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军事应激中的人格特质.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749710
  • 上传时间:2017-07-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军事应激中的人格特质【关键词】 噪声【摘要】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人格特质对军事活动和行为可产生较大影响,人格因素在应激所致心理问题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别. 研究和探讨不同军事人员的性格特征,是甄选和淘汰不合格人员、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干预措施的基础,这对有效实施个性化应激管理,保证安全作业,提高作业绩效,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就不同人格特质在战时、平时,噪声环境,高原环境,潜艇人员以及渡海登陆演习等军事应激中的作用、特点进行综述.【关键词】 人格特征;应激;噪声;高海拔;军事人员;应对方式0 引言人格形成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生活环境诸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即人格因素是由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与部分行为应对方式等多种因素统一整合的结果[1]. 人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 不同的人格,在相同的环境下,接受相同应激原,其2认知和应对方式不同. 各种不良环境对机体影响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不同的人格特质对军事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不同作业环境下的军人进行人格分析,对选拔人才、保证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对性格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1 人格特质在军事应激中的影响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事应激引起参战人员不良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对部队战斗力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影响,严重影响参战人员战时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3]. 近年来,部队的心理卫生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对不同军兵种,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及个性心理特征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描述;对军事应激所致生物学变化、躯体疾病、心理和行为改变、心理预防措施也做了许多研究.1.1 战时及平时军人人格特质军事心理应激包括战时心理应激和平时心理应激. 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对军事医学应激方面的研究较多,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战争应激对生理、心理的影响及干预等,如何寻求有效的医学保障措施以增强官兵战时的精神、心理适应能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3持战斗力等都是研究的热点.南斯拉夫的研究人员通过对 100 名波斯尼亚老兵进行心理测定,阐述了 PTSD 的发病率,应激相关事件的特点和导致 PTSD 的危险因素. 有 30%的受试者被诊断为 PTSD,应激相关事件多,尤其是威胁生命、亲属伤亡、物资损失在 PTSD 患者中更为常见. 研究认为患 PTSD 的危险因素为年龄 30~40 岁、婚姻状况欠佳、受教育层次低、前线战斗经历、神经质、儿童时期家庭问题[4].Fauerbach 等[ 5]用五因素人格量表 (NEOPI)研究了人格特质在 PTSD 发病中的作用,发现神经质、外倾性和低开放性的烧伤患者评分明显增高. 患者的宜人性、严谨性与该国常模无明显差异. 神经质高、外倾性低的烧伤患者较易发生 PTSD. 对军人在平时和日常工作中因职业紧张而导致的困扰和心理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军队,由于职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与军队环境的特殊性有关. 军队中,普通的工作应激原比特殊的军事应激原对军人的影响更为频繁. 这些与军队职业相关的应激原主要包括对工作不满意、想家、与同事或上级产生矛盾、部队换防、评价较低、晋升失败、非自愿的任务分配、军队纪律和训练压力等. 工作压力对人的情绪健康有强烈的消极影响, 甚至引起心身疾病. 心理学研究认为,生活事件作为应激原能否诱发心身不良反应,除取决于事件自身的属性(强度、频度和时限)外,还受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评价、归因方式及社会4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积极应对方式与受到的应激水平呈负相关,而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有明显的影响.1.2 噪声对军人人格特质的影响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关注于噪声对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噪声通过听觉器官可作用于人脑皮层和植物神经中枢影响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导致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情绪状态、数字跨度、数字译码、视觉记忆、听觉记忆、注意力集中程度及手部运动速度和精确性的目标追踪、打点正确数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得分显著下降,且得分随噪声作业工龄的延长而降低. 长期在噪声下工作和生活的人都主诉有头痛、疲劳、易激动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强噪声持续暴露,可引起运动神经行为的学习功能及神经肌肉活动能力与耐受持久性的改变,且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较高强度的噪声长期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损害,必然导致心理活动的改变. 国内许多学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对接触高强度噪声的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均证实了这一点. 噪声可诱发焦虑症状,噪声可使工人出现抑郁症,抑郁又会损害学习、记忆和思维判断能力,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关于噪声对人格特质影响的大量研究,得到的结果存在矛盾,研究中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噪音环境中神经质、外倾性和个体对噪声敏感度的 12 5a 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神经质性被试显示“觉醒力”提高,如在应激中他们更容易警醒. 而构成神经质的不利因素是烦恼和焦虑,烦恼和焦虑能够阻止被试对噪声或其它应激原的成功应对. 多数实验中内倾性者对噪声的敏感性比外倾性者高,相关性分析揭示外倾与噪声呈显著负相关. 大量研究证明对噪声敏感性高者在噪声环境中的作业成绩比其它人差,并且可引起身心疾病、神经质或其它问题. 