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读《走进徐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有感.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25464009
  • 上传时间:2022-08-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走进徐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劳有感 马双凤 走进徐斌 徐斌特级教师1993年获XX省小学数学优课选拔赛第一名,2022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观摩课评比一等奖,2022年获全国小学数学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曾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在人民教育等20余家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2023年中国教育报推出了“徐斌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 感悟课堂: 徐斌老师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剖析,我们会发现师生合演的课堂是孩子思维生长的主阵地我们不仅是这个剧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顶层设计者,曲止剧终时他们主动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成为积极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人在师生知识脉络的剧情开展中师生的精神生命也在健康成长剧中老师幽默、清新的语言会给学生传递一份智慧和灵动,有时是细心真诚的点拨、有时是恰如其分的引导,有时是睿智沉着的评价,有时是热情大方的鼓励……智慧在数学与生活的联结处闪现,智慧在交流与探索中创生,智慧在“预设与生成〞的动态中建构,课堂教学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旅徐斌老师认为:真实的课堂应该摈弃演练和作假,有效的课堂应追求简单和实用,互动的课堂要讲求对话和共享,生成的课堂需要耐心和智慧。

      精彩分享 徐老师文中对计算教学进行深度剖析,深有体会,其中精彩分享如下: 1、感知粗略要进行口算,首先必须通过学生的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无情节,外显形式单调,不易引发兴趣因此,学生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容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过失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看作是“+〞,把“56〞写成“65〞,把“12023〞当成“169〞等等 2、注意失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不稳定和较差的分配能力是产生口算过失的重要心理因素小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在口算过程中,需要经常注意或把注意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广,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例如单独口算6×8和48+7等口算题,大局部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6×8+7,学生往往得45,忘记进位而造成过失。

      3、记忆复原记忆的目的不仅是信息的贮存,更重要的是能准确地提取学生贮存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时间、复习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贮存的信息消失或暂时中断,从而丢头忘尾,造成“遗忘性过失〞特别是连加、连减、进位加、退位减、连乘、连除等口算题,瞬时记忆量较大,如口算28×3时,要求学生能暂时记住每一步口算的结果,即20×3=60,8×3=24,并在脑中口算出60+24=84而这类口算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中间得数的贮存与提取不完整或遗忘所致 4、表象模糊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其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表象常成为其思维的凭借物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过失如一些一年级学生口算7+6、8+5等进位加法时,头脑中对“分解〞→“凑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因而出现过失 5、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题时候,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

      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陋习 强信息干扰——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数想减得0,0和1在计算中的特性,25×4=20230,125×8=202300等等这种强信息首先映入眼帘,容易掩盖其它信息如口算15——15÷3,学生并非不懂得“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而是被“同数相减等于0〞这一强信息所干扰,一些学生首先想到15——15=0,而无视了运算顺序,错误地口算成15——15÷3=0 6、思维定势负作用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可以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40÷60、450÷90、360÷40等题之后夹一道300——50,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300——50=6 读后反思 1、关于计算——良好习惯是保证 不良学习习惯是开展计算能力的主要障碍计算中,即使出现一些错误,如果有检验的习惯,也不难发现问题并自我纠正可是,常出现计算错误的学生,偏偏没有这种习惯。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计算能力及正确率的提高,就必须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习惯包含:认真审题习惯(一看:看题目的运算顺序怎样,数字、运算符号有何特点二想:根据题目的特点,寻找简算途径三算:能简算的那么简算,不能简算的那么按常规进行计算检查、验算习惯(看算式中数字、运算符号、看每步计算、混合运算要“一步一回头〞) 2、关于估算既要‘估’也要重‘算’ 估算与口算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估算是一种不需要获得精确结果的计算,所以估算需要以根本口算为根底,而许多口算又往往是利用估算来进行的,因此适度的估算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口算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为今后学习近似值的概念打下坚实根底教学估算时,要根据课例,联系生活实际,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估算的方法和表示法估算教学不但要追求计算结果的准确,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并从中体会到估算在实际中的价值,因此估算既要重“估〞也要重“算〞估算和精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两种相辅相成的计算能力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由意识地要求学生计算前进行估算,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判断计算有没有错误,并找出错误原因,及时纠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