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青海省保卫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docx
32页2024年度青海省保卫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预案应当根据危险物质的(),确定应急救援的危险源要素 A. 危险源的大小 B. 危险特性 C. 数量 D. 品种 E. 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 试题答案:B,C,D,E 28、由于危险化学品燃烧特性不一,在灭火剂的选择上有()的要求 A. 相同 B. 不相同 C. 严格 D. 很严格 试题答案:D 2、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许多保安企业管理者在身陷危机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要尽快澄清事实,还我清白这样()都是错的 A. 证明自己有错 B. 反而会越来越好 C. 引起公众的强烈好感 D. 自我辩解 试题答案:D 3、属于维护游览场所秩序,不正确的说法是() A. 保安应当在关键部位关键时段实施现场管理,稳定现场秩序 B. 保安部门在地势峻险风景处设岗定职派驻人员,防止拥挤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C. 宣传是帮助游客防范盗窃、诈骗,强买强卖、无照揽客等侵害行为的有效方法 D. 保安有权管理、治理“黑车、黑导游” 试题答案:D 4、()安装的位置易受外界振动源的影响,导致因遇风吹等原因引起的物体晃动,而产生误报 A.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B. 振动入侵探测器 C.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D. 微波入侵探测器 试题答案:B 5、保卫人员在服务区域内,处置寻衅滋事,下列()方法正确。
A. 如果损害后果较轻,可作调解 B. 如果没有损害后果较轻,可作教育放行 C. 虽有损害后果,但被害人放弃权利,可作教育放行 D. 一律报警 试题答案:D 6、对采集目标图像的大小、清晰度及透光量做调整作用的是摄像机的() A. 镜头 B. 云台 C. 编码器 D. CCD耦合器 试题答案:A 7、一旦门、窗被非法打开,即可及时报警的装置称为() A.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B. 振动入侵探测器 C.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D.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试题答案:C 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属于治安行政违法行为,是具有治安行政裁决权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认定并实施治安处罚 A. 公安派出所 B. 国家安全机关 C. 公安机关 D. 审判机关 试题答案:C 9、危险物品分类中的第五类是() A.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B.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C. 放射性物品 D. 易燃液体 试题答案:A 10、下列做法不符合宽厚和容忍的要求() A. 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B. 对人处处设防 C. 心胸开阔 D. 会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 试题答案:B 11、遇到突发急症时,应详细报告“120”急救中心的内容包括:病人发病具体时间、详细地址;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及主要病情和()等。
A. 急救车接车地点 B. 呼救人的单位地址 C. 病人发病的经过 D. 呼救人的姓名和单位 试题答案:A 12、保卫人员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对于必须移动的物品,在拿取时应选择()部位,以免破坏原有的痕迹或留下保护人员自己的痕迹 A. 端头 B. 中间 C. 适当 D. 方便移动 试题答案:C 13、全面说明治安形势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恐慌情绪和谣言 A. 消除 B. 助长 C. 夸大 D. 扩大 试题答案:A 14、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可以同口对口()法一起进行 A. 人工喂养 B. 人工喂水 C. 人工呼吸 D. 人工喂食 试题答案:C 15、根据()的工作原理,其容易受近距离噪声干扰源的影响,例如像尖锐的金属撞击声、铃声、汽笛的啸叫声等均可能产生误报警 A. 振动入侵探测器 B.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C. 玻璃破碎探测器 D. 紧急报警开关 试题答案:C 16、巡逻服务是治保员对特定区域、地段和目标进行()的服务业务 A. 看护 B. 警戒 C. 检查登记 D. 验证 试题答案:C 17、()工程应由法定检测机构出具检测合格的系统检验报告 A. 所有技防 B. 三级(含)以上技防 C. 二级(含)以上技防工程 D. 一级(含)以上技防工程 试题答案:C 18、遇到劫持汽车案件,保安人员要迅速将劫持车辆的车型、牌照号、()及逃离方向报告110报警服务台。
A. 路线温度 B. 车况 C. 颜色 D. 建筑门牌号 试题答案:C 19、皮肤防护器材主要有防毒手套和防毒衣对()还可用防毒斗篷和防毒靴套 A. 皮肤的防护 B. 眼睛的防护 C. 耳朵的防护 D. 鼻子的防护 试题答案:A 20、保卫人员下列做法符合团结互助的要求() A. 心胸狭窄 B. 处处设防 C. 相互宽容 D. 互相拆台 试题答案:C 21、关于保卫人员道德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指保卫人员对个人与服务单位、个人与群众、个人与国家等关系,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掌握 B. 它是指保卫人员对现实生活的好恶、爱憎等心理体验和情绪态度 C. 它是指保卫人员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D. 它是指保卫人员对于某种道德规范的信仰 试题答案:A 22、扰乱单位秩序,致使生产、科研、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的行为,属于() A.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B. 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 违规违纪行为 D. 过激行为 试题答案:B 23、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企业的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尤以()较为常见 A. 工业企业 B. 大型仓库 C. 石油化工企业 D. 大型港口 试题答案:C 24、李某持刀杀害王某并劫取了王某的项链后逃逸。
