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研究.docx
4页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研究 李凌云(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 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两个重要社会主义国家在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带领下先后进行了一场重大改革,两个国家面临的境遇基本相同,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得益于邓小平改革理论正确指导,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而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理论失误,最终导致苏联改革失败本文分别从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特点、内容和性质三大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经验教训: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同时经济改革是政治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不容忽略Keys:社会主义;改革特点;改革内容;改革性质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改革戒急,急则不达;改革戒躁,躁则不稳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戈尔巴乔夫中了西方国家圈套,全盘西化,导致国家解体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保持稳定,如果激进冒险,将导致国家动乱,甚至全面崩溃邓小平体制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二者在时间上相近,邓小平改革开始于7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80年代中期下面主要是就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区别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一、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特点不同就两个改革特点而言,邓小平改革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能经受得住实践检验邓小平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后推广,循序渐进、步伐稳健,对中国改革实践发挥正确作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不断深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等他促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系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邓小平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盲目性、片面性、急于求成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冒险激进,大刀阔斧,企图一蹴而就二、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不同就内容而言,邓小平改革以经济领域为主,主要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把单一公有制经济改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生产积极性。
对内方面,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地区展开农业方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包产到户,提高农民积极性对外方面,扩大进口的数量及进口国范围;改善进口产品结构,重点为技术输入而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政治领域为主,全盘否定苏联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领导,实现多元化、多党制当经济改革碰壁后,戈尔巴乔夫片面地认为问题出在政治体制方面,于是将改革重点转向全面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此后,随着政治上取消苏共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列主义指导思想地位,苏联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引发了苏联政治、经济和民族问题全面危机三、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性质不同就性质而言,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使我国走出了“文革”后百废待兴局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还是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是关于改革认识上大是大非问题我们共产党人历尽千辛万苦、长期浴血奋战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趋势的,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优越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改革中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始终持有一种偏颇的改革观,他从未把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作为改革本质属性提出来并予以强调。
他片面强调改革就[来自wwW.lW5u.coM]是革命,是苏联社会发生质变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原因四、从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比较分析得出的经验教训(一)改革[来自W]是方向,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社会环境,改革就无从谈起,将注定失败原苏联、东欧国家教训告诫我们,改革只有逐步摸索,逐步完善,循序渐进,改革才能成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因为社会主义国家起步晚、底子薄,如果激进冒险,将导致国家迅速动乱,甚至全面崩溃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戈尔巴乔夫中了西方国家圈套,全盘西化,结果亡党亡国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方向错误,必然失败所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作斗争综上所述,邓小平改革取得胜利是必然趋势,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才能求得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就是最好证明;然而戈尔巴乔夫过急过快,忽略实践重要性,改革失败所以,改革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脚踏实地地朝着共产主义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