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对照表——心理咨询师考试必备.pdf
2页1 - 第 一 单 元认知障碍一 、感知障碍㈠感觉障碍1. 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2. 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3.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㈡知觉障碍1.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2. 幻 觉 :无 对 象 性的知觉⑴ 根据感受器官不同:①幻听 [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 争论性幻听 ] ②幻视③幻嗅④幻味⑤幻触⑥内脏 性幻觉 [ 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 ⑵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 ①真性幻觉 [ 幻觉形象清晰、 生动,位置精确, 与客观事物一样 ] ②假性幻觉 [ 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⑶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①功能性幻觉②思维鸣响 ( 思维回响 ) ③心因性幻觉㈢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 感知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大小长短 远近 ) 时产生变形 [ ①视物显大症②视物显小症 ] ●非真实感:●窥镜症:二 、思维障碍㈠思维形式障碍包括:①联想障碍(1-10) ②思维逻辑障(11-13) 1. 思维奔逸: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
2. 思维迟缓: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3. 思维贫乏: 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 对一般性的询问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简单4.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答非所问”,与其交谈困难5. 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严重的破裂性思维,言语更加支离破碎,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语词杂拌6. 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语词杂拌,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7. 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无明显外界干扰,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8. 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想不属于自己,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支配,称思维插入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9. 思维云集 ( 强制性思维 ) :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10. 病理性赘述:患者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不听劝说,坚持要按他原来的想法把话讲完11. 病理性象征思维: 患者主动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
12. 词语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13. 逻辑倒错性思维:患者的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尽管如此,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㈡思维内容障碍1. 妄 想 :一 种 脱 离现 实 的 病理性 思维特 点 : ①以 毫 无 根据 的 设 想为 前 提 进行 推 理 ;②对 荒 唐的 结 论 坚信不移●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10 种) ⑴ 关系妄想: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⑵ 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 ⑶ 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⑷ 物理影响妄想: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⑸ 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 ⑹ 自罪妄想 ( 罪恶妄想 ):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甚至是罪大恶极 ⑺ 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严重的疑病称虚无妄想⑻ 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其不忠,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想方设法找证据 ⑼ 钟情妄想 ( 被钟情妄想 ) :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
⑽ 内心被揭露感 ( 被洞悉感 ):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未经其语言文字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类(两大类) ⑴ 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 [ ①突发性妄想②妄想知觉③妄想心境 ] ⑵ 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2. 强迫观念 ( 强迫性思维 ) :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脑海中[①强迫性回忆、 ②强迫性穷思竭虑、③强迫性计数、 ④强迫性怀疑、 ⑤强迫性对立观念] 3. 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三、 注意、 记忆 与智 能障 碍㈠注意障碍①注意减弱②注意狭窄㈡记忆障碍1. 记忆增强:病理的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2.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3. 遗忘:①顺行性遗忘②逆行性遗忘③心因性遗忘④进行性遗忘4. 错构:记忆的错误,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5. 虚构: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确有其事[柯萨可夫综合症,又称遗忘综合症] ㈢智能障碍1. 精神发育迟滞: 先天或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的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
2. 痴呆:综合征 ( 症候群 ) ,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须与假性痴呆鉴别】四、自知力障碍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自知力完整;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 2 - 第 二 单 元情感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 的情感障碍㈠ 情感高涨:面带笑容,自诉高兴,精力充沛,睡眠少,爱管闲事,自我评价过高,花钱大方,可有夸大妄想,易激惹,情绪易波动[躁狂状态 ] ㈡ 情感低落:面带愁容,自诉精力不足,失眠( 或睡眠过多 ) 喜欢独处,思维迟缓,自我评价低,可有自罪妄想,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抑郁状态 ] ㈢ 焦虑:在缺乏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紧张恐惧,顾虑重重,多方解劝不能消除其焦虑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 焦虑症、惊恐障碍] ㈣ 恐怖:遇到特定的境遇或事物,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情,明知没必要,却无法摆脱这种恐怖的内心体验 [ 恐怖症 ]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 的情感障碍㈠ 情感迟钝:对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情事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㈡ 情感淡漠:对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㈢ 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三、脑器质性损害的 情感障碍㈠ 情感脆弱: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面而伤心或兴奋,无法克制㈡ 易激惹: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㈢ 强制性哭笑: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不能抑制、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㈣ 欣快: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面带单调刻板的笑容,呆傻的感觉第 三 单 元意志行为障碍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二、意志缺乏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三、意志减退患者蝗意志活动减少:①抑郁状态患者②意志减退,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四、精神运动性兴奋1.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和环境协议一致2.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行力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让人难以理解五、精神运动性抑制㈠ 木僵: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抑制状态,大小便潴留1. 亚木僵状态: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明显减少,但没完全消失2. 紧张性木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3. 抑郁性木僵:4. 心因性木僵:5. 器质性木僵:㈡ 违拗:1. 主动性违拗: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
2. 被动性违拗:对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行为反应㈢ 蜡样屈曲: 不仅表现为木僵, 肢体任人摆布, 即使不舒服的姿势也可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样不动[ 空气枕头 ] ㈣ 缄默: 缄默不语, 也不回答问题, 介有时可以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通过写字与别人交流㈤ 被动性服从:被动地服从医生或其他人的命令和要求,即使要求的动作对他不利,也绝对服从㈥ 刻板动作: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工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㈦ 模仿动作: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就构成【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征的一部分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单独或交替出现,就构成紧张症性综合征的全部内容 ] ㈧ 意向倒错: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行为活动无法为他人所理解㈨ 作态:做出幼稚、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㈩ 强迫动作: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见的动作清楚地知道没要必要这么做,并努力设法摆脱,但徒劳无益,患者感到非常痛苦。
