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瑞士大学组织战略模式转型及思考.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16475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瑞士大学组织战略模式转型及思考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瑞士高等教育经历了由“刚性管制”到“柔性竞争”的治理模式改革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卢加诺大学、纳沙泰尔大学、南方应用科学大学分别经历了由“国家认可”到“国际声誉”、由“思想守旧”到“体系重构”、由“结构集权化”到“组织动态化”的组织战略模式转型瑞士大学组织战略模式转型经验表明,处理好集权决策与合约认同、环境适应性与身份合法性之间的关系是一所大学成功发展的关键所在关键词:瑞士,大学,组织战略,模式转型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英国、印度、瑞士、芬兰四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政策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BDA140025)研究成果瑞士作为西方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其国际竞争力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家创新能力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科研机构质量、大学—产业研发协同能力均居世界领先[1]单位人口新增博士生数量、国际合作科研论文数量、产学研合作科研论文数量均居欧洲第7[2]瑞士进入世界前10%的高引论文占本国科研论文总量的19.6%,位居世界第一[3]这些卓越表现的背后,其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瑞士是世界上单位人口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

      从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看,瑞士是世界前500强大学最密集(单位人口)的国家,约50%的瑞士大学生就读于国内世界前200强大学,位居世界第一[4]瑞士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其近年来大学组织战略模式成功转型密不可分组织战略是一个大学成功发展的逻辑基础和动力机制,是大学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治理工具本文以瑞士3所独具特色的大学为案例,深入剖析瑞士大学不同组织战略模式的转型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一、瑞士高等教育治理模式改革:由“刚性管制”到“柔性竞争”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瑞士形成了“精英化与大众化结合”、“学术型与应用型并置”的分层指导、分类管理的高等教育体系瑞士两所联邦理工学院(FIT)构成了“精英化”顶层体系,是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顶尖研究型大学系统州立大学(Canton University)和应用科学大学(UAS)构成了双元并置的“大众化”层级大学结构体系传统上,各州政府对所属大学实行严格的刚性管制,大部分组织事务由地方法律和行政当局予以约制,大学仅享有极其有限的自治权因此,新世纪之前,瑞士大学基本上实行的是一种以政府“刚性管制”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大学自身组织战略决策能力严重缺失。

      20世纪90年代后期,联邦政府加紧推进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于1999年出台了新的《大学资助法案》,明确了“竞争与合作”的大学组织战略原则,赋予了大学校长和大学委员会高度的战略决策权[5]在此基础上,1999年和2000年又分别出台了由各州政府共同签署的《大学政策合作州际协定》和州与联邦政府共同签署的《有关大学事务的合作协议》[6]在此框架下,各州政府也开始修订各自的大学法案,不同程度地赋予了大学更大的组织战略自治权限至此,瑞士政府已初步确立了新一轮的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框架,开启了新时期瑞士大学组织战略模式改革和转型的序幕在新公共管理市场化的国际浪潮中,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瑞士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开始走向“柔性竞争”,地方大学组织战略呈现出新的态势,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赋予了大学更大自治权,校长和大学委员会成为瑞士大学组织战略的核心主体,由此构成了瑞士大学“以校长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如纳沙泰尔大学)和“以大学委员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如卢加诺大学)政府竞争性财政拨款机制的引入以及跨校协同发展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过分集权瑞士大学正走向“相互合约”而非政府直接干预的新型组织战略模式。

      大学自身负责组织战略定位和规划,明确自身在国家乃至国际学术环境中的地位,并由瑞士“大学校长大会”统一协调,实行“自下而上”的大学组织战略规划模式[7]但是,从瑞士各州大学法案和联邦大学法案的文本看,瑞士大学组织治理和学术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有所不同对于应用科学大学来讲,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研制国家所有应用科学大学组织战略指导纲要,实行宏观指导性治理,将具体事务交给应用科学大学自主治理[8]目前,从整体看,瑞士大学组织战略诸多方面都享有高度自治权瑞士在29个欧洲国家大学自治排名中,除了行政组织自治居第20位,其他自治指标都在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自治居第3位;学术自治居第9位;财政自治居第13位在教师自治指标中,高级学术人员聘任、薪金、晋升程序居欧洲第一;在学术自治方面,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教育项目增设和废除、教学语言、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学位教育项目内容设置等方面均居欧洲第一[9]二、瑞士大学三种组织战略模式转型(一)由“国家认可”到“国际声誉”:卢加诺大学(USI)卢加诺大学创建于1996年,是一所享有较高声誉的州立大学,其组织战略模式转型的节点是2004年创建的“信息学院”(Faculty of Informatics)。

