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文学的人物.docx
3页影视文学的人物(一) 影视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其他叙事艺术一样,影视剧也是以“写人”为中心的没有脱离人物的“纯粹的”事件, 没有与人物无关的环境描写,而推动叙事的核心一一冲突和对抗则更离不开人物,“一次戏 剧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我们能够想象人和人之间的,或者人和他的环境一一包括 社会力量或自然力量一一之间的戏剧性斗争但我们要设想一出只有各种自然力量互相对抗 的戏可就很困难了即便是像《西游记》、《狮子王》这样的作品,它所描写的也是一种 “拟人化”的冲突对抗,实际上还是写人在影视剧本创作中,人物是造型形象的主体人物的活动及各种人物关系构成了作品的情节, 人物的命运形成了作品的叙事框架,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评价也主要通过人物得以表 现因而,塑造富有审美个性和价值的人物形象,是影视剧本创作最重要的任务在少数先锋派电影中,人物往往作为一种思想的符号,只是表达作者理性思维的一种手段 而在大多数影视作品中,都要求塑造鲜明、生动、富于个性的艺术形象这既包括主要人物 形象,也包括次要人物形象;既包括正面人物形象,也包括反面人物或者一些更加复杂的、 难以做出政治或道德判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要求写出性格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典型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人物性格 不能违背生活的逻辑和自然规律所谓生动性,是指人物性格要通过丰富的、生动的细节和 语言来表现所谓典型性,要求人物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真实、 生动、典型,是对人物形象塑造最基本的要求否则,观众就会拒绝接受作品的人物,不信 任作品中所叙述的一切内容在一些商业性影视片中,人物形象往往类型化,诸如大智大勇的英雄、温柔贤惠的女性、愚 蠢奸诈的敌人,还有懦夫型人物、鲁莽型人物、滑稽人物等这类商业影视片主要给人们提 供一种精神上的松弛和宣泄,同时也蕴含一定的道德理想但由于它不能塑造出独特的艺术 形象,不能加深人们对人类和世界的认识和把握,虽然容易产生较高的票房价值,却难以取 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优秀的影视剧作,必须要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许多成功的杰作都因为提供了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而载入史册如《夏伯阳》、《巴顿将军》、《莫扎特》、《简爱》、《祝福》、《林则徐》、《周恩来》、《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它 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存活在观众的记忆中二) 人物形象的个性化人物形象要做到个性化,首先必须使人物的思想、情感、行为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和核心。
任何人都不是一架装配起来的机器,而是具有内在生命的统一体,即便是性格分裂者,这种分裂性也会成为他性格的基调正是这种内核,为人物提供了外部行动的内在动机和依据,一切外在的“形”都由于这种“神”的支撑而获得了蓬勃生机其次,人物应具有生命感每个生命个体在历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都不仅仅是一个被支配的、 被动的符号,他是作为一个血肉之躯参与历史,创造生活的他所从事的社会活动与他自身 的生命体验是交融在一起的,他从“我”出发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卡? 不仅需要展示其各种活动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展示与其自己的人生选择、人生体验相 结合,表现出其对生命的理解,对自身处境、遭遇、生活价值的反思,写出属于其自己的欢 愉、激动、困惑、苦闷和感伤无论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他都是以一种个体的生命介入社 会的,寻找和揭示这个介入点和介入过程,就可以使人物形象成为一种具有深度支持的活动 i主体强调个性往往容易导致一种心理学意义的类型化,例如只写出一个人的狂妄、吝啬、阴险或善良诚实的性格类型,而没有表现出这种性格在特定的“这一个”身上所显示的独特性事 实上,任何个性都来自一种特殊的个体性,正是这种个体性决定、支配着人的性格整体。
所 谓个体性,就是指个体特有的心理结构和结构功能它的形成,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和历史 所制约,另一方面,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受种族、家庭遗传、个人的童年经验、人生经历以 及某些意识原始驱力所决定在表层现象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一定明显,而在深层结 构中,差异却是巨大的正是这种差异先验、强制性地支配着每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使人物的丰富性、整体性都染上鲜明的个体色彩只有把握住这种深层结构中的个体性,人 物形象才会真正显示出个性的魅力三)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最终是通过各种造型手段来完成的,所以剧作者在刻画人物时, 必须遵循影视艺术的造型规律,调动各种艺术技巧,发挥造型优势同时还要避免影视艺术 手段自身的一些局限,如难以细致展示人物心理过程,难以进行直接的抒情、议论等影视 剧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话和独白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语言交谈,它既能传达谈话双方的心理、情绪、思想,又能 引发、激化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所以也被称为“言语动作”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剧情, 表现人物关系,而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则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对话既要符合人 物的身份和性格逻辑,具有个性色彩,又要符合人物关系所规定的语言情景,精练、生动, 并与画面和其他音响因素密切配合。
对话应该具有动作性,传达人物之间的冲突、纠葛,推 动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也推动情节和事件的发展对话还应当注意生活化,避免将书面 语言写进人物对话中对话还应注意挖掘潜台词,启发观众的想像力从整体上讲,电影由 于节奏快、镜头转换迅速、场景多,一般不宜有太多的对话,而更多的是依靠动作、表情来 刻画人物但在电视剧尤其是连续剧中,对话的比重则比较大在影视作品中,有时也使用 内心独白的方式,它往往通过“画外音”表现出来内心独白使人物内心所思所想所感所忆 借助语言显示出来,它的功能在于从内心入手揭示人物性格此外,它有时也起交待时间、 地点、背景、环境、情节,或者议论和抒情的作用,但要尽量避免用独白代替动作在许多 情况下,内心独白并不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最佳手段,而且它对观众的吸引力、感染力也 很有限2. 动作它包括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内部动作指人物对环境、他人及自身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是 人物外部动作的动因和根据外部动作指人物的形体动作,是人物对环境、他人及自身的一 种生理反应活动由于造型的需要,外部动作是影视艺术用以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的形式 一般来说,影视艺术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外部动作来描写人物,而很少直接运用心理描写来 刻画人物。
3. 肖像描写由于影视片(剧)中的人物要以具体形象出现在银屏上,影视剧作还应该对人物的外貌特征 进行文字描写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要求简明、准确地描绘出人物身材、 容貌、服饰、表情、音调、姿态和风度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外表反映出该人物的职业身份、 社会地位、生活处境、修养教育和内在性格当然,人物的肖像特征最终是由演员的造型确 定的,剧本只是为演员的选择和表演提供蓝图和提示4. 音乐与音响在特定情境中,音乐、音响也可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揭示如日本电影《砂器》 结束前和贺英良所弹奏的钢琴协奏曲《宿命》,即是对他一生的回顾总结,又提示了他痛苦复杂的内心世界又如电影《红粉》用夸张的刷尿罐声来渲染秋仪复杂、矛盾的心理等音 乐音响在展示人物心理和性格时,有时会产生特殊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