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边缘物联代理终端.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354964651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2.3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边缘物联代理终端技术规范边缘物联代理终端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边缘物联代理终端(Edge Computing Terminal,简称ECT)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具有边缘计算功能的物料代理终端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恒温湿热方法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095(所有部分)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59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 16935.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17215.211 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 17215.322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22部分:止式有功电能表(0.2S级和0.5S级)GB/T 17441 交流电度表符号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98.45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5部分:通信协议-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1430 变电设备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GDW 1376.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1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Q/GDW 1376.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边缘物联代理 Edge Computing Agent边缘物联代理位于物联网感知层,通过以太网或广域无线网络连接到物联管理中心或其他业务系统, 本地通过无线网络,有线网络连接各种业务终端和传感终端,实现感知层的数据汇聚、边缘计算、区域 自治等功能15系统软件 System Software包含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系统管理软件,具备连接管理、设备监视管理、系统管理、应用软件管理和容器管理等功能,支撑上层应用软件的独立开发及运行本标准中专指边缘物联代理中使用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Application Software基于系统软件实现特定业务功能开发的特定应用程序,通过应用软件的独立开发,实现特定业务功 能的边缘计算及区域自治4 分类与命名 产品分类4.1.1 按其通讯方式可分为:有线网络、无线网络4.1.2 按其是否支持离线数据采集,可分为:带备用电池型和不带备用电池型4.1.3 按其是否具备算法加密功能,可分为加密型边缘物联代理终端和非加密型边缘物联代理终端, 如加密型边缘物联代理终端可采用 ESAM 型国网加密芯片 型号命名4.2.1 边缘物联代理终端型号由厂家代号、产品代号、特征代码组成,形式如下图所示:图 1 型号组成4.2.2 产品代号由“ECT”三个字母组成,表示边缘物联代理终端。

      4.2.3 特征代码由 3 位字母组成,代表产品的有关特征,具体内容见下表 1表 1 终端的特征代码联网方式离线数据采集加密算法RWBNED有限网络无线网络具备不具备加密不加密RJ454G、5G、WiFi备用电池无备用电池ESAM加密无加密芯片 外观要求4.3.1 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覆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 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4.3.2 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及功能显示应清晰端正4.3.3 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应符合 GB/T 17215. 211 中 5.2.2 的要求5 技术要求 环境条件产品正常运行的环境要求如下表2所示表 2 环境条件序号项目要求1工作温度-20℃~55℃ (-20℃启动)2储存温度-40℃~70℃3相对湿度5%~95% 无冷凝4海拔高度<1000m,对于安装在海拔高度超过1000米的,应依据标准 GB/T 11022第2.3.2条要求的耐压测试规定执行 硬件要求5.2.1 性能要求5.2.1.1 主 CPU 应满足单芯多核,主频不低于 1.8GHz,内存不低于 2GB,FLASH 不低于 8GB,CPU芯片应为国产芯片。

      5.2.1.2 硬件应支持部署 Ubuntu Sever 操作系统,支持 EdgeX Foundry 边缘计算框架5.2.2 功率消耗整机功耗应不超过20VA 电源要求5.3.1 支持 AC220V/380V 供电,支持通过变压器使用交流三相四线制供电,在供电故障(三相四线供电时任断二相电)时,交流电源可供终端正常工作上电、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均 不应误动或误发信号,当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电源恢复后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 正常运行,供电恢复正常后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无改变5.3.2 采用锂电池作为备用电源,集成于终端内部,当主电源故障时,锂电池能自动无缝投入,并应维持系统 15 分钟以上正常工作时间失去工作电源时,应保证各项设置和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 1 年 接口要求5.4.1 上行通信接口应具备至少2路无线公网或无线专网上行通信接口,并采用模块化设计,2路接口物理隔离,分别用 于连接两个独立的网络5.4.2 下行通信接口应至少具备2路RS-232或RS-485下行通信接口,接口应支持200mA、12V供电每个RS485口可带载不少于64个设备 。

