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doc
5页《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作者信息姓名刘建玲13934050188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邮件LLszF20140220@单位长治市实验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世界的气候》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是世界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学生以后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完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逐步认识并掌握气候的有关知识《世界的气候》既是对前三课内容的概括与综合,也对前三课知识的拓展延伸世界各地气候差异悬殊,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学习是本节的重点本课将世界上的13种气候类型集中在一起,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十分有利,并且也有利于今后分区地理的学习但是内容的过度集中化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人性化地把部分气候类型的难点分散在以后的区域地理中教材图文结合,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教材通过设置读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景观图等引导学生获得有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图形的直观呈现一方面能够充分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一方面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引发学习兴趣。
二、学生分析刚升入初中的学习者依旧延续着小学时代的学习特征,喜欢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学习新知识,尤其喜欢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模仿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方法,对教师有极强的依赖性,具体表现为按部就班,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与小学不同,初中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学习不仅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而且深度加深,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需要进行相应转变,以适应初中学习的步调和节奏学习者需要从小学时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状态转化到初中主动学习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拾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状态,然而不少学生无法完成角色的迅速转换,以致对学习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故在教学中,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应该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采取由果及因的教学方法这时期,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可以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本节课主要讲世界的气候,而中国又有代表性的季风气候,因此可以对从学生的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入手,更能激发学生的同感和共鸣如秦岭南北的气候类型就有差异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依据世界气候分布图自主叙述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能够比较出各气候间的差别3.通过举例分析,能够明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5.能够培养自己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导学案阅读分析图示,并通过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不同学习方式,全景展现新型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2.通过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初步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3.通过观看相应的教学幻灯片和视频,能够生动直观地观察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能够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描述热带、温带和气候类型代表地点的气候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通过本课的感悟学习,体会“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逐步培养地域观念、灾害意识2.逐步养成善于发现的眼光,培养自己在生活中提炼地理问题,并借助身边有效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以科学的视角重新认识的良好习惯3.形成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并养成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节主要使用教学幻灯片、动画、交互式电子白板及相关软件、相关视音频及传统教学挂图、地球仪、经纬仪等相关技术。
1.教学幻灯片:教学幻灯片的使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知识点的直观呈现、重难点的具体化、教学目标的直接告知都极大地便利了学习者的学习,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更加明确,学习起来也更有方向和动力,同时在幻灯片上放置相应的图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2.动画:在探究活动中播放相应动画动画情境: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游玩庐山的大林寺,十分欣喜,便吟诗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文大意为:四月里别处的春花都凋谢了,庐山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人们常说春天走了再也没地方寻找回来,却没料到,春天却悄悄地转移到这里来了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境内,位于长江以南大林寺位于庐山花径风景区,海拔高度约1100米你能用所学的气象气候知识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吗?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总结其中哪个因素对气候产生了影响通过信息技术与地理、语文课程融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与地理知识,更加诱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3.交互式电子白板及相关软件:用来展示学生研究成果及讨论结果学生代表自主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小组讨论的智慧结晶,有序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相关视音频:通过播放史诗级灾难大片——《后天》,让学生了解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的影响,以最有力的视听觉冲击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及灾难意识教育5.教学挂图、地球仪、经纬仪传统教学技术: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全球气候分布情况,使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教学幻灯片并配合相应讲解同学们,幻灯片内容:三位小朋友家乡的自然景象:第一位: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高温多雨,植物茂密,四季花开,长年结果;第二位: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干燥,一片黄沙,上面只点缀着一些耐旱的植物;第三位:我们这里夏季炎热多雨,郁郁葱葱,冬季寒冷干燥,一片枯黄展示问题: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样气象万千、奇妙无穷的差异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提出课题观看幻灯片并思考用ppt制作精美的导入短片,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有效导入新课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给出引导材料, 指导小组讨论,保证讨论方向不偏题不离题小组以抽签方式选择引导材料,继而根据引导材料进行资料收集、观点分析,选举出小组代表到全班分析讨论的结论及依据。
小组代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及其相关软件与全班同学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合作,共同总结 首先,由各小组代表对其它小组的解答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对各小组解答进行简要评析,针对各小组解答的情况,进行相应的鼓励性的评价接着,师生共同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积极评价其它组的解答,提出自己的观点 参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总结借助于电子交互白板将各小组合作评价表格进行直观展示,充分强调评价量规,使评价标准有理有据团队合作,总结气候类型指导小组代表发言,对本组所总结的气候类型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团队共享,思想碰撞,交流所学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小组展示活动拓展通过播放史诗级灾难科幻大片及相关纪录片,对学生产生视听觉冲击,明确:1. 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的相互影响 2.气候变暖的危害3.气候变化引起了全球的关注4.我们能为改善环境、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感悟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借助于视音频,给学生呈现最直接的视觉盛宴课时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及一些所思所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讨论本节课的主要收获,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呈现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
拓展提升自主上网查阅资料分析造成你的家乡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自主思考,合理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锻炼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和关注地球环境的能力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着力营造并创设“学生主导、教师主体”的“双主”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整节课学生很感兴趣,参与度很高,学习气氛浓厚,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互相解答组内成员的问题在参与指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能够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所用的方法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课上充分运用新技术,借助幻灯片课件、相关动画演示、视音频、交互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等,交流互动,产生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于思维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火花,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课外拓展,充分锻炼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和关注地球环境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