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养殖户购买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docx
11页影响养殖户购买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 朱阳, 王尔大, 谢凤杰(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Reference:以效用函数为理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盘锦市养殖户进行影响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决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总收入、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家庭主要经营产业及养殖户对保险重视程度等:得出应加大对畜牧业保险的宣传力度、积极促进畜牧业专业化发展以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畜牧保险业的结沦和政策建议,为加速我国畜牧保险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Keys:畜牧业保险;Logit模型;养殖户意愿支付F 323.3 :A众所周知,畜牧业生产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除了要面临自然灾害带来的自然风险,还要面临畜禽自身的疾病风险,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畜产品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由政府政策发生变化带来的政策风险,由畜禽品种选与饲料品质选择引发的养殖技术风险以及南个人饮食选择与文化影响等引发的社会风险等等这些风险的存在给畜牧业经营与发展带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就我国畜牧业目前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而言,加强畜牧业风险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制定出一套风险预警、防控的管理机制。
其中,由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牧业保险政策是改善畜牧业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推行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计划势在一必行畜牧业生产死亡险是针对养殖者在遭受畜牧养殖风险损失时进行的一种事后补偿手段,对稳定畜牧业发展,保障养殖户收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虽然我国甲.已在多个地区开展了业保险试点T作,但当前但所施行的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仍属生产成本险,保险产晶种类单一、赔付额低,难以满足我国养殖户的保险需求,最终导致我国畜牧业保险发展缓慢,可以说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畜牧业风险控制网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有关部门与学术界为开展农业保险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科学:研究工作,然而,从总体来讲,与其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保险更足处于一个被忽略或未得到同等重视的地位二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搜索和研讨表明,大多数关于畜牧业保险的研究是集中在探讨我国畜牧业保险模式、发展对策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很少涉及养殖户对现行畜牧业保险需求问题的实证研究而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畜牧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是畜牧业保险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辽宁省盘锦市养殖户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养殖户购买保险支付意愿决策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将会对有效地推行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可续地制定保费与保险赔付标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为政府主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盘锦畜牧业保险现状2007年7月辽宁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下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发展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列为扶持全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启动畜禽政策性保险试点项日,对猪、牛、羊、禽实施财政支持的政策性保险,大力开发畜牧业保险市场,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疾病风险和白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推进畜禽政策性保险工作”截至2008年5月,辽宁省已承保能繁母猪38.87万头,实现保费收入2 332.2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生猪养殖业的顺利发展为了贯彻落实辽宁省政府的畜牧业保险相关政策,促进畜牧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盘锦市于2008年初开始实行“政府+保险公司+养殖户”的保险运作模式对能繁母猪开展政策性保险具体做法是将能繁母猪保险的费率确定为6%,每头能繁母猪的投保保费为60元;该投保费用省财政承担50%,市及县财政承担30%,农户个人承担20%,保险期限1年保险标的为南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能繁母猪的死亡能繁母猪的保额为1 000元,约为能繁母猪饲养成本的30%。
能繁母猪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的出台为保障盘锦养猪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尽管当前推行的能繁母猪保险仅为政策性保险的探索性阶段,但它将对盘锦今后发展畜禽保险业,探索行之有效的畜禽业风险防范机制积累经验和教训因此,为了更好地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提高政府财政保险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保险市场,有必要利用政府实施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实践的机会,系统地分析我国市一级畜牧业保险市场潜力,特别是保险市场需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尽管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各国政府财政支持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农业保险产品市场的外部性没有得到准确度量的情况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之一,应该是政府利用最少的补贴资金,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户加入农业保险的热情,提高农户的参保率,只有这样,基于大数定律法则的保险业才有发展的基础,畜牧业保险才会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2 政策性畜禽保险产品需求的理论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畜禽养殖者皆为理性经济人、在不考虑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养殖户是否购买政策性畜禽保险取决于其所能带来预期利润的大小一而在考虑生产者风险偏好的情况下,养殖者是否购买畜禽保险则是基于对预期效用与投入成本水平比较的结果,即养殖户会依据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带来的效用价值的大小进行决策。
