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积水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doc
4页肾积水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关键词】肾积水护理 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各种病变均可引起尿路梗阻,梗阻以上部位因尿液排出不畅而压力逐渐增高,管腔扩大,最终导致肾脏积水若不及时解除尿路梗阻,肾积水可导致肾实质严重破坏,萎缩变薄,肾功能逐渐减退,直至衰竭严重肾积水会造成肾盂、肾盏内压力上升,结果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影响肾脏功能,而且肾实质也会逐步受压萎缩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治患者42例,年龄26~45岁6例,46~60岁29例,61以上7例B超显示肾积水 1.2临床表现由于梗阻原发病因、部位和程度的差异,不同病人肾积水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原发病症状,如结石引起疼痛、肿瘤引起血尿、尿道狭窄引起排尿困难等继发感染时出现畏寒、高热、腰痛及尿路刺激症状严重肾积水时患侧腰部可触及囊性包块双侧梗阻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1.3治疗先天性肾积水绝大多数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随着梗阻时间的增加,肾功能将呈进行性损害,所以要进行手术干预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梗阻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或内腔镜碎石技术,将结石粉碎,上述方法如不成功可手术取石,解除梗阻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引起的肾积水可通过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术引流尿液,待肾功能恢复,病情允许情况下,行增生前列腺切除术等。
2护理 2.1生活护理 病房环境保持整洁、安静、通风、光线柔和,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以60%为宜,以使病人舒适每天测4次体温并记录在病历中,遵医嘱进行降温处理,多饮水,饮食要清淡高热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如不注意口腔清洁,很容易发生口炎,甚至口腔溃疡发热病人出汗后,护理人员及时帮助病人擦干身体,更换清洁衣物和床上用品,防止压疮和感冒发热导致营养物质的大量丢失,肾功能正常的病人要增加高蛋白饮食的摄入量,注意补充水分,如鸡蛋、牛奶、汤、盐水、瘦肉等对高热病人,常采用酒精擦浴和冰袋冷敷的方法降温,必要时可采用药物降温遵医嘱正确输入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服润肠药 2.2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及时巡视病房,满足病人合理需求,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向病人进行术前宣教,讲解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了解心理动态,解除顾虑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进行心理指导,介绍手术室环境,减轻病人紧张心理给病人、家属讲解疾病病因、病情发展过程、预后等,解除其顾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3术前护理 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如尿路感染术前须留置导尿,以便术中向输尿管下段注入稀释的亚甲蓝时,可通过观察集尿袋内尿液是否变蓝,从而判断有无梗阻。
但如放置双J管时,多须暂时夹闭导尿管,并使膀胱保持在轻、中度充盈状态避免剧烈活动,直接着力,防止肾盂破裂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冲洗尿道肾造瘘者观察伤口情况,并做好引流管护理手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前禁食、禁饮6~8小时,术前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备血 2.4术后观察与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禁食,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记录每日引流量及尿量;定期监测血生化、肾功能若肾造瘘口引流管不通畅时,可在无菌操作下用09%NaCI进行低压缓慢冲洗,每次不多于5ml,防止漏尿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或污染应及时更换做好各种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滑脱拔除引流管后观察排尿隋况观察有无感染症状鼓励患儿多饮水,合理安排输液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吻合口愈合 2.5肾切除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引流持续大于100mL/h时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观察肾脏功能,了解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的化验结果术后记尿量3天,各班交班时评估尿量,24h总结一次出入量。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通畅,防止打折、滑脱,每周更换2次尿袋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按医嘱正确输入抗生素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指导饮食 3讨论 肾积水最理想的治疗是去除肾积水病因,保留患肾如梗阻尚未引起严重的不可恢复的病变,在去除病因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方法取决于病因的性质,例如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做肾盂成型术,肾、输尿管结石可行碎石或取石术,这些手术均可用内镜进行,对病人损伤小,恢复快肾盂输尿管成形术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D-J管),手术后4~6周拔除,通常拔管3日后,可逐渐夹闭肾造瘘管,直至全部夹闭此间如有肾区胀痛、发热及吻合口引流为尿液时及时打开肾造瘘管,减轻上述症状;如无上述症状,经肾造瘘造影检查,证实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方可拔除肾造瘘引流管,同时嘱病人健侧卧位,防止漏尿,此口1周左右愈合院外带管期间需防止感染术后6个月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IVU),观察肾积水程度是否减轻及肾功能恢复情况出院后鼓励多饮水,饮食易清淡不宜过咸定期复查,了解肾功能情况出院后出现尿路感染或腹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放置内引流者,告知家长术后1~3个月后,再拔除引流管 参考文献 [1]葛宏发,李慎勤.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