该案中,被杀害的王某和被劫取的项链,在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 A. 犯罪的直接客体 B. 犯罪的复杂客体 C. 犯罪对象 D. 犯罪的简单客体 试题答案:C 25、保卫人员道德情感主要指() A. 保卫人员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障碍,以及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B. 保卫人员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道德规范等的坚定不移和恒久性的笃信和信仰 C. 保卫人员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好恶、爱憎等心理体验和情绪态度 D. 保卫人员对个人与服务单位、个人与群众、个人与国家等关系,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掌握 试题答案:C 26、单位()的治安情况,构成了单位的反恐情境单位反恐情境评估,实际上就是对单位内外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估 A. 内部 B. 周边 C. 内部及单位周边 D. 有关人员 试题答案:C 27、下列不是制定长途押运计划的必要考虑项是() A. 任务的日期 B. 出发和返回时间 C. 利润的高低 D. 委托单位及具体内容单选题 试题答案:C 28、服务区域内发生电梯困人事故,保卫人员应当迅速赶赴事故楼层,做好()工作 A. 调查原因、安抚情绪 B. 紧急报告、调查原因 C. 人员警戒、调查原因 D. 紧急报告、安抚情绪 试题答案:D 29、公安机关发现企事业单位有违反“内保条例”规定的治安隐患,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A. 及时下达口头整改通知 B. 根据情况可以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 C. 单位逾期不整改治安隐患,对单位处罚款 D. 单位逾期不整改,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 试题答案:B 30、国家要求不得在居民区、供水水源和水源保护区、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干线、自然保护区、畜牧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军事设施周围()范围内规划和兴建 A. 2000m B. 1500m C. 1000m D. 800m 试题答案:C 31、回收泄漏的易燃液体时,可选用()避免发生问题 A. 非防爆型设备 B. 防爆型设备 C. 易产生静电的工具 D. 发电装置 试题答案:B 32、易燃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泄漏事故时易燃液体一般不会由()等处流淌,迅速扩散,形成危险 A. 高处向低处 B. 低处向高处 C. 地面向沟槽 D. 地面向地下井 试题答案:B 33、公安机关发现企事业单位有违反“内保条例”规定的治安隐患,不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A. 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B. 根据情况可以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 C. 单位逾期不整改治安隐患,对单位处罚款 D. 单位逾期不整改,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罚款以及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 试题答案:C 34、保安企业针对危机多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不包括()。
A. 消除影响 B. 恢复形象 C. 赔礼道歉 D. 受贿媒体 试题答案:D 35、单位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时,如当事群体有袭击单位领导的偏激行为,保卫部门和保安人员首先应当采取隔离或阻隔措施的是() A. 隔离当事群体与无关群众 B. 隔离当事群体与单位领导 C. 隔离当事群体与重要部位 D. 隔离当事群体与重要通道 试题答案:B 36、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粘膜进入人体最好是用防毒面具,全身防护可穿普通衣服,但要将上衣扎在腰带内,系紧袖口、裤脚,用毛巾转住颈部,戴好帽子,尽可能将身体露出部位遮住 A. 防止药物 B. 防止肿瘤 C. 防止雨水 D. 防止细菌 试题答案:D 37、公共关系部在外界的交往中,它的职责是:(),参与对外的各种谈判 A. 参与社会组织与公众间纠纷的调解 B. 个人直接参加调解和解决纠纷 C. 参与社会团队与群体间争执和协调 D. 团队参与全员参加和领导重视协调 试题答案:A 38、报警控制器应提供有效的质量证明材料是() A. 3C认证证书 B. 型式检验报告 C. 生产登记批准书 D. 委托检验报告 试题答案:A 39、发生泄漏事故后应()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A. 请示上级领导后 B. 报告安保部经理后 C. 逐级请示领导后 D. 迅速 试题答案:D 40、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是基础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基础公关活动的发起者、策划者、实施者、调控者与评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