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龙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共19分)父子之间的怯意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说“逼”,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儿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
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几十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是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了10 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到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唯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村落里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 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
我说:“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侯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19、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几个生活片段的连缀,但却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父子之间微妙的心理变化和父子之间的怯意B.作品中不乏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父亲逼我喝茶”一节,仅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既慈爱又威严的父亲形象凸显在读者的面前C.作品通过“看庙”时“父亲惊奇”,“我也惊奇”,“父亲长叹”,“我也长叹”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怯意”D.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色譬如“背粪筐”这一细节,真实而自然地表现了父亲勤劳俭朴的传统农民本色E.文中倒数第三段有一处情景交融的描写,它着力渲染了一种清幽宁静的环境气氛,从而表达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的情怀。
20、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请分条回答6分)_______________ _ 21、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在作品中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 _ 22、对于父子之间的“怯意”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感情存有隔膜;有人认为是文化教养存在差异;也有人认为是年龄地位的不同所导致的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就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认识6分)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19、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 )( E )(4分)CEC表现了“怯意”不当,应为对父亲指点的领悟E“清幽宁静”不当,应为“凄清”;“对家乡的热爱”也不当,应为离愁 20、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请分条回答。
6分)乐观开朗;富有生活情趣;热爱民间艺术;煞费苦心培养儿子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技能每点2分,答出三条满分) 21、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在作品中的作用3分)写“我怕父亲”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与题目照应22、对于父子之间的“怯意”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感情存有隔膜;有人认为是文化教养存在差异;也有人认为是年龄地位的不同所导致的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就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认识6分)真实、客观,言之成理即可2. 现代文阅读31分)请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4—17题16分) 谈 作 文朱光潜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幼时薄视艺事为小技,此时亦偶发宏愿去学习,终苦于心劳力拙,怏怏然废去所以每遇年幼好友,就劝他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惟其惭怍,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蹩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
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小泉八云给张伯伦教授的信也有一段很好的自白,他说:“题目择定,我先不去运思,因为恐怕易生厌倦我作文只是整理笔记我不管层次,把最得意的一部分先急忙地信笔写下写好了,便把稿子丢开,去做其他较适宜的工作到第二天,我再把昨天所写的稿子读一遍,仔细改过,再从头至尾誊清一遍,在誊清中,新的意思自然源源而来,错误也呈现了,改正了于是我又把他搁起,再过一天,我又修改第三遍这一次是最重要的,结果总比原稿大有进步,可是还不能说完善我再拿一片干净纸作最后的誊清,有时须誊两遍经过这四五次修改以后,全篇的意思自然各归其所,而风格也就改定妥帖了小泉八云以美文著名,我们读他这封信,才知道他的成功秘诀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
稍有苟且,便不忠实听说印度的甘地主办一种报纸,每逢作文之先,必斋戒静坐沉思一日一夜然后动笔我们以文字骗饭吃的人们对此能不愧死么?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全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
初学作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1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学美术,学运动,都必须从小开始学,成人之后再学,就必然事倍功半,只能“怏怏然废去”B.作者羡慕他人善于写作,并不是因为他的写作真的很“蹩脚”,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C.有人认为写文章主要靠天资,刻苦练习没有意义,作者认为天资固然重要,练习也必不可少D.对莫泊桑这样的天才来说,费尽心力去写反而写不好,所以福楼拜让他烧掉写了十年的书稿E.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之所以能成为一流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起初的模仿阶段15.关于写作,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善于写作,可以看看他能不能轻而易举地写出别人早就想写,但又写不出来的语句B.写作有技巧,但说得出来的技巧都不是真正的技巧,真正的技巧是无法传达的,这就是所谓妙不可言C.写作离不开模仿,中国文人和欧洲文人在这一点上完全相同,都是从模仿别人的作品开始学习写作的D.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主要考议论文,影响到现代的写作训练,入手就写议论文,容易犯空疏俗滥的毛病。
16.请从如何写出优秀作品、如何成为一流作者两方面,概括小泉八云的例子所揭示的道理4分) 17.请根据文意,具体说说作者给初学作文的人指点了怎样的路径4分) k%s#5u 参考答案:14. AD(5分)(A项的表述把作者的个人经验当做普遍规律,不符合文意D项错在曲解福楼拜让莫泊桑烧掉早期书稿的原因,福楼拜并不是否定“费尽心力”的写作15. C (3分) (欧洲文人虽然也重视“临帖”,但“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不能说中欧“完全相同”)16. ①要写出优秀作品,必须咬文嚼字,反复修改;②要成为一流作者,必须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写作态度要认真,不能仰仗天资苟且从事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k%s#5u17. ①先从阅读入手,(1分)在模仿中体会写作的基本技巧1分)②重视观察生活,表现生活,(1分)多写描写文和记叙文1分)(4分,意思对即可只使用“临帖”“写生”两个概念答题,最高给2分 略3.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母亲莫言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