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植物学基础----地衣门.ppt
18页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目的要求 1.掌握地衣植物的构造特征 2.了解常见药用地衣重点、难点、内容 地衣植物概述 地衣的形态和构造重点) 地衣的繁殖 地衣植物的分类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地衣(Lichenes) 是植物界一个特殊的类群,是由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参与地衣的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类,少数为担子菌 地衣体中的藻类: 绿藻 和 蓝藻 地衣的基本特征概述,,,,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真菌在地衣构造上占主导成分 地衣复合体的大部分由菌丝交织而成,并从外面包围藻类 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藻类在内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菌类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4、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空气新鲜,特别对二氧化硫非常敏感,在人口稠密、污染严重的地方,往往见不到地衣,因此,它们是一类可鉴别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地衣分泌地衣酸,对岩石的分化和土壤形成起一定的作用,是自然界的先锋植物之一 6、地衣含有地衣淀粉、地衣酸及其他多种独特的化学成分,有的可以食用或作饲料,有的可供药用或作试剂、香精的原料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地衣的分类 按生长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壳状地衣:植物体壳状,植物体紧贴基物,很难分离。
叶状地衣:植物体扁平或叶状,植物体有腹背性,以 假根或脐固着在基物上,易与基质分离 枝状地衣:植物体呈树枝状,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附 着于基物上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壳状地衣,,,,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叶状地衣,,,,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枝状地衣 全草 能驱风,镇痛, 凉血止血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地衣的横切面上,可分为四层:上皮层、藻层或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也称假皮层异层型 藻类细胞排列于上表皮层和髓层之间,形成一层藻胞层 同层型 藻类细胞分散于上皮层之下的髓层菌丝之间根据藻细胞在地衣体中的分布情况,分成两个类型:,,地衣的结构,,,,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节松萝 Usnea diffracta Vain 属于松萝科植物体丝状,成二叉式分枝;表面灰黄绿色含有松萝酸、环萝酸、地衣聚糖全草能止咳平喘,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在西南地区常作“海风藤”入药地衣的主要药用种类:,,,,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雪茶(地茶) Thamnolia vermicularis(Sw.)Ach. ex Schaer. 属于地茶科。
地衣体树枝状;白色至灰白色,长期保存则变橘黄色;常聚集成丛 含雪茶素、雪茶酸 全草能清热解毒,平肝降压,养心明目地衣的主要药用种类:,,,,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同属植物 雪地茶Thamnolia subuliformis(Ehrh.) W. Culb. 功效类似 地茶和雪茶是中国陕西民间喜用的降压饮料地衣的主要药用种类:,,,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石耳 Umbilicaria esculenta(Miyoshi)Minks 属于石耳科地衣体叶状,近圆形,边缘有波状起伏,浅裂,直径 2-15cm表面褐色,平滑或有剥落粉屑状小片,下面灰棕黑色至黑色,自中央伸出短柄(脐) 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生于山地光裸岩石上 含有石耳酸、茶渍衣酸全草能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利尿 全草可供食用,是山珍之一,而且具有抗癌作用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药用地衣的研究进展,1、古本草: ①《诗经》——松萝 ②《名医别录》——石濡(石蕊) ③《本草纲目》——女萝(松萝)、石濡、石蕊(太白鹿角) ④《本草纲目拾遗》——雪茶 ⑤《滇南本草》——地卷草(多指地卷),2、现代本草文献 ①《中国药用地衣》载71种 ②《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载9科15属55种。
其中梅衣科4属17种,松萝科3属13种,石蕊科1属12种,牛皮叶科1属4种 ③《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载8科9属1,,,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药用地衣的研究进展,3、现代研究 ①地衣酸等抗菌成分研究:300多种地衣酸,50%以上有抗菌作用 ②地衣多糖的抗癌活性 ③高级香料的原料,如云南扁枝衣、尼泊尔的星冰岛衣 ④地衣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山上生长繁茂,对核爆炸后具惊人的抗性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药用地衣的研究进展,4、经济价值 ①药用 ②食用和饲用:石耳、石蕊、冰岛衣等可食,极地的地衣是驯鹿的饲料 ③化学试剂和染料:石蕊试剂作化学指示剂,冰岛衣、脐衣、梅衣等虽作自然染料 ④香料植物第八章 地衣植物门,,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