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doc
31页高中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交往篇——与老师沟通要讲技巧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他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家长一定要把握和老师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学习 女儿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时,我和老师们的互动挺多,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女儿小学阶段,我还是她班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女儿上了高中以后,如何跟老师沟通,却着实让我纠结了一阵子上高中后,学校总是在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重在分析整个年级和班级的考试情况,让家长明白孩子的位置,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学习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学校照例开了家长会成绩条发到我手里,我有些傻眼,女儿在年级排第256名,而年级总人数500多人,其中还有将近100人是中考成绩比较差,交了高价的择校费进来的这样推算的话,她的成绩在中游,如果不算那100多人,那就是下游了再仔细看各科成绩,她的数学排在年级第454名,在班里就是倒数了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从初中以来就一直是弱科虽然她初三的时候为她请了家教,她也一直花最大的工夫在数学上,但收效并不理想女儿的数学成绩一直不能提高,就是因为我们在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贸然给她报了奥数班,严重伤害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初中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家教的帮助下,她的中考数学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一上高中,数学的难度大大提高,她就招架不住了,第一次就考了个倒数我心里有些急,家长会一结束就去办公室找数学老师,想问问他女儿的数学该怎么办当时也有几个家长围在老师那里,当我说出女儿姓名的时候,老师说:"你女儿得努力啊,她这成绩实在是太差了!"然后他对旁边的一个家长说:"你家的那个没有问题"然后眼睛朝我这边看着说:"她家女儿,压根就跟不上,要是再不想办法,就彻底完了"当时,因为家长太多,我跟老师也没有说上几句话然而,老师短短的两句话,立马让我觉得脸上火烧火燎,心里乱糟糟的回家的路上,我就在琢磨数学老师的话,他所谓的"彻底完了"的意思无非就是说照这样下去,将来女儿连大学都考不上再一想,老师的话虽然直白了一些,却是事实,女儿的数学成绩确实让我担心我更加忧心的是回家后如何跟女儿谈她数学的问题,我明白肯定不能把老师的原话告诉她,我要做的是既让她明白现实又不打击她的自尊心,还要能激发她的自信心晚饭桌上,我告诉女儿我去找了她的数学老师,她的神色立刻黯淡下来,我一下就知道她已经在为数学着急了我跟她说,数学老师说了,数学其实是挺好学的一门课,她学得不好,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而已。
我告诉她老师建议我们找一个家教,再好好针对性地补一补,数学一定会好起来的女儿虽然没有十足的信心,还是答应找一个老师非常庆幸,后来我们找的一个老师,课讲得很好,女儿一直跟他学到高三,数学成绩也慢慢赶上了,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有时挺矛盾的如果不跟老师交流,又觉得应该让老师关注到孩子做过老师的我知道,一般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对中下游的学生爱莫能助,并不是他们无心,而是他们带班都很忙,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兼顾到女儿高一时候的成绩排名就属于老师关注不到的那一类所以我知道必须让老师注意到她,让他们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照顾到她但是找老师沟通,有时候又很受打击老师们总是盯着缺点,你去找他,他就说孩子这里不行那里也不行原本自己觉得孩子还挺好的,这一问反而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在一般家长的心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最具权威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被老师的话暗示,认为自己的孩子百般不是找老师沟通是有学问的,而且要讲究技巧高中三年,女儿从中下游进步到中游,再从中游进步到上游,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每一个阶段,就她的学习情况,我都和老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而且得益于这些沟通对于如何去找老师沟通,我这里有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第一,单独打或者单独找老师面谈那次家长会后,我找老师,再也不在家长会前后人多的时候了一是因为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好,老师当众"赤裸裸"的表述让我有时候脸上挂不住;二是因为人太多,并不能深入就女儿个性化的问题跟老师交换意见第二,找老师,一个学期一两次即可之所以这么少,我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体谅老师知道中学老师的辛苦,明白他们平时的时间都很紧张家长频繁给老师打询问孩子的情况,很可能打乱老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学里老师的课排得都很满,通常一个主科的老师都会带两个班,一个星期十多节课,课余要批改作业,班主任还要做学生工作每天都要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因此,我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找老师的二是我觉得孩子大了,许多事情应该自己找老师沟通解决,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学习上的事情我都鼓励女儿自己找老师三是我非常信任老师每次去开家长会,几乎每个老师都在强调,让孩子有空就去找他们答疑其实,家长找老师无非是想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的,既然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那么上心,家长也就没有必要那么紧追不舍了四是凡事不在多而在有效,跟老师沟通的时候,争取一次就把问题解决第三,不见得每个老师都去找女儿高中三年,我从内心感谢每一个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找过。
