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思想与时俱进常用.docx
27页总宗教思想与时俱进宗教思想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保持其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宗教思想也不例外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指宗教信仰和基本教义的改变,而是指对宗教基本教义的阐释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____教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和____教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宗教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进行笔谈,相信会让读者朋友开卷有益教神学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XX省____教协会副会长李兰成15总“神学”(theology)源于希腊文的两个词theos(“神”)和logos(“话语”或“论述”),意思是“有关神的论述1998年11月,中国____教全国“____”召开的“____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目的是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扬福音,指导信徒的灵性和现实生活,发扬____伦理道德、荣神益人这是中国____教进行的深层次的建设,也是与社会相适应、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一、从启示的渐进性来看,神学思想要与时俱进上帝的启示有自然启示和特殊启示,但无论是自然启示,还是特殊启示,上帝都是用渐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渐进地启示开来的另一方面,正如丁光训主教在《启示的渐进性》一文中所指出的:人对上帝的认识是逐步提高的因此,人们对上帝启示的认识和阐释而形成的神学思想,也必须随着认识的提高而有所更新陈泽民教授说:“因为神学的内容是有生命的经验,所以神学本身也是活的、动的,它随着教会的生命一同生长、发展它包含着信仰,但不等于信仰;它包含着福音真理,但不等于福音真理它是信仰和福音真理的解说,是教会生命的表现,是教会在思考”神学思想就是教会在不断思考,思考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15总二、从耶稣的教训来看,神学思想要与时俱进耶稣对律法的解释、对安息日的解释和对旧约礼仪的解释,总以符合时代的要求为宗旨,因而和法利赛人形成尖锐的冲突从耶稣对律法诫命所做的新阐释来看,在实践上可归纳为两条:一“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9)到保罗时代又把爱神爱人归纳为一条,就是要“爱人如己”,并说“一切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罗13∶9),这就是遵行律法诫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从福音的传扬来看,神学思想要与时俱进犹太人向来自认是上帝的选民,犹太之外所有的外邦人都被藐视和拒绝但是,耶稣的福音要打破民族的隔阂,世俗的偏见,这就需要克服犹太人狭隘的民族观念耶稣复活升天后,福音广传,撒玛利亚也有了教会,而耶路撒冷教会就打发彼得、约翰去坚固撒玛利亚教会(徒8∶147),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后来,由于保罗等人向外邦传道,许多外邦人皈向耶稣,这引起犹太保守派的反对为此,在主后49年,教会历史上第一次举行了“耶路撒冷会议”,众使徒在圣灵带领下决定:外邦人皈向____不必受割礼、守律法,只须禁戒四样就行了(徒15∶280)这是保罗派战胜了墨守成规的保守派,圣灵带领耶路撒冷会议作出了非犹太化的决定,为____教成为世界宗教开辟了道路3总四、从教会的建设来看,神学思想要与时俱进从时代来说:初期教会,使徒所传讲的信息核心,就是见证和传扬____的受死和复活以后,随着福音的传扬、教会的发展,关于传扬福音及讲解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周详从组织来说:初期教会只设立“执事”管理饭食到保罗时代,教会组织逐步健全,有长老、执事二级制,有监督(即主教)、长老、执事三级制现在全世界教会的体制有“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
从地区来说:不同地区、不同教会由于面临的问题不同,解决的原则和方法也不同,所有这些都形成了丰富的神学思想从信经来说:对____的信仰是不变的,但信经、教义、神学思想则要做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这就需要与时俱进15总五、从教会思想史来看,神学思想要与时俱进使徒时期,使徒约翰指出,耶稣____就是希腊哲学的“逻格斯”,所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4)后使徒时期,接续使徒约翰、保罗等人的思想,继续批驳自一世纪以来的异端诺斯底派、幻影派,维护____教正确的信仰教父时期(约10051),面对当时罗马社会对____教的诬蔑和攻击,兴起了“护教学”,就是用真理驳斥他人的批评,以维护和辩解____教的信仰中世纪,由于罗马教皇的垄断,当时的神学思想是教会官方的经院哲学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罗马教皇的精神统制,也直接成为后来欧洲宗教改的思想根源十六世纪,马丁路德改教,大大促进了西方社会及教会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神学思想的提高和深入自从____福音传到中国以来,中国教会就面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神学的思考和阐释,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运动”,致使教会许多学者、神学家思考如何建立本色化的____教,就是如何让外来的“洋教”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宗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____教经过1950年之后的“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运动,从____上、经济上、思想上割断了与西方殖民主义的联系,摘掉了“洋教”的帽子三自运动五十多年来从正反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做光做盐、自办教会、牧养群羊、见证____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实践经验,应该加以总结历史车轮已走到了21世纪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神学思想建设也必须跟上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解经”工作推动____教思想与时俱进中国____教协会副会长马云福5总____教从____半岛一个单一民族信仰的宗教发展成为今天横跨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成为当今世界上与佛教、____教并列的三大宗教之一,拥有13亿信徒究其原因,主要是____教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没有这样的生命力目前,中国伊协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要用《____》、圣训中一些相关的内容来阐释当今社会上出现,或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达到与社会相适应的目的目前我们在“解经”工作中已经研究了一些问题,现举其要介绍如下:一、____教提倡走中道,反对左和右两个极端。
