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信软交换中继网关建设方案及网络演进策略.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55691524
  • 上传时间:2023-1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1.3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信软交换中继网关建设方案及网络演进策略摘要软交换是NGN的关键技术,在传统的电信交换网络中,引入软交换技术进行网络的优 化和演进是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传统PSTN本地网中,引入中继网关,替代汇接局和长途 局的建设方案,对于探讨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通信网络向NGN演进是大势所趋,软交换是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的关键技术在向NGN演进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好网络的扩容以及新技术的运用这两个问题 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介绍中国电信某本地网的软交换中继局的建设方案及 网络演进策略1、基于电信软交换中继网关建设方案1.1 A 城市本地网网络结构现状图A城市有27个非目标端局LSI〜LS27、8个小灵通GW、一对汇接局(TM1/TM2)、一对长途 局(TS1/TS2)、一对关口局(GW1/GW2)汇接局TM按照负荷分担的方式实现端局LS信号 的收发,并负责与新建软交换域和多种业务平台进行对接;长途局TS和关口局GW也采用 负荷分担的方式实行信号的互通其网络结构现状如图1 所示TS1TX-fl软交换小处通0 匸;LSI LS27 就空撫GWt GW2图1 A城市本地网结构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1 网络结构有待优化传统的固话本地网,长途设备跟汇接设备是两套不同的独立设备。

      而在NGN的网络模型中, 长途设备和汇接设备皆属于接入层设备,因此在NGN网络中,这种两层次的结构显然需要优 化1.2.2 固网智能化的建设需求A 城市准备实施固网智能化工程,提高网络的业务开展能力智能网的发展目标结构是端局的SSP化,但固网网络规模庞大,端局数量较多,而且交换 设备种类繁多,部分设备功能受限,不能开展某些新业务,因此按照这种要求的目 标结构 进行优化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其投资很大,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固网智能化一般 采用汇接局触发的方案这种方案,业务统一由汇接局触发,避免将SSP下放到端局,不 需要对网络中的现有设备作大规模的改动但是这种方案对汇接局的局的中继端口容量和处 理能力的要求较现行组网方式要增加100%以 上1.2.3 原有设备难以满足业务开展的需求 原有汇接局在业务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难以满足部分新业务需求;同时TS1版本较低, 一半的中继不支持ISUP信令,故障率较高1.3 工程建设方案按照固网智能化和NGN的发展思路,现有网络中的汇接局和长途局在未来NGN网络中均属于 接入层设备,而且业务由汇接局统一触发,因此,独立的长途局和汇接局双层结构必然要合 二为一,演变为单独的中继局。

      本期工程为该演变策略的第一阶段1.3.1 第一阶段的工作 根据扩容合网络调整的需要,本期新建一对软交换架构的TG(中继网关),建成后网络结 构示意如图2 所示图 2 第一阶段后 A 城市本地网络结构TG1/TG2的作用是:替代现有TS1;并作为汇接局,汇接固网的部分话务,减轻现网设备负 荷压力,释放现网设备处理能力合端口数量;减少现网设备功能,使网络结构更加清晰,网 络管理更加合理1.3.2 TG1/TG2 的承载方式、信令方式 在第一阶段,TG1/TG2与本地网内原有PSTN设备之间采用TDM方式连接,在话路上采用负 荷分担机制;与其他本地网长途设备也采用TDM方式连接与软交换设备采用IP方式承载 IP承载方式是未来NGN的发展方向,所以TG1/TG2应具备IP承载能力,以满足以后网络优 化后演进的需要在汇接层,TM采用ISUP+协议访问SHLR, TG汇接区均采用MAP+协议访问SHLR1.3.3 TG1/TG2 中继配置以及信令计算本工程结合本地交换网络现状,新建1对TG与原有1对TM以及TS2采用按比例汇接方案 具体如下:本地网网内、长途、互联互通话务TM1、TM2各分担35%, TG1、TG2各分担15%; 4个汇接局均负责智能业务的触发和特服话务的转接;软交换AG的话务由TG1、TG2各分担 50%。

      A 城市的话务模型见表 1 所示表1 A城市话务模型参数表.61』* itcKrl)亩加 i£ » ftCKrl}Vf K(Eri>氐甯科犀诂毎朝Hrl:-MH21201.II660.6J2J32J)720ft14H5.6)卿-磐■1伙竝SJIJ.1J如lU-IJ五办.6I5J2OJ72S1K.S2HQiG.Wrn.38(1) TG1/TG2中继接口配置根据以上参数,核算出E1中继需求如表2所示,其中话务群分系数取定为1.2,每中继线 话务量取定为0.7Erl,设备实装率取定为0.85根据表2,1个TG的的中继配置为: 3816X15%+672X 15%=674 个 E12) TG1/TG2信令链路配置第一阶段新建TG中只有MAP信令MAP+链路数(64kbit/s) =TG汇接话务量/平均呼叫占用时长X平均消息数X每消息字节数/ (7757X 链路平均负荷)X调整系数=(29312.58+5163.82)X0.3/2/85X30X 120/ (7557X0.4)Xl.l=10link(工程信令链路配置为偶数)表 2 A 城市汇接、长途电路需求表汇接堵务iKEri)64kbit/s电路需壊E1中㈱&汇接局29312.58837513SI6扶途局5163.S214754672由以上计算可知,单个TG需要配置674E1; TG (SP)与SHLR之间需要配置10条64kbit/s 的信令链路。

      用户A呼叫用户B的流程如下所述:⑴ 用户A所在端局通过TG (或者TM)把呼叫接续到 软交换汇接局SS; (2)SS通过MAP+信令查询SHLR; (3)SHL查询用户B的业务属性,返 回业务接入码;(4) SS根据业务接入码触发本地SCP;(5) SS发起呼叫; (6)用户B摘 机,完成呼叫接续2、电信软交换中继网关演进策略TG1/TG2后,应密切关注设备的各方面性能,在确保设备能够满足预期作用后,渐进地进行 中继网关的演进2.1调整TM1/TM2和TG1/TG2的负荷分配在TG1/TG2建设方案中,考虑到网络安全等风险,TG1/TG2承担话务负荷为30%,比例偏小 因而进一步的工作是提高TG1/TG2分担的负荷比例,并把新开业务的汇接逐步转移到 TG1/TG2 上来,进一步减轻TM1/TM2的负荷根据交换网络的演进策略,TG1/TG2的话务负 荷比例调整为50%较为合适2.2 新建一对 TG(TG3/TG4)随着3G的到来,原有的长途局TS2和TM1/TM2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而且根据网络建 设扁平化的原则,TS2和汇接局TM1/TM2的结构有必要进行网络优化结合前期工程的实 际情况和经验,应该新建一对TG(TG3/TG4),替代现网的TS2和TM1/TM2。

      TG3/TG4的配 置和信令方式与TG1/TG2基本相同经过网络优化后,A城市本地网的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SS(软左換)生梵他GW1至芷他上7GW2至其他 应用胆务黔MI.R ":口图3网络演进后A城市本地网络结构图3、结束语 经过网络优化和演进后,A城市的本地网络结构得到优化,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