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规划--常州市潞城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
16页常州市潞城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08——2010 年)常州市潞城中学 沈雪萍一・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1、 常州市潞城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常州市东郊,学校创办于1964年 现在学校占地30亩,生均占地29.4m2,建筑面积6892m2o学校现有14个班级, 在校学生总数649人,学生来自潞城、丁堰两镇及外来人口在编教职员工51人, 中级以上职称占31.4%;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04%,本科学历占80.4%我校在 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2、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 同努力,学校继2003年获得了“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后,乂获 得了 “江苏省先进集体”、“常州市文明单位”、“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常州市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常州市校产管理先进集体”、“常州市规范收费 学校”、“常州市建设学习型系统先进单位”、“常州市帮困助学先进学校”、“常州 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新课程改革先进 学校”、“常州市示范家长学校”、“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常州市信息技术 特色学校”、“常州市四五普法先进学校”、“常州市首批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江 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江苏省示范图书馆”、“江苏省二类档案 室”等诸多荣誉称号。
3、 45年的办学实践,积淀了潞中“勤劳朴实、团结一致”的校园精神在实施 索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 “讲团结守纪律创实绩”的校风、“爱学生忠职守教 有长”的教风和“勤读书敢创新做真人”的学风在第一轮三年主动发展的过 程中,我们传承提炼潞中优秀的办学经验,确立了 “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的 办学思想、“让潞中的孩子自信快乐地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规范 立校,科研兴校,特色荣校”的办学思路,踏踏实实地“做”,实实在在地“行”, 在学校管理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初具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办学水 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文管理深入人心,办学声誉与日俱增今日潞中,正以 饱满的激情,憧憬着新的发展机遇现状分析: 现有办学优势:1、 学校拥有坚强有力、开拓进取、工作踏实、无私奉献的中层领导班子,爱岗敬 业、团结协作、具有发展活力的教师队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德育教育队伍2、 学校管理比较规范,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通过近十年的努力, 学校建立健全了包括教师队伍管理和学生队伍管理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了管理中的“刚性”与“柔性”的关系,初步探索了制度化与人文化在管理中 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 历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彰显活力近年来,潞中按照索质教育 的要求,着力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 教师索质和办学质量;学校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 出发,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和 滋养学校还开发了中国结、十字绣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4、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富有成效为提升学校品位,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 从美化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生活、打造特色品牌等三方而入手全方位打造了校园 文化存在主要问题:1、 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发展目前,我校51名在职教职员工中,我校有 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只有3人,市级教学能手有6人,市级教坛新秀1人 但是教师队伍中年轻人居多,虽有干劲、冲劲,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学科建设 不平衡,教师个人发展也不均衡2、 学校制度构建还需加强,管理者的能力还需提高,师生评价体系还需健全学 校制度构建方而,当前我校主要存在三类问题:第一,有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教育形势的变化,已经滞后与教育的发展笫二,有些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执 行力度还不够,还需强化第三,有些具体的学校管理工作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 度,还需尽快建立。
管理者能力方面,我校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在中青年层面上出 现了断层,干部队伍从教时间和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时间短,管理经验和能力不 够师生评价方面,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评 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3、 学校的整体教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重实干、轻科研,善于 苦干、不善巧干,整体上教科研意识比较淡薄,教科研水平比较低同时,教师 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动意识不强,对自身发展缺少长期规划4、 学校的徳育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功利性目的较强,徳育往往采用“堵” 的形式,多在发现问题后才想到解决问题,或是开展临时性活动,缺乏徳育预见 性和系统性;德育手段的单一性和滞后性,德育手段多停留在说教层而,未触及 学生的内心世界,徳育形式往往不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心理特点5、 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不够全而、准确,对校 园文化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不够系统、科学, 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趋于一般化,个性不明显,未形成有影响、有特色的社 团6、 学校环境需改善学校布局不合理,校园绿化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场所相对 紧缺,室外活动场地简陋,硬件设备较落后。