先知____说:“诵经的人们啊你们当走正路,你们确实过于超前了,如果你们坚持右或左,那你们已非常迷误了布哈里____辑录)根据这一圣训,表明____教反对极端主义和____,主张走中道,即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因此中道思想贯穿于____教的道德、行为、教规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二、____教是一个主张和平的宗教就是和平、顺从之意们见面时说“色兰”就是以和平、安宁问好教圣地天房所在地有若干道门,其中一道就叫“和平门”所向往的天堂共8座,其中一座就叫“和平园”说明____十分向往和平在“解经”工作中,我们还进一步用《____》文:“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进入和平教中”(2∶208)来说明《____》早已将____教定位为和平的宗教当然,____教还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自己不主动侵犯别人,若遇到侵略,必反抗7总三、____教始终____两世观思想教是一个入世的宗教,反对悲观厌世、脱离红尘的思想,主张今世与后世并重如:《____》云:“你应当借____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____在完成必要的宗教功修之后,必须作为一名劳动者积极参加国家的各项建设,乃至经商、种地等活动,以谋取今世的定分,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7总四、____教提倡团结《____》云:“你们要共同坚持____的绳索不要____3∶104)这是一节著名的讲团结的《____》文,被____书写在许多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对于号召____的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解经”工作中,对于团结一方面强调____内部的团结,教派之间的团结,不要____,因为这是____的教诲;另一方面,我们强调____要同其它民族包括非____讲团结,同他们和平相处正如《____》云:“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这段____说明,人类同是一个祖先,____把人类分成若干个民族,并通过互相认识,彼此沟通,以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穿衣、吃饭、住房、乘坐车船、飞机等等都是大家共同生产、互相服务的,谁也离不开谁作为____,我们只有引导和帮助人的义务,无敌视人的权利五、____教在禁令方面,《____》、圣训中明文禁止杀人放火、____、抢劫、吸毒、贩毒、贪污浪费,禁止卖淫嫖娼、禁止向____官吏行贿等,提倡爱国、对人宽容、孝敬父母、搞好邻里关系、谦虚谨慎、以德报怨等以上这些有极大的针对性,都是我们“解经”工作的内容。
解经”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目前仍在不断进行中,相信今后会做得更好,以弘扬____教的真精神,与时俱进,与社会相适应与时俱进是佛教的特质与品格中国佛学院向学两年前的________报告,在行文中数十次提到“创新”的语汇和理念;若将之概括起来就是强调和倡导创新创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宗教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更是佛教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9总“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跨入新世纪,我们的国家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地向现代化推进新岁月,新机遇,新挑战,新蓝图,又一次把包括我们佛____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推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古人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作为佛____,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以宽广而冷静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特征,回应时代的挑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佛教事业的新局面否则,佛教的价值就难以体现,就会自受殃咎,就会被时代所淘汰9—10—总不论是在佛陀精湛的教法中,还是在佛教悠久的传播历史中,我们都能清晰地见到佛教与时俱进的特质与品格。
《法华经》专设有《方便品》,其中佛陀自述说:“吾自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远离诸著《法华经》中还说:“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维摩经》中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佛教说,实相是无相的,但无相的实相只有通过方便权巧的诠释才能表现出来如理的方便是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大智慧,不应被看成削足适履的想当然大乘佛教的精髓d菩萨行,其中“六度”中之“精进”度的内涵中,就有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的方面精准地把握社情____、时势人心,以确定弘扬佛法的路线、策略、方式,顺应时代特点施设方便教法,使之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并对社会伦理道德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这是佛教史中最为基本的经验之一它充分证明,对其教义等不断做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诠释、对弘法理念和方式作出应有的调适,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佛教自身寻求生存、延续、丰富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根本基础佛教之所以能在人间流布20多个世纪仍生生不息,也正是它有因机以设教、契理而适时的可变性,有随着时代机宜的改变而变化发展的特质;再明显一点地说,就是佛教精神中本来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和品格,应当自觉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内涵。
这一优秀品格在当今时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作丝毫的削减,只有主动承担巩固和加强的义务被誉为“20世纪中国佛教最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