      5.4.3 以太网接口应至少具备1路以太网,既可以作为终端上行通信接口,也可以作为本地通信接口5.4.4 DIDO 接口可选配DIDO接口,以满足数字信号处理及需求响应控制要求,DI接口需要外部提供电源,DO接口 为继电器输出,额定容量为AC220V,5A5.4.5 HDMI 接口1路HDMI接口可选,用于连接外部显示器5.4.6 WIFI/蓝牙模块WIFI/蓝牙模块可选,以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需求5.4.7 USB 接口应至少具备2路USB接口,以满足外设连接需求5.4.8 其他接口接口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应具备至少1路维护调试串口 功能要求a) 边缘物联代理终端软件应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系统软件支持部署 Ubuntu Sever 操作系统,并提供整体运行基本支撑,同时提供连接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应用管理等功能;b) 支持通过北斗、GPS、物联管理平台、业务主站对时,根据现场需求选择对时方式;c) 应能接收平台或能源站点本地端口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宜支持 SNTP 对时功能,时钟以平台为准;在-25 ℃~+ 60 ℃温度范围内,时钟误差不大于± 1 s/d;在参比温度(23℃)下,时钟误差不大于± 0.5 s/d;具备时间同步监测管理功能,监测时间同步状态;d) 应具备事件及报警功能,至少应包括:复位、清零指定数据、软件版本变更、参数变更、校时等事件;e) 应具备与终端、与平台间的通信状态检查和通信报文监视功能;f) 应能接收平台对终端的数据转发指令,实现平台与终端的数据传输,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g) 应支持一点多发功能,支持用不同的协议同时向多个平台独立上传数据,应支持断点续传功能;h) 可通过本地或远程信道进行软件升级,软件下载时不影响终端正常工作,支持断点续传功能。

      5.5.1 系统软件5.5.1.1 连接管理a) 设备初始上电时,应主动建立起与物联管理中心的连接,并根据预配置进行连接设置上行双路连接的,应根据配置将其中一条连接设置为主连接,另一条为辅连接通过主连接可以完成预定义的所有功能,而辅连接对端的物联管理中心仅可对边缘物联代理进行“只读”操作, 不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和升级等操作b) 应采用基于数字证书的方式实现与物联管理中心的双向身份认证5.5.1.2 设备管理a) 应支持查询设备 ID、硬件版本、系统软件及各组件版本、设备运行日志;b) 应支持业务数据流和管理数据流分离,通过管理数据流升级设备软件、应用软件;c) 应支持网络配置的修改和查询;d) 支持监测通信网络状态,状态异常时主动尝试恢复;e) 支持设置和查询包括但不限于 CPU 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内部存储占用率等告警和停电、启动等信息;f) 支持设置/查询本地时间和时区;g) 提供远程访问的安全接口5.5.1.3 系统管理a) 应具有远程升级系统和业务应用的能力;b) 应具有本地维护接口,可通过本地维护接口对设备进行系统升级、软件升级和参数设置等操作5.5.1.4 应用管理a) 应支持应用软件的启动、停止、安装、卸载等功能;/b) 应支持查询应用软件信息,包括应用软件列表、应用软件版本信息、应用软件运行 状态、CPU 占用率、内存占用情况;c) 应支持监测应用软件异常的功能,包括应用软件重启、CPU 占用率超限、内存占用率超限等,CPU 占用率和内存占用率超限时,应上报告警并重启应用软件。

      5.5.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设计应基于系统软件,与硬件实现解耦,支持独立开发,并支持通过物联管理中心分发,实现业务功能灵活、快速扩展终端需预置基础的数据采集应用软件,并应具备数据采集与存储、 边缘计算、多连接上传等功能5.5.2.1 数据通信a) 可选配数据加密芯片,具备数据安全加密功能,密钥算法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相关政策涉及控制的应采用控制加密;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应采用传输加密安全通信功能应通过平台统一检测认证b) 上行通信宜支持以太网、光纤、4G/5G 等,下行通信应支持 RS485,宜支持 Lora、蓝牙、HPLC等应具备与终端或其他传感器之间的通信介质的扩展能力c) 上行通信协议应支持 IEC 60870-5-104 或 MQTT,宜支持 DL/T 698.45、Q/GDW 1376.1 等,下行通信协议宜支持 Modbus、DL/T 645、DL/T698.45、CJ/。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