当然,在该效用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信息,因此其决策结果可能与不考虑风险偏好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然风险中性的情况例外此外,农户是否购买政策性畜牧业保险会依据自身的经济条件、经营规模、风险认知水平,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来进行最后决策,以达到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显然,这种效用满足冯·纽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这一效用理论是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描述“理性人”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假设用U来表示购买或不购买畜牧业保险的效用,上标,表示选择结果,下标i表示第i个具有某些特殊属性的够买畜牧业保险的决策个体,于是有,选择购买或不购买畜牧业保险的效用函数分别为这正是本文要采用的二元选择模型的基本形式,其中y: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xi,Bi,ui分别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包括需求个体具有的多种属性、待估计参数及随机干扰项养殖者在面临是否购买畜牧业保险2种决策时,会对两种决策的预期效用进行比较显然,只有当X1-U0>0时,养殖户会选择购买畜牧业保险,反之会拒绝购买畜牧业保险虽然这种期望效用无法直接给予确切的量化表示,但是可以通过分析影响购买畜牧业保险的各种因素以及决策者本身具有的各种特定属性来判断决策者可能的选择,这些因素包括畜牧业生产风险大小、多种经营状况、保险费率;决策个体的属性包括各种社会与人口统计变量等。
3 实证模型3.1模型的选择根据上述假设,把农户是否购买畜牧业保险作为被解释变量,即1和0,这种仅有2种选择的被解释变量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被称为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常用的二元选择模型包括:线性概率模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如果是依据效用最大化进行的选择,具有极限值的逻辑分布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其所对应的二元选择模型应为Logit模型IIi因此,基于前边介绍的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分析,本研究采用Logit模型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在(7)式中,Pi表示个体做出某一特定选择的概率,xi表示影响第i个养殖户是否购买畜牧业保险的影响因素,a表示模型的回归截距;m表示影响这一概率的因素个数,βi表示第i个因素的回归系数3.2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盘锦市的大洼县、盘山县的高升、太平、胡家、清水和田庄台5个镇的饲养能繁母猪养殖户(下称养殖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养殖户个人情况、家庭特征以及养殖户对风险的认知程度等本次调查共发放137份问卷,经过整理与分析,剔除漏答关键信息及出现错误信息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15份,其中81个养殖户(占样本的70.40/0)选择愿意购买畜牧业保险,34个养殖户(占样[来自wWw.lW5u.CoM]本的29.6 010)选择不愿意购买畜牧业保险。
在调查养殖户中已经有67位养殖户已经购买了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但是其中有4位养殖户认为保险作用有限,第二年不愿意继续购买保险;在48位当前没有够买保险养殖户中有l4位养殖户以后愿意购买政策性畜牧业保险3.3研究假设及变量定义影响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决策的因素有很多,从理论层面而言包括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指的是国家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当地政府对养殖户的支持力度,但本研究只针对影响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需求的微观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养殖户个人情况、家庭特征以及对保险的重视程度本研究列出8个影响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因素,即设为8解释变量,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含义进行说明,并给出每个解释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1)养殖户家庭特征养殖户家庭特征包括养殖户受教育程度、年龄及性别不同的养殖户对风险的态度、保险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认识,从而影响养殖户选择是否购买保险一般来说人们的文化程度越高,对新事物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程度就会越高因此,养殖户对保险的支付愿意与农户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此外,养殖户主的年龄应该与购买畜牧业保险的意愿成正比因为养殖户年龄越大,对养殖的风险了解的越透彻,对风险造成的后果也就越清楚,因此对通过购买保险来规避风险的积极性就越高。
而女性对风险损失较男性更为敏感,风险规避性更强,因而也就更愿意通过购买保险来规避畜牧业生产风险2)养殖户经济特征养殖户经济特征主要包括家庭的经济总收入、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家庭主要的经营产业及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年限本研究认为,家庭总收入对购买保险意愿有双方向的影响保险不属于生活必需品,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增加,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可能性会增加;但也有可能当家庭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自保能力变强,购买畜牧业保险的意愿会减弱养殖户家庭的总收入并非全部来自畜牧业的生产,也包括种植业生产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等,而后两项收入不受畜牧业生产风险的影响,因此对于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以及家庭畜牧业生产收入所占比例较高的养殖户会对购买畜牧业保险更感兴趣一般来说,家庭经营畜牧业的年限越长,在专业生产方面的技能就越高,经验会更加丰富,对如何控制风险、防范风险会更有经验,因此购买畜牧业保险的可能性可能会相对变小3)养殖户对保险重视程度对畜牧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直接影响农户对风险管理的态度以及参保意愿如果养殖户对风险造成的灾害意识不足或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其购买保险的需求就会很低、,然而,即使农户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但如果他认为保费高,赔偿低,对灾后再生产起到的作用不大,他也仍然不会选择购买保险,从而对保险的需求也会降低。
因此,笔者认为养殖户对畜牧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与保险需求成正比4 实证结果与分析4.1模型估计结果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的似然比检验值(-2Loglikelihood)是89.675,模型较为可靠 Hosmer-Lemeshow统计量为6.524,模型的自由度为8,模型拟合较好,且模型的正确率也达到58.9%回归系数B、Wald统计量、Sig.表示显著度,幂指数(Exp(B)),如表2所示其中,Sig表示各变量Wal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Exp(B)等于发生比率,即在一定条件下,解释变量每变化一个水平引起被解释变量变化的比率:从表2可以看出,家庭总收入、畜牧业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家庭主要经营产业以及养殖户对畜牧业保险重视程度4 个变量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说明这些变量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对购买畜禽保险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4.2结果分析根据模型运行结果,本文将影响养殖户购买畜牧业保险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从模型估计结果看,家庭总收入越高的养殖户越倾向于购买畜牧业保险,P值为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