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必修二1.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WORD教案01.doc
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人人学科网 版权所有第一章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课程标准: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景中,知道合运动、分运动分别是什么,知道其同时性和独立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会用作图和计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抛体运动的观察和思考,了解一个运动可以与几个不同的运动效果相同, 体会等效替代的方法 (2)通过观察和思考演示实验,知道运动独立性,学习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 (3)掌握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处理简单的矢量运算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勇于表达的习惯和用科学语言严谨表达的能力三、教学建议·教材处理本节一课时运动为什么可以和如何进行合成和分解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的 两个观察与思考栏目,建议做好实验的同时,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增强观察的目的 性和思考的方向性讨论与交流一,可以类比力的合成与分解,方便学生理解。
讨论与交 流二,可写出位移时间关系式进行讨论,根据学生情况,可考虑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讨 论互成角度的运动的合成问题·演示实验两个实验的器材,实际上是同一套,而且应该是大多数学校都有的传统实验器材其 演示可以百分之百地成功应注意实验二中,两球的起始高度应相同,并向学生作相应的 描述可以在实验板上画上方格,用木条横放在不同高度的位置,观察小球下落不同高度 的情况,同时可对比水平、竖直方向位移关系,以及时间与位移的关系实验的分析是本 节成功的关键·探究、讨论方式 实验一可设置的问题有: 1、 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可以怎样描述? 2、 小球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关系? 3、 三个位移的关系与必修一中的什么内容相似? 4、 运动与力,在计算、处理上会有相似的方法吗? 实验二可设置的问题有: 1、 改变小锤打击金属片的作用力,两球的运动是否有变化?如果有,有什么变化? 2、 改变小锤打击金属片的作用力,实际是改变了两球运动的什么要素? 3、 两球的运动,相同与相异之处各是什么? 4、 改变小锤打击金属片的作用力时,两球运动的相同之处有变化吗?·学生学习指导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人人学科网 版权所有注意对比必修一中力的合成与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至广泛地在矢量计算中应用平行 四边形法则。
由此,把必修一中学生学习到的基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作图法、计算法、正 交分解法等方法,迁移到这里来·学生学习评价在学生讨论与交流时,注意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其正确的思想方法,也要注意纠正学 生表达的不规范与不严谨,对能用科学语言较严谨地表达观察结果、分析结论的,要明确 指出并充分肯定·教学资源教参中的课件不再赘述此外,还有: 玻璃管中蜡块上升,玻璃管平移的运动分析课件: http://168.160.224.48:8080/resource/0/2/097/K12CENTER000002-0000000000097997.swf 四、教学设计·引入:简单复习对直线运动的描述如何描述更为复杂的曲线运动?·新课讲授: (一)分运动与合运动 实验一:介绍实验装置实验板上画上方格、坐标小锤释放角度不变,用木条横放 在不同高度的位置,重复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球下落不同高度的情况提出思考问题,并 引导讨论:1、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可以怎样描述? 2、小球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与实际位移的关系? 3、三个位移的关系与必修一中的什么内容相似? 4、从位移时间关系看,水平、竖直方向各是什么运动? 5、运动与力,在计算、处理上会有相似的方法吗? 分析等效关系,说明合运动、分运动的概念。
(二)运动的独立性 实验二:简介两球可同时开始运动木条横放在较低的位置不变,改变小锤释放角度, 重复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球下落的不同情况提出思考问题,并引导讨论: 1、改变小锤打击金属片的作用力,两球的运动是否有变化?如果有,有什么变化? 2、改变小锤打击金属片的作用力,实际是改变了两球运动的什么要素? 3、两球的运动,相同与相异之处各是什么? 4、改变小锤打击金属片的作用力时,两球运动的相同之处有变化吗? 分析说明球 2 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且互不影响总结运动 的独立性 (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分析:描述运动的物理量是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实验一、二知:合运动与分 运动时间相同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均为矢量,可参照必修一中对力矢量的处理,用平行 四边形法则解决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方法回顾:1、作图法;2、计算法 应用一:例题可让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分析方法和解题规范 应用二:(示学生情况选用)分析: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是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处理:回顾第一节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考虑分运动 a、v 分别合成,再判 断 讨论: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同一直线上哪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人人学科网 版权所有五、达标练习·纸笔部分:结合节后练习 1,讨论船过河问题的两种典型情况:最短时间和最短距离 过河的条件。
·实践部分:参照教参 P11,图 1-2-3,学生课后实验材料可去掉图钉,直接用手 固定,把小球改为钮扣、橡皮擦之类的小物件,在水平面(桌面)上直接实验提出思考 问题: 1、 小物件的运动是什么运动?(直线还是曲线?匀速还是变速?) 2、 可以等效为什么运动? (以下问题示学生情况而定) 3、 是否匀速跟什么因素相关? 4、 是否直线运动跟什么因素相关? 5、 改变线与直尺的初始夹角,重复实验能解释小物件始终做直线运动的原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