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行业发展基础.docx
9页农药行业发展基础一、 农药产业链农业农药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苯、烯烃、醇、酯类等化工原料,通过合成加工成为中游的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最终生成不同配比的制剂,终端应用于下游的农林牧业及非农等领域农药原药是农药的有效成份,由各类农药中间体及基础化工产品经化学合成或者其他技术所制备2016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377.8万吨,此后随着行业监管力度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升,部分经营不规范的中小企业陆续关停整改,行业落后产能得以淘汰,农药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达到249.8万吨,较2020年增加35万吨作为农业生产中预防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农药作为刚性需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总产量约249.8万吨,产量前五的地区依次为江苏、四川、山东、浙江和安徽,占比分别为22%、12%、12%、10%、9%草甘膦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2021年我国草甘膦有效产能约为76万吨,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国内草甘膦产能主要集中在四川、江苏、湖北和浙江省,分别占比26%、24%、17%和10%。
2021年我国有21个新农药(39个产品)取得登记,39个新农药产品多属低毒或微毒,剂型多是对环境友好的新农药登记增加了低风险农药的数量,优化了我国农药的品种结构其中有杀虫剂7个(产品13个),杀线虫剂2个(产品3个),杀菌剂8个(产品14个),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各2个(产品9个)二、 农药行业发展政策及相关标准境外进行制剂登记的壁垒极高首先,制剂由于成分、配方、剂型等方面的可变性,维度本身就比作为原材料的原药高得多;而且制剂由于是终端产品直接面对农户,需要紧跟病虫害的变化迎合痛点,这对企业在一线的市场感知和把握能力是很大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叠加地区上政策环境上的差异,复杂度非线性提升境外登记往往首先一般需要设立本地子公司运营,这就提升了海外经营的难度而包括巴西、阿根廷、美国、印度等国家在内的主要农化市场国的登记门槛尤其之高产业政策调整及环保高压常态化加速行业整合在长期以来,我国农药行业偏重原药生产,而附加值较高、对环境损害较小、经济价值较高的农药制剂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支持,规模小、研发技术水平薄弱的制剂企业被优势企业整合,同时上游农药原药生产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我国农药制剂行业迎来结构调整期。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国家政策致力于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为掌握我国农药标准制修订工作动态,促进行业间的标准工作交流,加强农药标准的宣传贯彻,更好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对2021年我国公布的农药国家标准共27项进行了整理三、 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农药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强化科技创新,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药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四、 十四五时期全国农药产业发展方向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卫生等领域控制有害生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林草局制定了《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药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产集约化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经营规范化重点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优势产区,打造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1万家,大力推行开方卖药、台账记录、追溯管理等规范化经营服务到2025年,力争50%的农药经营门店实行标准化经营服务使用专业化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普及,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着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不断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到2025年,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管理现代化构建国家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服务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工作手段,形成上下一体、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服务能力和水平《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围绕农药产业发展的新目标,着力构建现代农药生产体系、经营服务体系、安全使用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研发创新体系。
《规划》要求,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合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农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优化农药产业发展环境;健全农药产业发展投入支持保障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健全农药监管服务体系,理顺农药监管职能,建立一支懂政策、懂法规、懂业务的农药监管服务队伍,全面提升监管服务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农药产业发展中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引导企业加强新增产能、新设生产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污染排放、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评价管理,上下联动、部门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五、 农药行业竞争格局2021年中国农药Top100企业总销售额达到2062亿元,其中安道麦销售额排名第一,为257.58亿元,占比约12%,其次是扬农化工、潍坊润丰分别占比5%、4%2021年全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TOP100企业总销售额达388.06亿元,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8家,其中深圳诺普信销售额排名榜首,为27.84亿元,占比约7%,其次是广东中迅、江西正邦、广西田园生化,分别占比6%、4%、4%2021年我国草甘膦市场前三大供应商分别为兴发集团、乐山福华和新安股份,产能分别为18万、15万和8万吨/年,CR3达到54%,行业整体供给格局较好。
润丰股份业务领域覆盖全球,是国内农药行业出海先锋公司在山东潍坊、青岛、宁夏平罗及南美阿根廷拥有四处制造基地;已在境外设有60多个下属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基于公司强大的全球登记能力,正在持续加速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公司营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润丰股份的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27.57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97.97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7.17%从营收结构上看,润丰股份的营收来源主要是除草剂业务,2021年的占比约为81%,杀虫剂、杀菌剂提升空间较大,分别占比9%、7%六、 发展现状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农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农药生产、使用、出口大国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农药创制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在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农药原药、制剂、中间体等全链条生产体系2020年全国农药生产企业170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3家,全国农药总产量170.5万吨(折百,下同),产值近3000亿元,利税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100万余人农药产品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出口到188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出口量126.9万吨,出口额117亿美元。
我国有11家企业进入全球农药行业20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品种产品结构逐步优化,2020年全国农药品种数量714个,比2010年增加97个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高毒剧毒化学农药(不含杀鼠剂)品种10个,比2010年减少13个,使用量占比由5%降到1%以下截至2020年底,农药登记产品总数41885个,比2010年增加12688个其中,登记的杀虫剂占比由53.2%降到43.5%,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由21.9%、21.1%和2.1%分别提高到26.0%、26.7%和2.8%经营使用逐步规范,农药经营门店布局趋于合理,质量追溯体系初步建立,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和购销台账管理全面推行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药经营单位32.5万家,其中23.3万家纳入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农药质量合格率逐年提高十三五时期,农药抽检合格率由84.2%提高到96.2%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水平逐步提高,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研发创新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农药基本形成仿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格局,改变了过去进口与仿制为主的局面化学合成、生物发酵等新工艺、新技术取得突破,研发创制了毒氟磷、乙唑螨腈、环吡氟草酮、双唑草酮等5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现有的农药品种90%以上实现国产化。
七、 面临挑战十四五期间农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药产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明显短板,持续推进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生产企业小而散,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我国农药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进入化工园区,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占60%,部分企业处于环保敏感区域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能任务重,部分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迁移,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品种结构老化,更新换代任务重,现有登记农药品种中,登记使用15年以上的占70%左右,农药产品同质化严重、抗药性上升、药效降低、用药量增加,残留和环境风险加大,亟需加快农药更新换代,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任务重,农药源头创新、核心工艺、关键中间体合成技术等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农药创新投入不足,缺乏持续性的研发创新平台和机制,原始创新能力与农药生产大国地位不匹配能耗双控、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给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转型升级压力大支撑能力不足,农药监管任务重,多年来农药行业管理人员队伍、设施设备等支撑能力不足,监管体制机制不顺十三五期间建设了10个省级农药风险监测中心,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多数省份和重点县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和信息化管理条件。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