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docx
5页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文章来源 www.pmceo.Com 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对于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都可以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对于单纯性病毒感染及发热原因不明(除高度怀疑上述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外)的病人,一般不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在临床确定适应症的基础上,首先预测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根据经验选药但要执行先送标本培养,后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努力尽早采集各种标本,鉴定致病菌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尽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敏感的药物 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主要适用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需联合用药的严重感染(如穿孔性腹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联合用药应选择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组合,多数病人同时进行二联用药,一般不用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以适当减少各药的剂量,减轻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在充分权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药物预防效果、耐药性产生、不良反应等因素基础上决定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检查治疗不应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应根据病人体质、手术大小、时间长短及切口类型等确定是否预防用药。
术后应严格观察病人的体温、血象及切口情况,确定有无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否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一般在无菌条件下作胸、腹、脑脊髓膜、心包、关节等浆膜腔穿刺时,不应常规应用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有严格指征的一类切口,原则上不予预防用药,对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大时可以选择应用预防应用的方法是:①手术前在麻醉诱导期或手术前30-60分钟给予一次足量的抗菌药物,以保证在手术中血液及组织内有足够的血药浓度②手术时间超过4-6小时或超过已给予的抗菌药物的半衰期的,应在手术中再给予一次足量的抗菌药物,以维持血中及手术部位有足够的血药浓度③手术后回病房或ICU后应再给一剂足量抗菌药物也有人主张分次给药,但最多不超过48小时 三、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原则: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包括种类、剂型、剂量、途径、间隔时间、配伍等)应根据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及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要根据病人的生理特点(如高龄、小儿、孕乳妇等)、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损害、过敏体质等)、感染部位等具体情况制定经验性给药方案;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则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既要有效地治疗和控制感染,又要防止宿主体内菌群失衡、毒副反应。
对于轻中度感染,如选用口服药物有效,尽量不用注射剂;静脉用药一般用点滴法,必要时可在莫菲氏管中给药,但不宜静脉滴注;应严格按照规定做抗生素皮试,皮试阴性亦不能完全保证用药时无过敏反应,用药过程中仍需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更换药品要慎重,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在三日以上无效时方可考虑 四、加强抗菌药物实验室监测:对于严重、特殊的感染病人,必须及时送标本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供临床用药考虑 药事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为临床提供实验室监测资料,参与临床严重、疑难感染病例会诊及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抗菌药物个体化给药方案检验科定期(如每半年一次)向全院发布全院致病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监测结果和分析意见 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医院药事委员会定期讨论本院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相对价廉的药物作为常规应用品种;暂停或淘汰临床应用无效或已产生严重耐药性的药物;临床科室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除要及时报告外,还要与生产单位联系,追查原因;对国内外新药,包括药厂无偿赠送作临床试验的药物.由药剂科和临床科室提出,经院药事委员会批准,方可进入临床,列入医院用药范围,并要有计划地进行临床再评价;药剂科要保证药品供应,方便临床;临床科室不得擅自把抗菌药物让病人自购,给病人应用。
药事委员会对全院各级人员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抗感染药物研讨会,通过举办讲座、办学习班、新药介绍等形式普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全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六、对各级医师、护士、药师、医技和管理人员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应提出具体要求: (一)各级医师、护士、药师、医技和管理人员对日新月异的抗菌药物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都有一个适应形势、更新知识、提高认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 (二)各级医师应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各种理论和知识,根据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经济学,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三)护士应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以及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积极主动配合医师做好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提醒医师在给抗菌药物前,原则上都应送标本细菌培养 (四)药房应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各级药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菌药物的信息 (五)管理职能部门与医技科室要定期公布临床标本分离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以供临床选药参考。
对各级医、护、药、技、管人员进行管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必须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抗菌药物一定要用在治疗和控制细菌感染上,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2、对发热原因待查,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文章来源 www.pmceo.Com 文章来源 www.pmceo.Com地选用抗菌药物 3、正确把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4、提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送检率和阳性率力争在应用抗菌药物前留取临床标本 5、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 6、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用药 7、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 8、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9、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和隔离制度,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才符合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