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写作格式及注意事项.docx
10页报告写作格式及注意事项 报告格式 . 原则上,书面报告格式应包含三大部份:篇首、正文及參考资料这三大部份的出现顺序在报告或論文写作中皆应严格遵守,但篇首、正文及參考资料所包括的项目则可有所出入 下面顺序及项目可供參考: 一、篇首 1.封面(实务专题/論文标题页) 2.摘要(Abstract)或总结(Summary) 3.目錄 4.图目錄 5.表目錄 二、正文 1.绪論/前言 2.报告本体 3.结論 三、參考性资料(顺序可更换) 1.參考书目 2.附錄 3.索引(如有的话)一、篇首 1.封面 (1)专题名称 (2)报告名称(期初、期中或期末) (3)专题分组学生姓名、学号 (4)指导教授名衔 (5)系、科、所名称 (6)院校名称 (7)缴交期限 第(5)、(6)项亦可放於封面之最上端,专题名称则以较大号字列印 2.摘要或总结 摘要系将整个报告或論文架构用最精简的方式表达出來,帮助阅讀者尚未翻阅全文之前,就知道作者的全盘性慨念 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 (1)问题之简要陈述 (2)问题解决所用研究方法的扼要說明 (3)问题解决过程 (4)所得结果 基本上,「摘要」包含前述项目,但其中文长度以300至500字为宜,英文不宜超过300字。
例:摘要 工作场所中勞工会因意外或其他狀况,导致上肢触及机械危险区域,造成伤害的发生,因此机械安全中有关防止上肢伸及危险区域的标准订定有其必要性,欧洲标准 EN294即立意於此此類安全标准必须依据勞工族群的人体计测资料且国人体型、肢体尺寸不同於西方人,本研究目的即在於建立相关的本土化资料,提供工作场所安全设计时參考 本研究利用动作分析系统,探讨国人身高在第95百分位數以上男性伸越防护结构时上肢活动范围,受测者三十位,并利用1996年我国勞工人体计测资料及受测者静态量测值探讨向上伸手、手部弧形摆动、及穿过开口部等安全距離數据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相关安全距離值较EN294有些许差異,但其趋势相同工厂安全规划时,应依机械危险程度及工作环境允许等情况判断,适当增加安全距離的比例,以增进工作场所安全性 关键词:人体计测资料、机械安全、活动范围 通讯作者:李正隆,(413)台中县雾峰乡吉峰东路168号,朝阳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3.目錄 目錄包括有绪論、章节名称、以及參考书目、附錄及索引等项目,这些皆需与正文中出现的各章节大小标题完全一致 目錄主要是提供报告中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及顺序做一概略性介绍。
最终的目錄要在整篇报告完成后,才编定页码,章节目錄编排则可於每一章节完成后定案 目錄的编排系以各章标题顺序列出,每一章若有小节标题通常比主章节标题向右 退兩格(英文为一个indent),以突显出报告的结构大纲若在各节之后尚有更细的节,亦依此方式处理 例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图目錄.......................iv 表目錄........................v 第一章諸言...................1 第一节计画之背景与重要性.................1 第二节研究目的................3 第二章研究方法.....................5 第一节身体动作模拟...............5 第二节上肢活动范围量测.....................8 第三节机械安全标准本土化...............10 第三章结果...................13 第四章讨論...................16 志谢..........................20 參考文献.........................21 附錄机械安全标准之本土化建议.................25 4.图目錄、表目錄 主要在於方便查阅,是否应该列出,由作者自行决定。
一般性原则为若图表很多,以列出为宜,否则可以省略 前述为有关於「篇首」部份的說明篇首部份的页码则以羅马數字i,ii,iii?编 排.与正文开始页码之阿拉伯數字不同装订时,外封面与内封面页间应有一空白页 (底外封面亦同) 例 图目錄 图1向上伸时之高度(REACHINGUPWARDS)..............1 图2三度空间的人体动作分析系统..................6 表目錄 表1危险区域所致的是低度危险时,伸过防护结构之欧洲标准安全准则....3 表2危险区域所致的是高度危险时,伸过防护结构之欧洲标准安全准则....9 二、正文 正文系构成整个实务专题报告的最重要部份,有关的理論与事实論据,都在这一 部份提出专题/論文所获得的结果与心得,都要经由此部份系统化与组织化以合理、简明、及連贯的方式发挥出來 专题报告并不一定要像論文架式,但学习論文撰写方面,细心规划正文组织,适当编排并表达每一章节重要而合理部分,则为一致的概念 正文包括绪論、报告本体及结論三部份通常讀者在阅讀一篇完整报告时,会先 看绪論与结論,认为值得看之后才继续阅讀全文,否则就可能造成舍弃的结局。