我觉得孩子哪门功课存在问题,才去找该科老师交流一下,跟老师商量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而那些孩子已经学得很好的科目,就没有必要再去给老师添麻烦了我就从来没有单独找女儿的地理老师和历史老师聊过,因为女儿的地理和历史学得都很好,而且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我相信她只要跟着老师走,认真学,一定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再问过老师她这两科的问题第四,去找老师前,先想好要说的话我每次跟老师交流之前,自己都先在心里备备课,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话老师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总是在跟老师打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顺一遍,甚至在一个纸条上写好要问的问题,既不浪费时间又不会漏掉关键东西第五,跟老师说话要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有时候开完家长会,不少家长都想好不容易见到老师了,想跟老师聊聊孩子可有的家长总是缠着老师滔滔不绝说个没完,还说不到重点一次,就有一个家长跟老师说了半天,老师问:"您想要我做什么呢?"既耽误了老师和大家的时间,到最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说实在话,每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跟老师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要把问题聚焦在学习上,这样才会有效果第六,跟老师沟通切忌指导老师的教学。
的家长很有想法,跟老师聊天的时候,总是给老师的教学提许多具体的建议,要求老师怎么上课,这无疑是在干涉老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有教学大纲,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家长对老师在教学上提建议,有时候老师为了照顾家长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实际上大多数老师是抵触的,觉得家长的手伸得太长自然大多数老师是好的,不会因此而对孩子有不好的印象,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师素质较差,会把对家长的坏印象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一般来说,我们找老师都是为了解决孩子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是要很好地落实到孩子身上如果高一的那次家长会后,我不对老师的话进行一番"演绎",女儿肯定会非常沮丧,她对数学的兴趣也会再次减少,那后果我真不敢想象女儿高一的时候,我有一次看到她的语文老师,就问了问她语文学习的情况老师说女儿看上去挺轻松的,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下工夫回家以后,我跟女儿说:"你们语文老师真逗"女儿问我怎么逗了,我就说:"她说她太喜欢你了,看你每天笑眯眯的,特别可爱!"女儿就问:"老师没有说我的学习啊!"我说:"她说你作文写得很好,总是有声有色的,高三的时候把老师讲的技巧一掌握,肯定拿高分"女儿说:"哦,那我得好好学语文了,要不就辜负老师了。
"后来女儿对语文老师的感觉一直不错,语文也学得挺好,我想跟我配合老师做她的工作不无关系可见,跟老师交流以后如何跟孩子反馈老师的信息,也非常关键孩子上学期间,老师和家长是他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家长一定要把握和老师的配合,共同搞好孩子的学习心理篇——爸妈的拥抱很受用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孩子,因为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压力,情绪会经常反复无常家长想办法缓解孩子的压力或者疏导孩子的情绪,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不断“浇水”、“施肥”,对孩子顺利度过高中阶段帮助非常大 高中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处于快速成长期,本身就充满了矛盾,需要尽情地释放,再加上升学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就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 我学心理学的时候,一位老师说:“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女儿早恋,就让她的爸爸多抱抱她这位老师研究青少年问题多年,他说他对多位“早恋”的中学生进行过调查,当问及为什么要恋爱的时候,90%的少女都会说,是因为迷恋异性温暖的怀抱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很少像孩子小时候那样亲近了对于孩子来说,生理上的快速成长使他们已经有了成人感,然而在心理上他们却还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的时候,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个时候,家长的一个拥抱有的时候比语言的力量大得多,因为真诚的拥抱可以传递发自心底的爱和力量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女儿刚上高二,而且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恋的痛苦我回想了我先生和女儿间的情况女儿小时候,我先生非常疼爱她,她也很依恋爸爸,他俩经常打打闹闹随着女儿长大,我先生跟女儿的身体接触就越来越少了,再也不像女儿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把女儿抱起来转圈了,女儿也很少动不动就腻在爸爸怀里了当时我觉得很正常,认为女儿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不再跟爸爸那么黏是应该的回家后,我和我先生讲了专家的话,跟他探讨女儿谈恋爱是不是跟他和女儿的疏离有关系,并让他以后保持和女儿的亲近他将信将疑,但表示可以试一试 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我先生跑过去对女儿说:“来,宝贝,让爸爸抱抱你,看看还能抱得动吗?”女儿竟然乖乖地笑着让爸爸抱着她转了两圈,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以后,我先生和女儿一起出门的时候,会搂着女儿的腰或者把手搭在她的肩上,在家有时也会亲亲女儿的脸蛋后来,女儿和爸爸一起走路爱挽着爸爸的胳膊,要是一家三口出去,她就会一边挽着爸爸,一边挽着妈妈我在书里看到,这样温馨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有非常大的帮助。
仔细想想也是,在我的记忆里,我和父亲从来都没有过肢体接触,这使得我到现在和男性交往的时候都非常不自在,不仅是亲密关系,就连正常的交往也会有尴尬的感觉因为和爸爸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女儿在后面的两年高中生活中,虽然也有和她走得很近的男生,但都是正常的同学交往,没有发生高一那样的恋爱故事 不得不说,做家长的也要学习,而且要不断地学习我自诩是个学习型家长,却也总是在不同的阶段遇到措手不及的问题不过只要肯虚心学习,就会多一些理智,少一些迷茫 我参加过一个“走进青春期亲子关系工作坊”的课程,来自加拿大的指导老师也专门提到了家长和孩子亲密接触的重要性她说家长和孩子经常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可以避免孩子出现许多问题,包括过早地恋爱、迷恋电子游戏等一天下课的时候,她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就是回家后试一试拥抱孩子、抚摸孩子或者亲亲孩子,看看孩子的反应,让大家第二天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多数家长跟我家以前一样,也是因为孩子长大,就很少再和孩子亲密接触带着这个作业,大家回家都做了实验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大家各自进行了描述: 一位妈妈说,她早晨叫16岁的儿子起床的时候,亲了亲儿子的额头,没想到儿子起床的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
还有一位两个儿子的妈妈说她回家抱了大儿子,小儿子便嚷着也要妈妈也抱他大家都觉得非常神奇,表示能感觉到孩子们对父母的亲密接触是渴望的,而且感觉非常好一位爸爸谈到女儿的时候,竟然哭了,他说他多少年都没有这么跟女儿亲近过了,他自己就能感觉到那份温暖,相信女儿也一样这位爸爸是因为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