      该大学第一阶段组织战略模式(1996~2003年)是以“组织体系构建”为中心任务,以政府法律规约为治理依据,以教育教学为核心使命,以“国家认可”为终极价值取向;第二阶段组织战略模式(2004至今)是以“职能拓展”为中心任务,以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塑造“国际声誉”为终极价值取向在第一阶段,卢加诺大学于2000年正式获得联邦政府的“国家认可”身份在《1995年卢加诺大学法》和《1996年卢加诺大学法实施程序》框架下,该大学所有学术活动都以教学为中心[10]为解决大规模学生扩招问题,学校主要通过非正式个人关系直接聘用教授,教师队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年化、非常驻性和外部兼职等特征这一时期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创新和完善,由最初仅有的3个本科专业扩展到2003年的8个本科专业和14个硕士专业随着卢加诺大学融入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学校领导开始考虑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计划创建一个所谓的“遗失的科学学院”(The Missing Faculty of Sciences),将卢加诺大学建成一个更加综合性的大学;另一方面,学校开始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创建独立于学院之外的多学科研究院所然而,由于当时内外条件不成熟,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003年卢加诺大学章程》确定建立“信息学院”,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信息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卢加诺大学在发展“硬科学”的组织战略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授构成,研究生规模明显超过了本科生规模,教职工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该校专职教授数量由15人增加到99人,校内常驻教授比例也由28%增长到50%[11]2006年开始,卢加诺大学新任校长明确提出了“国际卓越”的组织战略目标,并实施了一系列追求“国际卓越”的组织战略行动学校所有人才聘任程序根据国际同行评审标准予以系统化,关闭或重组科研成效不佳的机构,教授身份也由单一教学使命转向以科研为核心的多重使命学校外部科研经费大幅增加,竞争性基金经费比例明显提高2011年学校获得1,600万瑞士法郎外部科研经费,其中竞争性科研经费达1,400万瑞士法郎;“硬科学”科研项目数量猛增,具有国家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科研项目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12]在组织战略模式转型中,卢加诺大学凭借其学位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卓越独创性,已发展为瑞士最具国际化的综合性大学,“国际性”、“跨学科性”、“创新性”、“卓越性”已成为该大学组织战略的代名词。

      2013年,国际学生占本校学生总数的65%,来自100多个国家,教职工795名,科研机构30个[13]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卢加诺大学已由单一本科教育的一般本科大学发展成为以研究生培养和卓越研发为主导的高度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二)由“思想守旧”到“体系重构”:纳沙泰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uchatel)纳沙泰尔大学成立于1909年,是纳沙泰尔州地方大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大学组织战略模式转型的节点是《2002年纳沙泰尔州新大学法》的实施整体看,其组织战略模式由“维持现状”的“思想守旧”(1996~2001年)向大学组织“体系重构”(2002至今)转型1996年,纳沙泰尔州政府进行了大学治理模式改革,校长权力得到强化,旨在通过分类拨款和校长赋权方式培育大学的组织战略决策能力然而,纳沙泰尔大学却始终以保守主义态度坚守传统,排斥革新,仅依据新改革框架与周边大学在个别教育项目上建立了某种联系,在其核心科研和财政体制上未采取任何实质性改革行动相反,纳沙泰尔大学还仍实行以传统的内部平衡机制和学院拨款模式(科学学部占有绝大部分科研活动经费,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占有绝大部分教育活动经费)为主的线性年度增长财政模式,大学组织内部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2002年纳沙泰尔州新大学法》赋予了大学校长更广泛的自主权,纳沙泰尔大学治理结构和科研体系开始走向“重构”阶段[14]《新大学法》要求大学必须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另外,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给纳沙泰尔大学传统守旧的组织战略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的兴起引发了学生招生市场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政府相关政策更加强调学生数量和科研产出纳沙泰尔大学逐渐意识到:随着学生招生数量不断减少,学校规模日趋萎缩,可利用资源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同时,外部政治压力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对该大学不可持续的财政状况予以坚决整顿对此,2004年新校长任职后,提出了新的组织战略规划,学生规模较大的优势学科和卓越科研领域成为优先发展战略相应地,在人才资源战略上也有新的调整为降低成本和提高灵活性,该大学开始引入新的教授职位制,消除守旧的终身教职制,提高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在学校科研项目中的地位尽管这些被认为是仅关注“微技术研究院”的新组织战略在大学委员会、政府和国会都得到了通过,但由于未能真正触及大学根本性和“深水区”问题的改革,2007年这套新的组织战略规划被废止政府将该“微技术研究院”移交给享有国际声誉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管理。

      随后,政府又将该校科学学院的地质学和分子物理学等学科移交给其他成效突出的大学管理2008年新校长任职后,纳沙泰尔大学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又实施了新组织战略规划,彻底摆脱传统守旧观念,以开放的姿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新组织战略规划的实施使得纳沙泰尔大学与国外许多知名大学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网络,与400多个国内外科研组织建立了战略协同关系,形成了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一体化,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化综合性大学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