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754555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2.8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一、古代埃及 :1.埃及的兴衰:公元前3500 年,尼罗河逐渐形成几十个最初小国公元前 3100 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公元前 15 世纪,成为地跨欧亚国家公元前 6 世纪,被波斯所灭公元 7 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2 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北部重要河流尼罗河3 埃及国家机构和制度:法老,军队、刑法4.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第一部太阳历医学发达 二、古代西亚国家1.古巴比伦地理位置及河流:亚洲西部,“新月沃地”的东部既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作用、实质3 楔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作用4.希伯来人和 腓尼基人三、古代印度1 地理位置及河流:南亚次大陆重要河流是印度河和恒河2.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构成;作用3 佛教:创始人,时间、地点、教义以及传播路线(阿育王的贡献)四、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朝代重要帝皇政治(都建立强大军队,制定残酷刑法)经济文化夏BC2070-BC1600 二里头禹启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BC1600-BC1046 汤纣王青 铜 器 铸 造业发达(司母戊鼎)卜辞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时代,就是从商朝开始的西周BC1046-BC771 镐京周武王分封制:受封对象、 义务、作用礼乐制度东周(春秋战国)Bc771-Bc221 洛邑周平王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内容、意义出 现 了 铁 农具 和 牛 耕 技术,生产力得到发展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兵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详见下表) 、意义学派时代代表人物主张儒家春秋孔子主张“仁”“礼”;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战国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仁政”,道德规范战国荀子唯物主义思想道家春秋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战国庄子鄙视功利,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墨家战国墨子“ 非攻 ” 、“ 兼爱 ” 、“ 尚贤 ”⋯法家战国韩非子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法与时移”兵家春秋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国孙膑事备而后动五、西方古典文明 西方古典文明: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文明(P18 —20 页)地理位置: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地理环境 :海岸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天然良港众多城邦 :公元前8 世纪—公元前4 世纪,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民主制度:克里斯提尼 和伯利克里 统治时期(见课本19 页)* 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双重性:积极性: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消极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斯巴达:尚武,贵族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征服希腊,希腊城邦时代终结之后,国王亚历山大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罗马帝国的兴衰:制作年代尺西方文明之源:(P24-26 页)西方文明之源国家项目人名贡献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自然科学阿基米德杠杆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文学荷马《荷马史诗》雕塑米隆《掷铁饼者》体育 \ 马拉松,奥林匹克戏剧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阿里斯多芬戏剧之父古罗马法律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文字拉丁字母、拉丁语建筑详见 P26页东西方文明的对比:(P27)古代文明周边河流和海洋诞生时间西方克里特文明爱琴海约公元前2000 古埃及尼罗河约公元前3500 年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 年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约公元前2500 年古代中国黄河、长江约公元前2070 年* 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P27 页) :早期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都位于河流沿岸,属于大河文明,农业文明(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2)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西方文明的特点:属于海洋文明,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一、西欧国家与基督教文明A 中世纪的王国和帝国1 法兰克王国:日尔曼人中的法兰克人建立2 查理曼帝国:800 年,教皇为查理加冕3 封建制度的形成:土地层层分封“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 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建立: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英国B 基督教盛行西欧1 基督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2 教会统治西欧C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1 庄园:封建主与农奴2 城市的兴起: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巴黎和伦敦—政治中心和经济贸易中心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佛罗伦萨—— 手工业3行会:保护同行利益的行业组织D、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封君封臣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庄园制度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农奴制度终老庄园的土地租种关系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教权与王权的结合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一个人物:默罕默德?一个宗教:伊斯兰教:创始人,时间,地点,教义,经典最大的特点: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一个帝国: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麦加,麦地那、巴格达?