字,其意义是表示人们的居住场所但 是,我们不禁疑问,既然“家”为人的居住场所,为什么字形上没有 人的痕迹,却在“I”的下面住着一个“豕"呢?清人段玉裁在《说 文解字注》中提出家“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疽 他说“豢豕之生子最多,故人居聚处借用其字,久而忘其字之本义, 使引申之义得谓据之以为人居也段氏否定了 “家”的本为“人 之居”,而把最初的“家”理解为“豕之居”。
严章福在《说文校议》 中提出:“或云家字本训为豕圈,借以言人,积乃久而忘本义余谓 本义果属豕圈,当从口,不当从鼻豕圈重阑不重屋,为?字,…… 而非家字〃《说文》释曰:“豕厕也从口豕,豕在口中也由此可知,是猪圈那么既然已经有了一个表示“猪 圈,,的“?,,字,那为什么乂专门另外造出一个同意的“家”字呢? 清人吴大猷在《说文古籀补》中:“古家字从从豕凡祭,士以羊、 豕古者庶士庶人无庙干寝,陈豕屋下而祭也在他看来,“家” 为古人祭祀祖先神灵的场所,这也应和了其“宗庙”的义项当然也 有学者比如罗琨、张永山认为:“在字义上,甲骨文的家有两种含义: 第一,表示一种血缘亲属集团和社会组织"o诸如的“宋家"、“文 家”、“王家”-在以商王为主体的甲骨卜辞中“宋家” “文 家"“王家”代表了王族或者王室那么这里的“家"表示的是“宗 族” O杨树达认为“家”为邦国三个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可以这么涵盖:宗庙是一个族氏祭祀祖 先的场所,因此可以引出为宗族,再由宗族引申为邦国笔者认为汉字的本义是一个可操作性的概念,是便于分析词义而 建立起来的概念,本义是本御中与本字构形理据肢解相关的意义叫做 本义汉字的字形体现出来的是汉字的造字意图,不等于最初的原始 意义。
根据《说文解字》所言,“居”之所是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一 个社会的单元细胞,因此“家”是由男女通过婚姻、血缘关系共同组 成的社会的基本单元并且“家”字的这个造字意图也有文献的支 持如:1未有家室《诗?大雅??》2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3永建乃家《尚书?盘庚》4我邦我家内外《毛公鼎》毛诗注:“家为一门之内《周礼?地官》注“有夫有妇然后 为家” o“家”的这一•造字意图也可以通过同源字来说明:“家、居、嫁"是一组同源字,“家”是给人居住的,因而与 “居”同源《说文》:“家,居也"《易?家人?释文》:“人所居释家古人以为女子出嫁总算有家,故“嫁’“家"同源《说文》:“嫁,女适人也《诗经?郑风?序笺》:“谓嫁娶之礼"疏:“嫁,谓女适夫家"《汉?班固?白虎通?嫁娶》:“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 为家那么,由以上同源字也可以发现,“家”的造字意图就是为了表 示由夫和妇组成的稳固单元三)“家”的文化那么,从字形上看,为什么在部下选择了 “豕"呢?如果 单单从字形上去理解,很容易造成误解或者曲解这需要我们去追述 历史:远在七八千年前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随着黄河长江 流域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家畜饲养和游牧经济开始出现,猪是当时先 民们最早驯化的动物。
根据出土实物:河南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塑猪 头以及河南省淅川下王岗出土的猪骨,可以考证,早在母系氏族社会, 家庭中就已经普遍饲养猪了因而,猪在人类生活进步的过程中起着 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先民们的家畜饲养仍以猪为主,主要是 因为,猪由于长期在历史中的存在,拥有了它固定的价值:在FI常生 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在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在宗教活动 中时可以担当祭品;在丧葬活动中可以作为随葬品家庭以及社会的 双重需要,使得这一不起眼的动物有了特殊的地位,最终被人们选中 成为 ~ 部下的重要部件结合现代北方农家也有把房室盖在猪圈上面的现象,因而可以推做分离的可能性,从这一点上,非常符合“家”的造字意图所表现的 精神总而言之,从“家”这一汉字的文字形体、文字字义、以及其涵 盖的文化信息可以看出,对于古代文字不能孤立的去认知,而是要将 形体、意义、文化三者联系起来,根据字形可以探索它的含义,根据 其文化信息可以解释一些难以捉摸的意义字形间的问题,我们也能够 对中国古文字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透过复杂的文字链条,可 以深入认识汉字的造字意图,更能通晓整个华夏文字文明的精髓所 在。
参考文献:[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国].北京:中华书局 1965[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第1版,1998 第16次印刷.⑶白冰.《古文字“家"字形、义及“家"字文化》・[J]五邑 大学学报,2003 (4)最新【精品】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