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物理学科)doc.docx
4页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物理学科).doc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物理学科).doc 高三第一次月考总结 邢卫静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是必修一、二两本教材的内容,涉及到一些综合性问题,图文并茂,清楚精确,便于学生阅读与答题试题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及高考大纲,试题难易适度,考察面广对考察学生对物理学问把握程度以及对学生今后的高考学习均有肯定的指导意义二、试卷分析 本套试题共分为3类题型,共19小题其中选择题12道题共48分,试验题2道题共18分,简答题5道题共54题,全卷总分值是120分 这份题的选择总的来说难度不大,同学们的得分率较高,只是在有些题目中涉及到多项选择的状况下多有漏选关于学问方面: 1、连接体问题中,有的同学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合理选择讨论对象像第7题,许多同学由于讨论对象选取的不合理而导致最终分析不出A、B之间有无摩擦力及弹力的存在 像18题,由于没有选好讨论对象,对模糊地条件(圆环的加速度大小为a)做不出明确的推断,它的方向是应当向上呢还是向下呢?从而做出无谓的争论,反而画蛇添足,导致还要倒扣分。
2、弹力和摩擦力始终是任何一次考试中必考的重点,它们是接触力,是被动力像第15题,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肯定要考虑到摩擦力的变化此题是10分,有不少同学(二班的乔艳红、李晓萌、王婷婷、孙佳羽)就是由于这个题和其他同学拉开了不应有的差距 3.试验题是失分最多的一种题型 (1)不能进展合理的思索和探究物理的试验永久不能考背的,题型内容总是前变万化,要求学生要能依据已有的根本学问和模型结合详细的考题积极思索和探究,不能以前没做过就轻易放弃这一块儿时我们同学最为欠缺的,不会独立思索和探究 (2)语言描述达不到清楚、合理、格式正确 13题第2问,要求保存两位有效数字,正确答案应当是2.5,可是有不少同学写成了2.492.49这个结果是通过计算直接得出的,有的同学是由于没有看到括号中有效数字的要求,有的同学是对有效数字和小数点后保存几位没有做清楚的推断 4、计算题要求不但要计算精确,而且要格式正确,步骤清楚,布局合理这方面做得仍旧不够好,不能充分表达出同学们在答复计算题时严谨的风格三、考试成绩 一班的成绩我和学生都还是满足的,但也有几个同学考的不好。
邢松岩90分,84名,于洋87分,97名我信任,经过努力他们还是能够再提高的 另我感到意外和震动的是二班的成绩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谁还不考个第一,还不考个最终?关键是差距太大了,无论是优生数还是记绩生平均分都差着一大截子也是,由于每个人的分都差一些所以这两个指标就都上不去啦!可是究竟是什么缘由呢?就连班上第6的孙鹏都没进优生,才考了90分?另外还有第5名的初笑霖一卷都没有成绩我认真分析了一下缘由 假如是两个教师的班级有这么大的差距,可以说是没搞好集体备课,我自己教着两个班总不会厚此薄彼吧?这事咱也做不出来的呀!在学问的传授上不应当有什么大的差异 关键就在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一班的学生比拟积极和活泼,二班的学生则有点死气沉沉,奉行“一等二靠”政策我在班上说过,都高三了,课堂上不回答下列问题倒不肯定是不会,重要的是大家要积极思索,要跟上教师的思路,建立自己的思路试想,教师提问时都不去答复,不能完全参加到课堂中来,以致思路不活泼,把握的学问不详细、不全面,不会举一反三,思索问题所需时间就会很长,到时候又怎么能够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己主动积极地思索呢?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先天的缺乏。
考完试以后我找几个考得到不好的学生认真的长时间的谈了话像周文菲、王婷婷、李晓萌、乔艳红、孙佳羽、孙鹏伟这几个同学学习很努力,但从高一到高二物理始终都不行,自己也比拟发愁,所以也有肯定的不良心理示意,总觉得自己物理差差差,考试的时候就真的考不出来而且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比拟有问题,就是太死了我也比拟发愁这几个同学 不过,像孙鹏、梁华兴、荣华、周鑫这几个同学问题倒还是不算太大,就是马虎不仔细,再加上学问的不系统和不定时不定点的漏洞,信任经过以后的复习和努力会变得很好的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针对本次考试彰显出的优点和缺乏,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连续保持严谨的教学风格,连续发扬激发兴趣,严格要求,适时适度地拓展课堂空间及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和表达力量要关注两个班的不同共性,到达共同前进,共同进步! 最终摘抄一段别人的话,我觉得写得很好,作为自勉,也鼓励我的学生们 考试已经完毕,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您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转变心情,您不能转变容貌,却可以呈现笑容,您不能转变世界,却可以转变自已一句话:态度打算一切!我们要从临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临时的懊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准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预备。
扩展阅读:高三文科月考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