噪声和个体噪声敏感性呈强烈的正相关. 经标准问卷测量,发现稳定的人格、外倾、相对低的个体噪声敏感性对噪声的适应性高[6].1.3 高原环境对军人人格特质的要求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线和紫外线照射量增多等. 这不仅对人的生理状况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会引起感觉、记忆、思维判断、注意、情绪和人格等心理问题,使心理功能下降,影响官兵的心理健康. 高原环境下,空气中氧分压降低,导致血液中氧分压下降、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甚至出现低氧血症,造成脑缺氧. 神经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 缺氧条件下,脑功能(尤其是学习、记忆、思维和情绪情感等高级脑功能) 发生损害,损害的严重程度与暴露时间正相关.人格与冷应激反应相关. 身体完全暴露于中度冷、热应激后,应激反应与外倾性呈正相关[7]. 冷暴露后,不舒适度、心率的增6加、去甲肾上腺素反应与外倾呈正相关. 神经质与不舒适度和自律系统反应呈负相关[8]. 对某高原汽车兵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与军人常模比较,高原汽车兵 E 分降低, N 分和 P 分增高,表明高原汽车兵具有内向不稳定及神经质的性格特点[9].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对高原实弹演习时士兵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激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士兵的个性特征及社会支持有关:情绪不稳和过于内向等性格容易导致心理问题[10].1.4 海军人员的人格和个体特征用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对南非海军水下装置处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人格具有敢为性、恃强性、自信心、稳定性和意志坚韧性. 这些个性符合环境要求. 与其它水下作业人员相比,海军水下装置处理人员更富有敢为性和恃强性. 而对 85 名潜艇人员调查发现他们具有敢为、自信、乐群性和情绪敏感 4 种个性因素. 对 100 名南非海军潜水人员调查发现他们在人格上具有乐群性、热情、冒险和自信 4 个特点[11-13] . 潜水人员和潜艇人员比较在两个因素上有显著区别,潜水人员在热情性上分数较高,潜艇人员在保守性上分数较高. 国内研究发现职业潜水员怀疑性偏低,兴奋性偏高,表现为轻松、随和、易与人相处,其余因素均处于正常范围[14].7对某部队参加渡海登岛演习的 246 名官兵用 EPQ 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将演习前后测试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演习后 P、N评分显著高于演习前,演习前后官兵情绪稳定性方面出现较大变化[15]. 黄景仁等[16]用 EPQ 对陆海野战训练的 1302 名官兵进行人格分析,发现参训官兵总体的外向性格 E 分增高,神经质 N 分显著性增高;情绪不稳定情况也显著高于平时中国军人的情况.2 应激应对中的人格特质研究表明,应激原、环境条件和人格是制约个体应对方式的三种主要因素,人格是导致不同个体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17]. 有关应对的研究表明,个体存在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和习惯化了的应对方式. 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个性特征易促发负性情绪,个性越内倾则心理卫生问题如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影响心理健康. 马煊等[18]研究发现消极应对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外倾性和严谨性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与外倾性、宜人性和严谨性均显著正相关. 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应激水平受到应对方式和个性特征多因素的影响. 从对应激水平作用大小来看,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最大,依次为神经质、严谨性、外倾性、积极应对和宜人性. 应用修订的 NE0 人格问卷对 100 名空军训练教官进行调查,发现个体的职业应激感、工作满意度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工作满意度高及职业应激程度低的空军训练教官在8人格上具有高度的情绪稳定性、自律性、谨慎性、灵活性、利他性、合群性、人际信任性、善于理解情感和正直性几项人格特性[19]. 研究证明应激经历和神经质对心理抑郁最具预测性,神经质高的个体应激感受性高[20] ,社会支持、应对和谦逊对心理抑郁的作用被神经质严重削弱[21].对不同的人格特质进行干预,指导应对方式时要选用针对性的心理学方法[22]. 充分认识军人素质的内涵,制订适合不同心理特质人群的“战时军人心理训练大纲” [23] ,研究和探讨不同军兵种人员的性格特征,甄选和淘汰不合格人员,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安全作业,作业绩效,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有着重要意义.3 展望近年来国内军内就暴露于各种应激原后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的心理学表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依然存在下列问题,由于量表本身信度、效度方面的原因以及被试主观因素的影响,单纯通过量表调查法的研究使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3] ;对于特定环境、军事训练前后人格改变研究较多,对相同特质的官兵在进入特定环境一段时间后,军事训练后或演习后人格改变发生率及改变程度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9近来人格的生物学研究已引起大家的兴趣,寻求与人格特质相联系的稳定的生物学标志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已有学者将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到人格因素的研究中,以辅助传统的问卷调查进行人格因素测试,提高人格因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开辟用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的方法研究有关心理问题的新途径,为加强理论研究,科学有效地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 王择青,杨君,朱鸿武, 等. 军人人格因素与 ACE 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28(7):606.[2] Kendler KS, Gardner CO, Prescott CA. Personal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environmental adversity [J]. Psychol Med, 2003,33(7):1193.[3] 严进,刘晓虹. 关于军事应激应用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25(6):581.[4] Kuljic B, Miljanovic B, Svicevic 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Bosnian war veterans: Analysis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