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科研的对象特点.pdf
2页教育科研的对象特点教育科研的对象特点(1)科学研究的特点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简称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 验证、讨论及思维, 然后进行推论、 分析和综合, 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 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 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 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 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
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 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 例如,智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 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 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 新知识、 新理论, 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 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 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 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 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 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 调查手段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 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 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 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②、教育科学研究更多的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偏好、文化知识水平、研究能力,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原有经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这不仅指研究者方面,而且还包括被研究者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不是客观的、无意识的物体,而是有思想可以变化的人或人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 研究中被研究者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隐瞒或改变自己的真实行为和态度 这些都对教育研究资料的可靠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很难进行极为精确的定量分析, 尤其是在涉及人的主观态度或心理倾向时更是这样③、教育现象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它的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与自然界相比,社会的变化、发展更为迅速, 这种发展基本上不是循环往复的 教育历史事件大多是独特的, 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或许教育史学家可能发现早期的教育制度与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有相似的地方, 但是这种相似不同于自然现象的重复, 所以这种发现对于预测教育发展趋势的准确性不高。
由于影响社会发展的条件在不断变化,而且又不断出现新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可以说,教育科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出长期预测例如, 自然科学家可以预言出哈雷彗星下一次出现的准确日期, 但是谁也不能准确地预言经济危机或革命的爆发在人类社会中不存在永恒的、 普遍适应的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只适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社会条件 这类情况在教育科学中同样存在 因此, 教育科学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方法的所有做法,而是需要建立符合教育科学本身特征的科学研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