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蒙台梭利课程方案.ppt
35页第七章几种典型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第三节蒙台梭利课程理论与方案,,玛利亚•蒙台梭利(也译作蒙特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870 年 8 月31日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 Ancona )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小镇 1896年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系,后进入精神病院做临床助理医生,主要研究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获得成功后转向正常儿童的教育研究工作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开始实验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方案,形成了独特的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方法1914-1935年风行欧洲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一、蒙台梭利课程的理论基础,(一)儿童观 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的心智 “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量呈现出来它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注重遗传和内在的生命力 儿童在6岁之前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有吸收力的心智——相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是一个“精神(心理)的胚胎”因为每一婴儿都有一种创制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一个精神世界,所以,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每个幼儿的精神也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创造性的精神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性 “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1)秩序的敏感期 1-4岁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
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直到5岁3、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成长,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 1-3岁,3-6岁,6-12岁,12-18岁 儿童的成长类似蝴蝶的生长变化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身体内含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冲动,赋予他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断发展一是主导本能,这种本能对于处在生命初创时期的婴儿提供指导和保护,甚至决定物种的生存二是工作本能,这是人的基本特征幼儿正是通过不断的工作在进行创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类更新,又能完善人类的环境儿童的发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发性的活动,即工作完成的 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游戏,而是工作二)教育观点 1、教育原则: 以儿童为主——为的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反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专注地发展内在需要 混龄教学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2、基本观点 (1)主张自由教育 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儿童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 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 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
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充满爱心的心理环境——一个帮助儿童能够良好发展的环境 “儿童之家” 硬体设备: 第1、它必须像个家 “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并能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和小摆设 “家”中的主要房间是智力活动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较小的浴室、餐厅、会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让孩子活动和生活的空间第2、以幼儿为中心 “家”中设备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主不但教具内容要适合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所有的硬体设备也都以孩子的高度为标准,因为在儿童之家内,一切事务都由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完成 第3、从最简单的说起: 食:吃饭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应适合孩子的尺寸,你只要设想:从孩子一上饭桌,到吃饭完后下桌的中间会经过哪些手续?而哪些是过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们的大小、轻重等等,都必须是适合孩子使用的 衣:是否已为他安排了一个高度适中的衣柜,让他可以轻易地打开,将自己的衣物放入、挂好…… 住:假如家中有六、七个月大的婴儿,你是否能为他安排一大片可供他爬的空间(或客厅改造,卧房改造),至于到婴儿会走以后,客厅、卧室都应特别设计,随孩子的成长而准备、改变……。
行:除了为他安排了各类适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门外安排了一个空间,可让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齐……为什么要以孩子为中心设计环境呢?因为我们的安排,不是只看见近程目标(适合他活动),而是为了培养他能够一切自己动手,不会依赖他人的“独立”性格 第4、布置要安全、美观、有秩序,,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一)教育目标 :帮助儿童发展出自发性的人格和养成一种独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动习惯 (二)教育内容 1、感官教育:十六种系列感官教具,其目的主要是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大类 直接目的:使儿童感官敏锐,间接目的:观察、判断、比较、归类等能力的发展 感官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 强调感官教育要把握“敏感期” 感觉训练要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程序:命名、确认、记忆2、日常生活练习,①儿童的自我服务,包括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洗手、梳头等盥洗活动 ②儿童初步的动作练习,如坐、走、站及抓握等 ③管理家务的工作,包括扫地,拖地板,擦桌椅、摆餐桌、端盘子、整理房间等,,3.语言教育:一是听说的教育,二是写的教育,三是读的教育 4.数学教育 5.文化科学教育、 (三)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组织1、教育内容的组织是以教具为中心。
2、教育过程的组织则是以环境为基础三、对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评价,魅力: 重视儿童的内在需求; 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 强调个别化的学习; 倡导教师耐心、细致的观察与指导; 完整成套的教具辅助实施.,三、对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评价 局限: (一)孤立的感官训练 (二)对创造力的忽视 (三)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四)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第三节 皮亚杰主义的认知课程理论及方案,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指导意义 (一)活动是经验的来源,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二)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三)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与特点 二、凯米—德佛里斯课程 (一)课程的目标1.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人格,特别是“自律”能力,培养未来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考能力,不盲目服从既成的权威和价值的人2.近期目标:认知与社会性方面二、凯米—德佛里斯课程,(二)课程设计的原则 1.能动性原则 2.充实性原则 3.结构化原则 (三)课程的内容1.日常生活 2.传统活动:集体游戏,包括各种比赛、捉迷藏、猜迷语、合作游戏等 3、来自皮亚杰理论启示的活动 (四)课程教学活动形式 1、独自操作物体的活动 2.群体讨论 3.小组规则游戏 4.实验,(五)凯米课程的特点,1、重视儿童的生活和自发活动。
2、重视儿童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密切结合 3、重视课程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4、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三)海伊·斯科普(High Scope)课程,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创立的海伊·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研制的 (一)课程目标 有效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其课程目标是反映儿童认知能力的十类58条关键经验,即创造性的象征 、语言与文字、自主性与社会交往、运动、音乐、分类、排序、数概念、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关键经验是该课程的核心 (二)课程内容 课程的具体内容反映在课室内外的环境设置中,它们往往是以“活动区”为中介展开的,其中有:积木区、娃娃家区、美工区、安静区、音乐区、木工区、玩沙玩水区、动植物区、户外活动区等海伊·斯科普课程特别注意教室物质环境的布置和各个区域材料的选择,强调环境及其材料必须引发指向关键经验的多种学习活动 (三)课程组织 具体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的,在安排时往往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当时当地到较远的时间和场景的原则,把58条关键经验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活动中,以滋润儿童认知能力的主动发展 具体的活动类型包括 :活动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P126 一日生活主要环节包括:计划时间——操作活动时间——整理和打扫时间——回忆时间。
半日制托一日生活表举例,上午8:30----8:50 计划时间 8:50------9:45操作活动时间、 9:45----10:00整理和打扫时间 10:00----10:30回忆、点心和小组活动时间、 10:30-----10:50户外活动时间 10:50--------11:10集体活动时间 11:10-------11:20离园,全日制托一日生活时间表举例,上午7:30----8:30当幼儿进入教室后,教师和他们制定计划,帮助他们从事一个短时间的操作活动7:30----8:3早餐和刷牙9:00------9:20计划时间9:20---10:30操作活动时间和整理打扫10:30-----10:50回忆时间10:50--------11:20户外活动时间11:20-------11:45集体活动时间和午饭准备11:45-------12:30午餐 下午12:30-------1:30午睡,幼儿午睡或躺下来安静地看书1:30------------2:15小组活动和点心时间2:15------4:00有的幼儿离园教师和留下的幼儿制定计划,这些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一直到离园,(四)教学方法,保持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
支持儿童的活动和语言 帮助儿童进行选择和作出决定 帮助儿童自已解决问题,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