一个文明:文明成就的原因以及有何成就P38-40 二、日本大化改新改革背景 :内部: 7 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⑴经济上: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⑵政治上: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权利争夺,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外部:⑶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⑷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改革内容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法律上, 701 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改革的影响 :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消极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大化改新,日本在制度,建筑、文字、服饰等等方面都借鉴了中国日本的民族特性: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三大宗教标志性建筑物名称标志性建筑特点原因佛教寺庙类似皇宫象征它的地位基督教天主教堂高耸入云象征上帝的威严伊斯兰教清真寺穹顶建筑为了召唤信徒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创立者主要区域经典教义佛教公元前 6 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亚洲地区各种佛经众生平等苦集灭道基督教公元 1 世纪巴勒斯坦耶稣欧美,大洋洲《圣经》P33 伊斯兰教7 世纪初 610 年麦加默罕默德亚非地区《古兰经》P36 三、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朝代重要皇帝政治上措施经济上措施文化上措施民 族 政 策 与 对外交往重 要 历 史人 物 及 贡献秦BC221-BC206 咸阳嬴政胡亥确定了皇帝的称号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统 一 货 币(秦半两 ) ,统一度量衡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统一文字(小篆 ,后来演化 隶书(思想上)焚书坑儒北 伐 匈 奴 修 长城南 服 越 族 开 灵渠陈 胜 吴 广起义(大泽乡)秦的灭亡(项羽、刘邦)西汉BC202-AD9 长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汉武帝削 弱 诸 侯(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监督 (刺史、司隶校尉)中央统一铸造货币( 五铢钱 ) ,经营盐铁生产与销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西 汉 与 匈 奴 的和与战(战 -和-战 -和)张骞 通西域(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西 汉 对 南 方 的经营(滇王之印)西 汉 与 朝 鲜 日本往来《 黄 帝 内经》《 周 髀 算经》与司马迁 《史记 |》佛教传入昭 君 出 塞( 呼 韩 邪单于)卫 青 与 霍去病东汉25-220 洛阳汉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汉明帝(修建了白马寺)东汉末年重要战役官渡之战:交战双方,结果、意义赤壁之战:交战双方、结果、意义东 汉 派 大 军 大败北匈奴医 圣 张 仲景 《伤寒杂病论》和神医 华佗 “麻沸散《 九 章 算术》蔡 伦 改 进造纸术三魏国蜀吴曹丕 220-266 洛阳刘备 221-263 成都孙权 222-280 建业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九品中正制(评定人才的高低,分作九品,作为选官的依据,后来,评定品级,首先看门第 )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西晋266-316 长安司马炎晋惠帝八王之乱十 六 国(前秦)东晋317-420 建康苻坚司马睿九品中正制士族统治淝水之战江 南 经 济 得 到 开发:原因 :自然、社会原因 P79 表现 :农业:水利工程、水稻、小麦、生产工具手工业:养蚕缫丝、灌钢法、制瓷业少数民族内迁(旧称五胡乱华)各 民 族 长 期 交 往和互相影响, 加速民族融合书圣 王羲之《 兰亭序》顾恺之《女史箴图》 , 《洛神赋南北朝北魏 孝文帝改革(原因,内容、意义)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尊崇孔子。

      南北朝后期, 使节往来频繁, 互市交易越来越多, 南北交往趋于正常, 为国 家 统 一 创 造 条件南朝的 祖冲之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隋朝581-618 长安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的意义:隋朝开创的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京杭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巡游江南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段运河,五大水系地位及作用唐朝618-907 李渊李世民(贞观之治)武则天政治正确看待君民关系(意义)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意义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这是什么制度,有何意义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经济重 视 农 业发展,减轻农 民 赋 税徭役拔普通地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 入藏)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 西行取经)主优秀人才雕版印刷术( 868 年《 金刚经》 )唐朝末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采取措施)安史之乱具体表现:农业: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丝织业,唐三彩商业:长安、洛阳、成都和扬州金城公主嫁到吐蕃鉴真 东渡日本火药 开始应用军事上诗仙 李白诗圣 杜甫博大开放的社会风气辽(上京)耶律阿保机,916-1125 年北宋(开封)赵匡胤960-1127 年西夏(兴庆)元昊1038-1227 详见下表南宋(临安)赵构1127-1276 金(会宁,后迁至燕京)完颜阿骨打1115-1234 元 1271----1368 大都忽必烈两宋(北宋与南宋)领域措施政治加强中央集权1 解除石守信等统军大将的兵权,从各地挑选强壮的士兵,编入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2陆续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3崇文抑武王安石 变法经济经济重心南移P108—— 110 表现: 1、农业: 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的首位;太湖流域成为粮仓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2、手工业繁荣,陶瓷业发达。

      (定窑、钧窑、景德镇兴起)丝织业,造船业3、商业繁荣 (1 商业区和住宅区的界限消除了,出现了夜市、早市 2 出现了新的事物, 如最早的纸币—交子、商标和广告等 3 北宋的东京、 南宋的临安和元朝的大都都是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大量的工商业城市兴起社会生活出现了大型的娱乐场所—瓦子 人民可以欣赏丰富多次的娱乐节目如表演杂剧、踢球,耍杂技,说书、唱曲等 “勾栏、看蓬”文化P112-113 1、 宋代文人的特征: 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内心修养和哲学思考;2、 宋诗最大的特点是讲求诗歌的哲理性3、 出现了新的文学题材——宋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教育1、 科举空前繁荣2、 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一些童蒙读物开始流行,识字率提高外交1、澶渊之盟(北宋与辽签订) (内容:辽退兵,各守边疆,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影响 :使北宋与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宋辽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宋朝来说,短暂的和平是宋代妥协政策的产物,每年都要向辽大量的钱物,都需要百姓来承担,加重了百姓负担,这是一种很屈辱的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