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及对策.doc
8页试析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城乡信息化差异数字鸿沟对策论文摘要:阐述了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现状,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促 进安徽省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根据XX —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 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 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 史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资源的普遍应 用、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 素和社会财富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对信息化工作高度 重视,在信息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 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方面积 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信息化工作XX年,安徽各县(市、区) 政府也全面建设信息服务站然而,安徽省的总体发展水 平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还比较落后,加上安徽省经济基础 比较薄弱,加快安徽省的信息化发展更是当务之急,也是 促进安徽省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1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现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差距也不断扩 大。
城乡居民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也存在差异即所谓的城乡数字鸿沟,而这种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基 础设施的差异、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交流的差异、信 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品结构的差异以及信息消费水平的差 异等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 体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般是:在城乡之间优先保证城市 结果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能优先得到保证,而农村的却很 难得到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统 计年鉴XX公布的数据显示,XX年3月,安徽省城市人口 2485万人,固定达到万户,城市普及率达到%但 是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相对滞后,安徽省农村人口 3650 万人,固定为万户,农村固定的普及率为%,只是 城市水平的%根据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XX — XX年居民家庭平均 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台数农村居民拥有数相对较少,分别 是城镇水平的%,%,%,%虽然城乡居民对家用电脑拥有比例 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总体来说城乡居民对家用电脑的拥有 量还是相差悬殊可知,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拥 有更充足的信息基础设施,城乡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 着很大的差异城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产生与传播的差异由于 城乡居民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 村居民对网络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 的利用远不如城市居民利用的充分和有效。
根据安徽财经 大学XX年暑期“三下乡”对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农村的 电视覆盖率为%,有线电视覆盖率仅为%,农村居民通过广 播获取信息资源也只有%,可见农村的信息资源相对贫乏, 而农村居民又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更扩大了城 乡信息化差距城市是经济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中心,能产 生大量的信息,而且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都十分便捷农 村地区生活较为稳定,产生的信息较少,采集和传播信息 也相对困难,使得多数媒体把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城市而 不是农村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信息交流越来 越便捷,而农村由于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信息交流不方 便,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差异也日益显著城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产品结构的差异城市经 济较为发展,把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医疗、交通 运输以及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而农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水平不高,没有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能,各个方面多运 用传统的方式而没能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城乡居民拥有 信息产品的结构也存在差异安徽财经大学X X年暑期“三 下乡”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显示,居民对普通彩电、VC D机和DVD机等信息产品拥有率较高,拥有率分别为%,%和%, 而对照相机、录像机和电脑等信息产品的拥有率较低。
相 比而言,城市居民减少了对VCD,DVD等逐渐被市场淘汰产 品的使用,他们更多的拥有和使用现代更先进、更时尚、 科技含量更高的信息产品城乡的信息消费水平差异在信息消费方面,比如农村 百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移动数、计算机数以及书籍报 刊和杂志的购买量都远比城市少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在 精神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也远小于城市国家统计 局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城镇人口在文化教育方面 的消费指数为,而农村人口的消费指数为,城镇与农村的 消费指数之比为,可见城乡己经形成深深的数字鸿沟2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形成的原因当城市居民接触并拥有大量的信息不知如何选择的时 候,农村居民却面对着信息h乏的状况造成城乡信息化水 平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就城乡居民在收人、文化以及 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方面来分析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形 成的原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 提高尽管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城乡 差异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日益 扩大(见表2)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1980年、1990年、2000年以及 X X-XX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人占城市居民人均年 收人的百分比分别是%,%,%,%,%,%,%01 980年到XX年比例 从%降到了%,可见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不仅很大而且日益 显著。
收人差距大,进而导致了城乡居民对信息产品消费 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城乡居民的 文化水平差异安徽省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据统计,XX 年安徽省在全国总人口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 比重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文盲和半文盲率所 占比重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分点安徽省居民受教育 普遍较低,而相对来说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更低据调查 城市居民利用图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接受信息的比例 远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要远低 于城市居民,因此对于图书、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的利用 率较城市居民低在农村信息资源相对匾乏的情况下,农 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少,久而 久之,城乡居民的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城乡的信息化水平的 差异城乡信息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方面的差异城市信息产品 的供需相对充足,而农村信息产品的供需相对不足,是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农村居民的收人 水平较低,不论是的初装费、费与互联网上网费 用,还是文化教育的费用,都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过高由表3数据计算可知,人均文教方面的消费额占人均 年收人的比例,城镇为%,而农村为%,相对来说农村居民 的文教消费占收人的比重较高。
因此,农村居民就会减少 对信息产品的消费另外,农村居民相对于城市居民对信 息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较低,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也较少在 信息产品的供给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而且各小村镇离城市较远,电信和通讯网 络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都较高在市场驱动下电信和网 络公司会向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会相应的减少对农村地 区信息产品的供给量,最终加剧了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 3促进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已经渗透到经济、文化和日常生 活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差异现象将成 为新的社会问题,它会对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 的影响而缩小安徽省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实现城乡信 息化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项具有深远历 史意义的工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当今信息经 济社会下,信息被作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己经成为一种社会 资源和财富,贫富的差距也将取决于对于信息的拥有和利 用水平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使城市居民接触并拥有大 量的信息,成为信息富有者;而农村居民由于获取信息的渠 道较少,而且运用信息的能力较弱,成为信息的匾乏者 这种信息的富有和匾乏,最终会导致资源和财富的富有和 匾乏。
如果不对农村的信息化工作进行改进、不加强农村 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城乡的数字鸿沟将加 大,贫富差距也会扩大,很有可能导致城乡居民财富的两 极分化现象所以政府应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 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乡信息化 水平差异把社会分成了信息富有者和信息乏者,而他们获 得和利用信息的机会与能力是不相等的在我国城乡的二 元体制下,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将会更加显著为了缩小 城乡信息化差距,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以促进安徽省的和谐发展一是合理的制定和完善农村的 信息规章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二是 加强农村互联网、电信和有线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拥有率和使用率三是大力开发 利用农村的信息资源,建立农村居民需要的各种数据库四是广泛开展农村信息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 信息素质,并注重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五是加快农村 教育、医疗和就业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城乡信息化水 平差异导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城市 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可获得的信息及其所拥有的信息更多, 在社会中会拥有更高的收人、资源财富和社会地位这有 可能激化社会矛盾,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为此相关部 门应积极推进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3网融合,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种信息的高效合理利 用,促进城乡信息资源共享政府制定信息化方面的利民 惠民政策,激发农村居民的热情,促使他们加人到农村的 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大力扶持,降低农村信息服务价格, 以提高农村信息产品的消费量政府应适当补贴,以降低 电信网络公司在农村的投资成本和农村信息服务的价格, 降低网络使用费用,逐步实现电信网络等信息资源在 农村的广泛普及,以减少城乡的信息化水平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