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解剖学20111202084928期末辅导.doc
3页《人体解剖生理学》期末 学习重点 本课程由解剖学与生理学两大部分组成 解剖学部分的学习重点是各系统的组成、一些重要器官的大体结构和与生理功能紧密相连的组织学结构生理部分的重点章节是循环生理、呼吸、消化和吸收、尿的生成与排出 解剖学部分的复习提示 1.先掌握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比如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泌尿系统的组成组成及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2.再把握各系统重要脏器的位置、形态及大体结构 在了解了各个系统的组成情况后,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各系统中的一些重要脏器的位置、形态和大体结构比如循环系统我们要学习心脏的位置和结构;呼吸系统我们要学习肺脏的位置和结构;消化系统我们要学习肝、胃、胰的位置和结构;泌尿系统我们要学习肾脏、膀胱、尿道的位置和结构、神经系统我们要学习脑的位置和结构等 呼吸系统:肺的位置和分叶 消化系统:肝、胃、胰的位置 循环系统:心的位置、形态 神经系统:脑的位置和分部 3.进一步了解与系统和器官功能密切相关的结构 消化腺: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泌尿系统:与泌尿机能相关的肾单位 心脏中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神经系统:神经传递功能相关的突触 运动系统:关节的基本构造 在光镜和电镜下骨骼肌纤维与心肌纤维结构的异同点 1.骨骼肌纤维呈长柱状,而心肌纤维呈短柱状且末端分叉。
2.骨骼肌纤维表面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而心肌纤维表面的横纹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 3.骨骼肌纤维有多个细胞核且位于细胞的周缘,而心肌纤维只有一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4.心肌纤维间相连处有闰盘,骨骼肌纤维没有 试比较深感觉传导通路与浅感觉传导通路的异同 四肢和躯干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四肢和躯干的肌、腱、关节和皮肤内的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后索形成上行的薄束和楔束; 脊髓灰质后角交换神经元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薄束核和楔束核内,二核分别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并发二级纤维在延髓的中线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上行称为内侧丘系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第三纤维经内囊后肢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四肢和躯干的浅感觉(痛觉、温觉、压觉、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后根的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四肢和躯干皮肤内的相应的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灰质后角交换神经元; 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后角内,它发出的纤维在脊髓内交叉到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 第三级神经元是丘脑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投射到大脑后回。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保持流体状态的原因 血液凝固的过程是凝血因子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把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血凝过程包括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三个步骤 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原因是血管内皮光滑不能激活第XII因子,血流迅速,凝血因子不易积聚,血液中有抗凝系统 胃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胃蛋白酶、盐酸、粘液和内因子它们的作用如下所述: (1)胃蛋白酶:它的作用是将蛋白质水解为示(说明:“示”字应加“月”字旁)和胨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它是胃液中唯一能消化营养物质的酶 (2)盐酸:它的作用是: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酸性环境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③抑制和杀灭随食物入胃的细菌④进入十二指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⑤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3)粘液: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4)内因子:与维生素B12 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其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从而利于维生素B12在回肠内的吸收 胰液和胆汁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碳酸氢盐的作用是保护肠黏膜,并为小肠内多种酶提供pH环境胰淀粉酶的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胰脂肪酶的作用是分解脂肪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和多肽 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胆盐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胆汁的分泌胆固醇、卵磷脂等也有乳化脂肪的作用 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滤过膜的改变,滤过膜通透性和面积变化均可影响滤过率;二是有效滤过压的改变,滤过压与肾毛细血管的血压、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有关,任何一方面改变,都会引起滤过率改变;三是肾小球血浆流量,当血浆流量降低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有小管内溶质的浓度,浓度升高阻碍水的重吸收;肾小管的通透性,它受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影响 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包括后腹核、外侧膝状休、内侧膝状体等)向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投射的纤维联系各种感觉信息通过该系统向大脑皮质感觉区的投射都有点对点的关系,因而称其为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由丘脑的髓板内核群发出并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纤维联系。
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放传出冲动;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大脑保持觉醒状态 植物性神经释放的递质及作用的受体 植物神经指的是支配内脏器官功能的传出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末梢主要释放两种递质:大多数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只有少数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是乙酰胆碱;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是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它又可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乙酰胆碱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它又可分为M型受体和N受体 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影响代谢 1.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骨骼和骨骼肌的生长,幼年时生长激素缺乏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出现肢端肥大症 2.对代谢的影响 生长激素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促进脂肪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素影响长骨的生长,同时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也极为重要,缺乏甲状腺素要造成智力迟钝。
先天性或婴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由于脑和长骨生长发育障碍而导致智力低下和身体矮小,称为呆小症或克汀病 2.对代谢的影响 对蛋白代谢的影响是生理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量时加速蛋白质分解;对脂肪的影响是促进脂肪分解;对糖代谢的影响是促进糖类分解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内氧耗量和产热量,具有产热效应 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气量 1.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2.时间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再以最快速度尽力呼气,在前3秒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分别占其肺活量的83%、96%、99%左右 3.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