二.发展目标(一)三年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把学校办成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精细化 的管理模式,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良好品德的学生队伍,有布置合理、环境 优美的校园,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在本地区有很高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具体目标:1、以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干部行政决策执行力和工作创新力2、 以校本教研为抓手,3、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4、以艺体活动为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校品牌5、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三.发展思路从2008年起,我们将着力于以下十方面的努力,整合德育、教学、管理等各 项工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建设,以推动学校整体的 发展㈠学校管理:工作目标:积极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学校和谐发展的“人文”管理模式, 全而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建设具体目标:07年9月一08年8月:在原有的民主管理基础上,初步构建精细化管理机制 重点是:初步建立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全员参与的竟聘上 岗制度;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部门的管理制度08年9月一09年8月: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重点:完善竞 聘上岗制度;完善阳光校务实施办法。
09年9月一10年8川 总结提炼精细化管理机制,形成具有潞中特色的校本 管理模式,最终实现管理人文化工作措施:1、 进一步完善学校中层干部等竞聘上岗制度,通过个人综合考核的量化,实现 竞聘上岗的竞争机制2、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史加突现管理“民主化、精细化、 人文化”,实行个人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实现教师业绩量化管理3、 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和教师大会的监督机制,建设阳光校务,确保学校 管理的民主性㈡队伍建设:工作目标:以构建一支“善学精干”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保证干部管理层、教师 群体年龄、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实现队伍建设数字化具体目标:07年9月一08年8H: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确定队伍建设数字化目标重点: 确立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有目标地实施培养计划1 探索、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价与考核办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合理优化教师资源1 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推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在此基础上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实施“青蓝工程必名师工程”方案;成立“语、 数、外”沙龙小组,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青年教师成长,通过一年开展一系 列的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评比推选出首批若干名校级名师。
08年9月一09年8H:完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推进实施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 养工程重点:根据培养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建立教师评价小组,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阶段性测评1 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各类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构筑一支富有个性和特 色的校级学科带头人,力争推出3名市、区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2名区市级 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1 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之一推进实施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重点:根据确定人选,有目标 地实施培养计划09年9月一10年8H:教师校本培训机制高效运行,实现队伍建设数字化目标1 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功能,以部分带整体,全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1 以徒弟的成绩考核优秀教师(“青蓝工程”中的师傅)工作措施:1、 干部队伍建设:(1) 实施干部竞聘、考评制度,促使领导班子勇于改革、开拓创新、德才兼备、 优化调整确立以“中层干部行政决策执行力和工作创新力的研究”为核心的项 目,开展目前学校中层干部行政决策执行力和工作创新力现状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学习了解相关中层干部的工作要求,研究提高中层干部行政决策执行力和工作创 新力的策略。
每学期召开一次中层干部研讨会,总结工作的亮点,探寻需要提升 的关键点,提出以后工作的创新点2) 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充实干部队伍继续实施后备干部的培训计划,努力构建 符合标准的、学校所需求的各层次管理人员梯队,优先考虑党、团员教师和学科 专业突出的人才实施年度干部述职制和工作考核制2、 师资队伍建设:(1) 师德师风建设%1 学校组织每周集中政治学习一次,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1 个人自主学习,每学期至少阅读师德师风类杂志一种或专著一本,并做好读书 笔记,每学期期末归档2) 专业成长方面%1 通过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索质和专业水准每周一次,开展形式多 样的校本培训,单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双周教研组活动积极推动并深化学习 型单位创建工作,确定教职工学习任务内容:专任教师必须人人读一本书,完成 2万字读书笔记,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论文,上一堂公开课,出好一份试卷1 实施“青蓝工程”,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每年在教师 节前夕,举行“青蓝工程”结对仪式,为新教师寻找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方而有 特色有专长的“师傅”,以促使他们尽快成长1 对照区市级五级阶梯的评价标准,制定校级五级阶梯的评价标准,举行每两年 一次的评选,区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申 报。
1 教科研方面:每学年举办一次优秀教学论文或案例交流评选鼓励积极参与或 主动承担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1 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学校4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在优秀的青年 教职员工中培养1-3名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3) 评估考核促发展①严格执行师德考核制度,每月一次;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学校确定的 师德标准,于期末进行教师互评和学生测评,综合测评结果,定夺“校级师德标 兵” 3名,并作为以后区市级“师德标兵”的候选人②设立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奖,根据不同教龄段教师的目标达成情况给予不同的物 质奖励;完善教科研专项奖励制度,教代会将对评优课获奖、教师基本功大赛获 奖、学生竞赛获奖、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先进、校本课程开发等奖励制度作 进一步商榷与完善㈢德育工作: 工作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 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而,打造平安 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把握学校整体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