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doc
42页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学进度表 教者:科目 心理健康教年级 五 使用的教科书 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下册上课日期 .2.25每周节数 1节 总授课节数 15节考试次数 2周次 日期 课题 内 容 备 注 102.25--03.01第一课1.想法变变变203.04--03.08第二课2.理解与尊重303.11--03.15第三课3.朋友与我 4093.18—03.22第四课4.悦纳自己503.25—03.29第五课5.学习百态604.01—04.05第六课6.记忆妙招704.08—04.12第七课7. 小小设计家804.15—04.19第八课8.走进无声的世界904.22—04.26机动1004.29—05.03期中1105.06—05.10第九课9.爱要怎么说1205.13—05.17第十课10.我会说1305.20—05.24第十一课11.学会原谅1405.27—05.31第十二课12.相亲相爱的一家1506.03—06.07第十三课13. 温馨家园1606.10—06.14第十四课14.拓展爱好爱好 1706.17—06.21第十五课15.成长中的我1806.24—06.28机动1907.01—07.05评估2007.08—07.12学期总结 一、指引思想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树立“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她们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用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学生的思维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意识逐渐得到发展,乐意摆理由讲道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得到发展,对教师的行为敢提出批评意见,对教师不公正的解决会有不满的体现不肯违背规则,十分注重商定事项三、教学目的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的多种人际关系问题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自觉提高自我结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4.应使学生在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本上,故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具有能干、负责的意识,学会某些为人处世的道理2.让学生懂得人要理解自己的长处和缺陷,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3.学会男女生的角色意识,初步学会以正常的心态与异性交往4.学会自我保护意识、相貌审美意识、风趣生活意识和学习冲刺意识五、教学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哺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她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2.立足教育,重在指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别,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足开发她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征询和,使她们尽快挣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1. 想法变变变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结识情绪不是由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对事件的想法引起的过程与措施:当产生不良情绪时,能变换自己的想法,用积极的想法替代悲观的想法,并能应用有效的措施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教学重点:1.结识情绪是由想法决定的,变化想法就可以变化情绪。
2.掌握健康的情绪抒发方式教学难点:结识情绪不是由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对事件的想法引起的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我们一每天长大,烦恼和快乐也越来越多,感觉也时好时坏,有时候竟会莫名其妙地陷入苦恼与哀愁之中我们该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一)结识不合理的想法1.请你看图中小军的故事,说说她的心情 同窗们小组内说2.如果你遇到这种状况,你的感觉有如何?小组内互说3.你觉得小军的想法合理吗?请和同窗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二)结识合理的想法请你给小军提某些建议1.其实不是每一次都这样,她们此前也都让我参与下次我仍然有机会2.同窗们不让我参与活动,并不代表不喜欢我3.不能和她们一起玩,不是很严重的事,没关系的4.下次我一定要约好和她们一起打球教师给人们举一种例子:事 情想 法情 绪课堂上,教师组织同窗们进行游戏活动A同窗真没劲,怎么又玩这些无聊的游戏?不满、失望、沮丧B同窗哈哈!太好了,又可以玩游戏了开心、快乐、兴奋请同窗们比较一下,这里的事情与否相似?A同窗和B同窗的想法与否相似?她们的情绪又与否相似?(结论:事情是相似的,但两个人的想法和情绪都不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阐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进行分析,接着教师归纳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同窗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因此一种体现得失望沮丧,一种显得开心快乐这就阐明,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样,因此产生的情绪也不同样可见,影响我们心情的不是事情自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从上面的例子,我们更可以想到:变化信念系统,就可以变化事情带给一种人的情绪信念系统是自己的东西,因此情绪,以致人生成就,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三)自我评估1.个人评估2.集体评估学生进行练习,接着教师归纳面对同一件事,不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同一种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由于情绪是由想法决定的,因此,变化想法就可以变化情绪悲观的想法产生悲观的情绪,积极的想法产生积极的情绪要想培养良好的情绪,那么一方面就要变换自己的想法,用积极的想法替代悲观的想法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情绪是由我们的想法决定的用积极的想法替代悲观的想法,能使我们快乐起来同步,我们要对的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情绪“魔法”进行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 理解与尊重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协助学生理解自己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尊重她人的价值选 3.协助学生理解异性同窗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 4.协助学生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筹划过程与措施:1.协助学生理解异性同窗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 2.协助学生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筹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异性同窗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筹划教学重点1.协助学生理解自己的价值观2.协助学生理解异性同窗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教学难点:理解异性同窗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筹划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选择1. 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目前由四件礼物,如果要送给你其中一件,你但愿得到什么?让学生口头选择,并说说因素送你健康的身体,你永远都不会生病健康)给你诸多的钱,一辈子都用不完财富)给你聪颖的头脑,能解决诸多问题智慧)使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永远不会寂寞友谊)2.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请学生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3. 教师将“健康、财富、智慧、友谊”写在黑板上4. 教师请学生将填好的纸,贴在黑板上自己所选择的项目格中。
5. 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选择此项的因素6. 让学生理解每件事在每个人心中的价值是不同的7. 让学生接受每个人均有不同的选择的权利教师小结:虽然是同班同窗或最佳的朋友,对事情的见解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每个选择都是好的,人们对于不同于自己的选择要学会尊重活动二:面对大不同教师阐明:每个人均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别人不同的意见1.第二次选择(1)请学生想一想:在听了同窗们的意见后,是不是觉得别人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可以变化,与否会有新的选择2)请不变化选择的学生刊登自己的想法3)如果有新的选择写下来4)请变化想法的学生说说自己变化的理由5)请没有变化选择的学生说说自己没变化的理由2.请学生填写本子教师阐明:1.由于环境、背景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2.尊重不同的意见是每个人应具有的基本修养3.既要理解自己的价值观,也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4.当我们的价值观变化后,我们的选择及做法也会有所不同活动三:自我评估教师总结: 1.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2.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有道理的,对于别人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她的因素,就会体谅、接纳别人的想法3.我们除了要理解自己的想法外,对于和自己想法不同的同窗,也应当去尊重她们。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 朋友与我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塑造良好的个性,发展出合适的言行,以增进异性同窗对自己的接纳,建立和谐、健康的两性关系,是每个小学生都要及早开始学习的过程与措施通过“我欣赏”“朋友眼里的我”两个活动,运用游戏、填写的方式,协助学生借助异性同窗的视角,理解异性同窗的观点,发现自身待完善的方面,并制定筹划,切实提高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异性同窗的特质,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对的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协助学生理解异性同窗最欣赏的特质有哪些教学难点 协助学生产生自我改善的意愿,并制定改善筹划学具准备 水彩笔、卡纸、钢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情趣 教师:让我们来做一种游戏,请同窗们面对面,听教师的口令做动作1)微笑着注视对方2)向对方点头问好3)伸出右手与对方握手问好4)请留意最后一种口令:与对方拥抱拍背 教师:若有学生浮现羞于握手、拥抱的状况,追问其因素:为什么有同窗踌躇了呢?谁乐意和人们分享一下若学生都很大方的握手,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较好有无人觉得和同窗握手、拥抱不好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