因此,除了报告本体外,撰写绪論与结論时,应格外谨慎 1.绪論/前言(Introduction) 绪論/前言的撰写,应该注意到兩个重要目的: (1)将问题以合适文字叙述系统性提出 (2)激发讀者阅讀兴趣 绪論主要包括下列部分: (1)研究动机:阐述实务专题/論文题目进行之缘由,藉著专题/論文可以解决那些问题,达到那些实务与理論的目的 (2)问题陈述:研究动机必然涉及研究所欲解决的问题,详细而明确的将问题陈述出來,为此处之重心 (3)研究范围:界定出何者为专题所欲探讨的領域及范围,何者不是 (4)文献探讨:依据专题设定范围,调查、寻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及著作若此部份资料甚多,亦可另立专章探讨 (5)研究方法与过程:与专题/論文主题相关的研究方法說明、资料來源、资料取得方法及程序、研究分组情形及工作进度表编拟 2.报告本体 由於各专业学门题目差異甚大,不容易规定出报告本体的架构方式但是,仍有些原则可供參考: (1)标题的选择要具有明确的說明作用 (2)在图形解說优於表格,表格又优於文字的原则下,应尽量利用图或表的方式阐述问题、架构或结果 (3)较为次要的资料解說可移於报告后的「附錄」上,避免本文太过於冗长。
(4)整个研究过程所涉及的論证或发现,应该以合理且有秩序的方式加以组织验证,与绪論中所提及的研究目的建立邏辑性連系关系 (5)研究过程重大发现应予以强调說明 3.结論与建议 每一篇报告的后面,都应该要有一个结論,其功能系将整篇报告作一简明扼要的 重新叙述与总结,以留给阅讀者有一明确具体的印象若研究过程中有重大发现,亦须略予讨論其次,在研究期间所碰到的一些不在研究涵概范围内但值得探讨的问题应予列出若有具体性解决此類问题的方法或指示方向,则可以做成建议事项提出,提出方式则以条列式为宜 三、參考性资料 1.參考书目 參考资料的排放位置应列在正文后的一页,注明引用资料來源至於參考书目如何引注的问题,由於不同的期刊常有不同的參考文献写作规定.下列为工业工程学刊的中英文參考文献范例,本文不多作解释 (1)Lawless,J.,StatisticalModelsandMethodsforLifetimeData,JohnWileyandSons,NewYork,N.Y.(1982). (2)唐明月,系统分析—理論与程序,第138-164页,中兴管理顾问公司,台北(1985) (3)谢长宏、杨元培,「软体专业人员属性之分析架构」,管理科学学报,第二卷,第一期,第13-34页(1985)。
2.附錄 许多专题制作过程中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研究分析整理出來的图形或表格及其他各种文件资料,如果列入正文会过於冗长而有损於整篇正文结构时,可以列入附錄部分 3.索引 一般的专题报告并不需要有索引 四、口头报告教具的内容 1.在制作口头报告的内容前,应先了解:这次报告的对象(亦即观众)是谁?有多少时间可用?口头报告的主题为何?口头报告的目的为何? 2.口头报告教具内容型式:(1)文字; (2)图表(以投影片或幻灯片为例) (1)文字: ·作为演讲者/报告人有关演讲内容的提示 ·投影片文字内容应精简扼要,点出演讲内容的核心重点 ·文字字型、图表应够大,让后排的听众也可看得到 ·每张投影片上的资料最多有五个项目的叙述,如果要表达更多(如六个以上)项目,建议应分成二张投影片每个资料项目最好不超过兩行,最多不可超过三行 ·如可能的话,每张投影片应有一个副标题(包括前述B中所提的狀况) ·文字若为英文字,不宜全部为大写或小写,应以大写字母起头即可字型建议使用“Arial”,不要使用TimesRoman,避免「光渗」作用(笔划粗细) ·演讲/报告时,避免将投影片文字直接向观众朗讀,应使用稍微不同的說法來說明。
·每张投影片上应采用同一种字型,而且字型大小应大致相同且每张投影片应具有标准化的格式,不致让投影片的格式变化过多,模糊述求的重点,而且可让简报内容看起來連贯且又专业 ·每张投影片上可放上自己研究室或学校的校徽或其他,作为一个特色 (2)图表: ·科技研究报告中,可概分为六大類(如附錄):折线图(linegraphs)、直条图(bargraphs)、圆形图(piediagrams)、表格(tables)、照片(photographs)、绘图(linedrawings) ·可能的话,应避免采用表格,而用图形表示若必须使用表格,则应尽量简单且大 些,只要提供的资料足以支持自己的論点即可 3.报告的内容大纲主要可包括:为何做(简介、绪論、前言)?如何做(方法)?做了什麼(结果)?讨論; 结論(结语)与建议: (1)封面页(包括题目、作者、单位); (2)大纲; (3)前言(或绪論、目的); (4)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 (5)结果; (6)讨論; (7)结論(与建议); (8)志谢 4.在传统的视觉显示中,下列原则与一般讀者之认知具有较高的相容性: 1.与时间及顺序(步骤)相关的东西由左至右呈现 2.与顺序(步骤)相关的东西由上向下呈现 3.位於图形中央的物件较周边外围物件重要 4.位於图形前景的物件较背景物件重要 5.较大的物件比较小的物件具有更高的重要性 6.较粗的物件比较细的物件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7.图形中较复杂且资讯较多的区域具有最重要的资讯 8.具有相同大小?形狀?位置?颜色的物件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关聯 9.图形中比周围物件突出的东西最容易受到讀者的注意 5.某類的资讯惯例上几乎是以图形的方式來呈现,例如成本分析?预算计算?频谱分析?电子电路?建筑规画?地理资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